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工作 > 职场文摘

调研文章的写作

时间:03-11来源:作者:点击数:

调研文章的作用是什么?

答:所谓调研文章,即通过调查研究而形成的文字材料。它的作用,从总体上来说,就是通过反映现实生活中某一方面的情况以及作者的分析与思考成果,为实现一定的目标服务。具体来说,不同类型的调研文章又有其不同的作用:

总结经验的调研文章,即通过反映某地、某单位工作上的突出成绩,总结经验,树立榜样,以此推动面上的工作。通常在某项工作由试点向面上推开的时候,在人们对某项工作普遍感到难度很大,需要示范引导的时候,或者实践中出现了某个新生事物、某方面的突出典型,需要扶植和宣扬的时候,就需要这类调研文章。如《××村由穷变富的启示》、《介绍一个扭亏增盈的好典型》、《都道计划生育难,在××县为什么不难?》,从题目上就可看出它的作用是什么。

揭示问题的调研文章,即通过反映现实生活中某种带倾向性、普遍性的问题,暴露其真相,找准其根源,分析其危害,以期引起有关党政组织、有关部门或全社会的重视,促成问题的解决。如反映某县机关干部打扑克赌博成风,反映某市电子游戏室太多太滥缺乏管束贻害青少年,反映某乡镇违背政策变相加重农民负担。这类调研文章往往能促人警觉,并迅速采取措施予以解决。

工作研讨性的调研文章,即通过对某项工作或全面工作的分析探讨,总结经验,找出问题,提出相应对策,指明努力方向。如《县域经济发展的辩证思考》、《浅议女领导干部如何提高自身素质》、《土地管理必须警钟长鸣》。这类文章,有的是用于自我总结、自我提示,有的是用于向领导机关或有关部门建言献策,有的是用于呼吁社会各方面给予关注和支持。

直接服务于领导决策的调研文章,即通过调查研究,掌握有关情况,直接为决策提供依据。这类文章一般形成于某项决策形成之前,领导觉得某个问题需要决策,但由于情况不明一时下不了决心,需要在弄清情况的基础上权衡利弊,再作决断,于是亲自出马或指派有关人员进行调查分析,而后以文字形成决策依据。如《关于建立外商投资区的可行性分析》、《加入WTO:机遇与挑战》、《土地规模经营目前不宜大范围推行》。这类文章通常影响着某件事情决策不决策、决策后是否科学可行。

调查研究实际上是一种基于实践的理性思考,而调研文章则是它的外在表现形式。不过,再优秀的调研文章,如果不付诸实践,也发挥不了作用。据传,当年美国派兵入侵朝鲜之前,该国著名的研究机构——兰德公司经分析论证认为:不宜出兵,出兵必败!依据何在呢?该公司称:除非军方拿150万美元来买,否则该研究报告永远保密。政府和军方都不肯相信,悍然出兵朝鲜,直到惨败回国,这才想起向兰德公司讨教失败的原因。不料那份研究报告只有一句话:“中国将出兵援朝!”寥寥数字,足见研究成果的作用之大了。

我们党历来重视调查研究,可以说,党的事业的每一次进步,无不伴随着调研成果的运用。时代发展到今天,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正向纵深推进,经济全球化已成势所必然,机遇与挑战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大量的新情况、新课题需要我们去研究,大量的热点、难点问题需要我们去探索,这就要求我们,要把高昂的热情与科学的态度结合起来,十分重视调查研究和调研成果的运用。光有热情而没有理性思考,那只是一种浮躁,而失误往往是浮躁的产物。作为机关文秘人员来说,无论是为领导同志起草调研文章,还是根据工作需要自己进行调研活动,都要十分注重文章的质量,有质量,才能起作用。

质量与选题有何关系?调研文章怎样选题?

答:避开技巧问题不谈,我觉得看一篇调研文章有没有质量,最关键是看它有没有利用价值。比如:问题抓得准不准?分析得透彻不透彻?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可行不可行?如果回答是否定的,就说明没有利用价值,当然也就谈不上有质量了。真正有利用价值的文章,我觉得首先不是表现在结构严谨、层次清楚、用词准确、文字漂亮等方面,而是表现在主题鲜明、见解精辟、针对性和实用性很强等方面。好比说,读者拿到一篇调研文章,一看主题就觉得很吸引人,让人不得不看下去,看完还能受到启发和触动,这样的文章才算得上是有价值的文章。从这个意义上说,要使文章有质量,首先要把题目选好。题目没选好,宁可不动笔。选题要注意以下儿点:

选题要准。准,就是要抓住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现实生活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和某些尚未引起人们注意但又需要提醒的带倾向性、苗头性的问题。现实生活多姿多彩,千变万化,需要探讨和解决的问题不计其数,但其中必有一部分是重要的、急切需要解决的、人们共同关注的,一部分是次要的、可以逐步解决的、人们并不共同关注的。当然,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行业、不同的领域,情况又会有所不同。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我们的目光要像“将军打虎,不追小鹿”一样,瞄准重点,穷追不舍,而不能舍重求轻,舍本求末。比如在一个欠发达地区,财政拮据、群众生活水平低、教学条件差、文化设施落后等等问题都存在,你选哪一个问题进行调研?从宏观上说,当然是加快发展、培植财力显得最为迫切,因为这个问题一解决,其他问题也就迎刃而解。可见,选题也像上项目、出产品必须适应市场需求一样,必须根据读者和实践需求来选,否则也会出现“滞销”。

选题要新。新,即新颖独特,以自己独到的眼光发现和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这里通常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有的问题人家尚未发现而你发现了,而且这个问题是必须引起重视并加以解决的问题。比如前两年由于受亚洲金融风暴的影响,大批打工人员因企业不景气而从发达地区返回内地,继而带来就业、治安等一系列社会问题,而这些问题多数人一时并未察觉到,或虽然察觉到了但一时想不出解决的办法,这时候你若抓住“引导返乡打工人员就地创业”这个题目进行调研,很可能是抓对了。另一种情况是,有些题目可能被别人调研过多次了,由于工作需要你来抓同样一个题目,这时你就要跳出别人的窠臼,注意从角度和选材上求新。比如同样是发展县域经济的调研,人家可能从推进农业产业化、建立工业主导型经济格局、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等角度调研过了,你就不能跟在人家后面老调重弹,而要找到自己独特的角度,比如从创特色的角度来做文章,角度新了必然选材也要新,文章也就有了新意。求新不仅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创造,没有求新就没有生命力,就会使文章失去“市场”。

选题要实。实,即坚持从实际出发,围绕实际需要来选题,即人们通常所说的摸实情、说实话、想实招。不实则空,空则无用。有的同志在选题时,不是从实践中去选,不是贴紧现实需求来选,而是坐在办公室里“想当然”地选,不着边际地选,这样当然选不出好题目了。比如上级要求推进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有的同志连门也未出就在那里“选”起题目来了:关于调整产业结构之我见、关于建立支柱产业的战略构想、关于提高二三产业比重的对策思考,如此等等,然后根据平常掌握的情况和材料上反映的情况分析、“探讨”一番,一篇大作就问世了。但这些所谓构想、对策是否对路呢?那只有作者自己知道了。所以说,选题一定要从实处着眼,从领导有什么需求、群众有什么愿望、实践中有什么问题需要解决等方面入手,才能抓住根本,保证质量。

选题要集中。集中,即瞄准某一个或某一方面的问题做文章,集中“火力”把它说深说透,而不能把题目所涉范围搞得太大,不能面面俱到。有的同志喜欢抓大题目,这本身不能说有错,有时甚至还是需要的,比如某些带宏观性、战略性的调研报告就很“大”,但“大”要大得实在、丰满,而不是装腔作势、空洞无物的“大”,也不是包罗万象、琐碎冗长的“大”。比如就党的建设问题进行调研,党的建设包括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建设等方面,每个大的方面之中又包括若干具体方面,如果以《关于加强我县党的建设的调查与思考》为题,每个方面都谈情况、论对策,那除非你把它写成一本书,要不就只能“蜻蜓点水”,什么都提一下但什么都讲不透。这样还不如抓住一两个带根本性的问题,如领导班子建设问题、干部作风问题,这样就突出了重点,写起来也更好操作。

调研文章怎样选取材料?

答: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选材要贴紧主题。调查得来的材料是大量的、具体的,甚至是零乱的,有些重要有些不重要,有些有用有些未必有用,有些是真实的,有些是不真实的,那么在分析材料的时候就要认真筛选,把那些有用的、重要的、真实的、与主题关系密切的材料留下来,其他的材料则应去掉。一些有经验的同志,在调査阶段就在边记录边筛选着,凡符合主题的材料包括重要的词句、数据、观点、事例等都画上着重号,这样就为分析材料提供了便利,节省了时间。在选材问题上,有的同志往往被众多的原始材料搞得眼花缭乱,这也舍不得,那也舍不得,把与主题无关或关系不够密切的某些材料也硬搭上去,结果是冲淡或淹没了主题,文章变成了大杂烩。比如一篇反映某村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调研文章,主题是通过这个典型说明用社会主义思想占领农村思想阵地的必要性,所选的材料本来够用了,但作者又加进了兴办公益事业、发展生猪生产、共产党员带头推销农产品等几个典型事例,也许作者是为了表现“精神变物质”,本来在“物质”方面概括性地讲讲总体发展面貌也是可以的,但篇幅不宜过大、事例不宜太多,否则就与主题不符了。如果要全面反映该村的变化,那就要换一个容量更大的主题,才能涵盖得了。

(二)材料要充分。调研文章是用事实说话的,这就要求充分地占有材料,包括事例、数据等都要齐全、具体、实在,使之足够说明某一个问题,否则就会使文章流于空洞,难以使人信服,甚至给人留下强词夺理的印象。一般来说,掌握材料是在调查阶段就要完成的,但有时也有例外,即在分析材料时发现材料不够用,或者只有间接材料而没有第一手材料,或者只有粗略的材料而没有具体的材料,或者只有“面”的材料而没有“点”的材料,这种情况下就要返回去补课。有的同志不是这样做,而是仅凭手中的材料,再加上一些苍白无力的议论,硬凑成一篇文章。比如一篇以《加快我市小城镇发展的调查与思考》为题的稿子,名为调查,实际上只有城镇与农村人口分布比例、小城镇建设新增面积等几个数据,然后就是作者本人关于加快小城镇建设重要性必要性的论述以及规划、政策、投入等方面的一系列“思考”,人们从中无法看出该市小城镇建设的全貌、存在的具体问题和发展趋势,也看不出所提的对策有多少事实依据。这样写法,作为论说文也许还说得过去,但作为调研文章,就显得空泛了。

(三)注重材料的普遍指导意义。调查研究的目的既然是服务现实、推动工作,那么在选取材料时就要注意观察事物的内部联系,找出带规律性的东西,使之具有典型的、普遍的指导意义,这样写出来的文章也才会有针对性。写总结经验性的调研文章更应注意这一点。而我们有相当一些调研文章,特别是以领导同志署名的文章往往忽略了这一点。比如这样一篇文章,题目是《关于我区公安系统开展行风建设的思考》,通篇谈的都是行风建设的过程和效果,什么分了三个步骤啦,采取了四项得力措施啦,取得了五个方面的突出成效啦,实现了六个目标啦等等,接下去没有指出存在的问题,也没有从普遍指导意义上进行理性思考,所以这样的文章只能算得上是工作体会文章,而不是有指导意义的调研文章。可见在体裁选择和主题设定上就要把好关,不能什么文章都冠以调研文章的名义,把调研文章的作用都搞混了。再看一例:一位领导同志下农村与农民“三同”,调查中他发现,该乡的经济发展水平虽然不算高,但“能人经济”出现好的发展势头,一批果业大户、养殖大户不仅率先富了起来,而且带动了周围一些缺技术、缺资金的农户一起搞规模种养;由此他还发现,在引导农民开拓致富门路的问题上,能人带动比行政推动往往要顺利得多、效果也好得多,比那种以损害干群关系为代价的“强迫致富”行为更是高明得多。于是他以《扶植能人经济,引导农民致富》为题写了一篇调研文章,文中以翔实、生动的材料说明了发展能人经济的必要性和优越性,呼吁各级党政领导以极大的热情发现和培植能人,推动能人经济的发展,以此带动千家万户一起致富。很显然,这篇文章的普遍指导意义就很强了。

此外还要注意各部分材料的联系与区别,材料的典型性、生动性和条理性等问题。由于调研文章主要是靠事实说话的,即“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所以分析和选取材料一定要认真细致,走好了这一步,才能提高写作效果。

调研文章怎样克服有“调”无“研”?“研”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答:选材其实也属于研究的范畴。按照一般的理解,有“调”无“研”指的是文章只罗列了情况和现象,而没有上升到理性的高度进行分析提炼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这种现象的确存在。比如有一篇探讨青少年犯罪问题的调研文章,通篇谈的是面上的情况,包括发案率、不同年龄段所占比例、有关案例和作案特点等,这本来也是不错的,但接下去只是呼吁社会给予关注,而没有分析原因、揭示本质,没有提出应对措施,这便是典型的有“调”无“研”,这样的文章当然不是合格的调研文章。不过出现这种现象应属少数,因为稍有写作常识的人都知道,有“调”必应有“研”,怕的只是虽然有“研”但“研”得不准、不深、不透,等于无“研”。比如:轻描淡写,泛泛而谈;空发议论,不切实际;人云亦云,缺乏创意,这些都是无“研”的表现。

这里就涉及到“研”的方法问题。最根本的方法就是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这一“经典”大家都熟悉,关键是怎么去运用。结合调研实践,我谈谈具体操作上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抓住事物的本质。所谓本质,即事物本来的品质和特性,它通常被事物的外象所掩盖,但又决定事物的发展方向。正如列宁所说,人们对事物的认识过程是“从现象到本质,从不甚深刻的本质到更深刻的本质的深化的无限过程”。对事物本质的把握看似玄妙,其实也并不玄妙:在对调查材料进行分析时,眼光不要局限于观察表象,不要停留于对表面现象的罗列,而要刨根究底,把表象包含着的“内核”找出来。比如某县有关部门对企业的“三乱”行为屡禁不止,群众反映强烈,领导派你去搞个调查。调查中你发现:“三乱”的确严重,表现五花八门,但在形成文章时,是不是把这些现象及带来的后果罗列一下就可以了呢?当然不可以。你还得分析探讨一下: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是什么,究竟是什么东西在里边作怪。这时你可能会发现:这种作怪的东西原来是部门利益驱动,为了部门利益而不顾大局利益、不顾企业死活,这就是这一现象的本质所在了。这是一层意思,即不能被表象所迷惑。还有一层意思是,不能被假象所迷惑。假象是对事物本质的歪曲和颠倒,它比表象更带有欺骗性;制造假象,目的就在于掩盖事物的本质,转移别人的注意力,从而更顺当、更堂而皇之地达到自己的目的。仍以上面这个例子来分析:你在查究“三乱”根源时,有些部门可能压根儿不承认这是“三乱”,而是按上级文件要求进行的正常的行政执法,或者虽然没有上级文件,但纯粹是出于加强管理、提供有偿服务,而绝不是有意加重企业负担。这样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简直不应批评而应给予表扬了,但你必须深入分析一下:某项收费虽然有上级文件,但该文件有没有过时?明令规定的收费项目,存不存在擅自提高收费标准的行为?所谓的“有偿服务”,企业是不是自愿接受?这样一深入下去,“马脚”就露出来了。而如果片面听信某些企业的解释,那就是被假象所惑、所骗,继而得出相反的结论,变成“三乱”有理了。

(二)注意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是就事物的性质、特点、走向进行分析研究,从中找出有规律性的东西;定量分析则是通过典型数据来摆事实、讲道理,是用数量关系揭示事物的根本特征。这两种分析方法缺一不可,只有定性分析而没有定量分析,就会显得抽象而空泛;反之,只有定量分析而没有定性分析,就会显得繁琐而枯燥。举例来说:某调研小组就“我县群众生活离小康有多远”这个题目进行调研,其中必然涉及大量数据,包括人均GDP占有量、住房面积、恩格尔系数、受教育程度等,但光有这一大堆数据还不行。如果不是经常跟数字打交道的人,看上去未必能得出清晰的印象,甚至会觉得眼花缭乱、莫名所以。因此要在定量分析的同时,运用阐释、归纳、对比等方法进行定性分析,比如规定的小康目标是什么标准、我们的差距有多大、为什么会存在这些差距以及怎样缩小差距等等,这样,人们一看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这说明,把两种分析方法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增强说服力,才能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层面上说明问题。当然,也有一些调研活动无须涉及过多量的分析,主要靠摆事实并进行定性分析就可说明问题,那又另当别论了。

(三)辩证、全面、准确地看问题和分析问题。也就是说,分析材料要力戒片面性,防止因一叶而障目,既要看到正的一面,又要看到反的一面,既要看到相矛盾的一面,又要看到相统一的一面,既要看到主流的一面,又要看到非主流的一面,这样,才能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得出正确的结论。这一点,对于以总结新鲜经验、探讨有争议的问题、把握形势和谋划对策为目的的调研活动尤为重要。比如某次调查中发现,某乡大力发展“订单农业”,组织农户通过与客商签订购销合同来确定种什么和种多少,由此减少了农产品的市场风险,同时还带动了规模种植,这当然是一项值得总结和推广的好做法、好经验了。但调查中还发现:有的基层干部认为,有了“订单农业”就可以甩手不管了,农业生产没问题了;有的客商不认真履行合同,产品畅销就来调货,产品滞销就不来调货,导致农户利益受损;有的农户不懂技术偏又想一口吃成个大胖子,结果钱没赚到反而亏大本。面对这种情况,作者在总结、肯定发展“订单农业”这一新鲜经验的同时,运用辩证、全面分析的方法,尖锐地指出了几个问题:“订单农业”不等于自发农业,还需基层干部适时加以组织引导;“订单农业”不等于效益农业,还要让农民掌握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订单农业”不等于保险农业,还要教育农民学会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正当利益。这样一来,读者既能从典型身上学到经验、受到启发,又能提前防范可能出现的问题,从而制订科学、周密的政策措施,使“订单农业”既快又好地发展起来,那么这篇调研文章就真的是“功不可没”了。设想一下,作者如果不是全面地分析问题,而是只肯定成绩、总结经验,不指出存在的问题,不提出应对的办法,撇开文章的质量不说,更要紧的是,它将给读者产生怎样的误导呢?

总起来说,“研究”就是用实事求是的态度和一丝不苟的作风分析材料,就是正确地认识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可行办法。“研究”的质量如何,决定着整个调研活动的成败,当然也决定着调研文章的优劣。所以在“研究”这道工序,一定要把功夫下足,把问题搞深搞透。当然,“研究”有时也会延伸到写作程序,但那多半只是调整、深化、规范等技术处理上的问题了。

调研文章怎样结构?

答:调研文章的结构,常见的是两个部分:前言和主体。前言总括性地交代调查的基本情况,包括时间、地点、对象、范围以及调查的内容和目的等,也有的文章会把主要内容放到前言部分提纲挈领地点一下,以引起读者注意。主体即文章的主要部分。调研文章一般没有专门的结尾,正文写完也就结束了。这里所要探讨的是文章主体部分的内部结构。常见的方法有三种:

一种是“两段式”,即前一部分摆情况,后一部分基于前一部分作分析、提对策。这种结构方法在各种题材的调研文章中都会用到。其优点是:轮廓分明,线条清楚,易于阅读和理解。比如一篇题为《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的文章,前一部分肯定了综合实力有所增强、经济结构有所改善、居民收入逐步增加等几方面的成绩,指出了工商税收在地方财政收入中的比重逐年下降、工业经济效益逐年下滑、农民增产不增收等几方面的问题,同时还通过主要经济指标的横向比较明示了该地区存在的差距。这样,读者就对该地区的经济现状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同时也不禁为存在的问题和差距暗暗发急:那怎么办呢?出路在哪里呢?好,后一部分就来谈这个问题了,它提出全区经济工作要着眼于财政增收、企业增收、职工和农民增收,把工作重点放在抓利税大户、抓特色高效产业和产品、抓龙头企业、抓培育新的消费热点等几个方面,以此迅速壮大经济实力,改变落后面貌。读者一看,就明白该怎么办了,即使这些意见未必全部可行,也能从中受到启发。

一种是“三段式”,即第一部分摆情况,第二部分对情况进行抽象分析,探寻原因,揭示本质,第三部分再解决“怎么办”的问题。这种结构方法在揭露问题和分析社会现象的文章中较多用到,其优点是:意蕴深刻,能帮助读者认识事物,把握规律。比如一篇题为《干部分流为什么步履艰难》的文章,第一部分列举了干部分流难以推行的基本情况,第二部分则不惜大量笔墨分析原因,包括“架子”难放、经济风险难当、舆论压力难受、惰性难改等等,然后在第三部分提出办法,最根本的办法是搞好自我心理调节:转变观念,淡化“官念”;放下架子,换位思考;主动适应,找准位子;迎接挑战,重塑自我。这类文章由于理性思考的分量较重,常能给读者留下较深刻的印象。

“三段式”还有另一种布局方法,即第一部分亮出观点,第二部分列举调查情况,事实上是为前面的观点提供依据,第三部分提意见或建议。这种结构方法有点像论说文。比如一篇题为《走产业化之路,建设农业强县》的文章,第一部分就亮出观点“农业产业化是建设农业强县的必然选择”,主要从理论上进行分析论证;第二部分是“我县农业产业化的实践与存在的问题”,通过摆事实来说明推进农业产业化势在必行;第三部分是“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农业强县的对策思考”,提出要着重做好建立农副产品基地、培植龙头企业和示范服务等项工作。这种融论说文与调研文章为一体的写法,往往能突出思辨性,增强说服力。

还有一种可称为标题结构法,即文章的主体不是截然划分为情况、分析、对策几个部分,而仅以若干小标题来划分层次,每一个小标题下边既有情况又有分析和对策,夹叙夹议。比如一篇题为《××村创办蔬菜协会的调査与启示》的文章,在前言部分介绍了该村的基本情况和发展蔬菜产业带来的可观效益,然后通过4个小标题来铺排主体内容:1.处理好生产与市场的矛盾,为农民致富提供更有力的服务保障;2.处理好分散经营与规模发展的矛盾,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3.处理好带头富与共同富的矛盾,加快农村奔小康步伐;4.处理好高效农业与低科技含量的矛盾,实施科技兴农战略。该村蔬菜协会所做的工作、特点和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分布于这4个小标题之下,并在此基础上分别展开理性分析,从而使这些小标题所表述的观点既是获得的启示,又是基于调查内容之上的更大范围、更高层次的对策思考,显得厚重而又醒目,容易抓住读者的注意力。

调研文章怎样立观点?

答:同领导讲话稿一样,调研文章的形成也离不开精心提炼观点。稍有不同的是,讲话稿的观点虽然也是基于对实践的思考,但或多或少地会带有领导者或领导集体的主观意志,而调研文章的观点则纯粹来源于调查得来的材料,是从材料中提炼出来的,离开了材料就不可能有观点,即使有,那也是凭空臆想出来的。所以,一切从材料(事实)出发,是调研文章提炼观点必须遵循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原则。现在我们就来看看,从材料上提炼观点会遇到哪些实际问题。

在分析材料时,首先会遇到的一个问题是:用什么东西把这些材料串起来,以集中说明一个或几个问题?这就要有观点,通过不同的观点把不同的材料“带”进文章里边去。但这种观点必须是鲜明的而不是含混的,否则就会像弱将统帅不了士卒一样,难以驾驭材料,材料罗列得再多也说明不了什么问题,整篇文章也会散乱无序。而要使观点鲜明,就必须从材料中升华,既源于材料又高于材料,使之具有一定的理性高度,让读者一目了然,并从中受到启迪。举例来看,调查中了解到这样一些材料:某县直属机关出现一些不良风气,有的一味强调部门工作重要,不愿派人参与县里的中心工作;有的口口声声维护“条条”政策的严肃性,对县里制定的放开搞活的政策措施不配合、不支持;有的热衷于开会、下文、搞检查,对基层存在的实际问题漠不关心;有的在解放思想问题上采取实用主义态度,对自己有利的就“解放”,对自己不利的就不“解放”,对经济活动一味地“管、卡、压”。对这些材料,如果仅仅是罗列在文章中,清楚倒很清楚,但根源是什么呢?集中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呢?这就需要提炼观点了,比如这样的表述:“凡此种种,集中说明了一个问题,即有些部门严重缺乏‘中心’意识、大局意识,如不高度警觉并抓紧解决,这种各自为政、自行其是的风气势必愈演愈烈,给全县的改革与发展事业带来严重后果。”这样一说,材料被统帅起来了,问题的根子也抓住了。

观点必须鲜明是一个方面。有些时候,我们所掌握的材料是零乱的、不成系统的,甚至是不清晰、不全面的,这种情况下该怎么办呢?

于是我们又遇到了第二个问题,即如何使观点具有准确性。观点准确,意味着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立场、方法是正确的,文章所产生的社会效应也将是积极的;观点不准确,当然就是片面、偏颇,甚至得出截然相反的结论,那么文章所产生的副作用也将是严重的。举个例子:调查发现,某县实施“倾斜式”发展战略,把上级下拨的老建资金、以工代赈资金全部用于搞公路、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显著效果。但对这一做法,各方说法不一。持支持态度一方认为:这是创造性地执行上级政策,基础设施搞起来了,发展也就快了嘛,贫困户也能受益嘛!假如撒胡椒面式地把资金用于贫困户发展生产,未必会有这么好的效果呢!持反对态度的一方认为:这是明显违背上级政策,擅自转移资金用途,片面追求“政绩”,置贫困户死活于不顾,政策观念哪里去了?对群众的感情哪里去了?面对如此复杂的材料,我们该怎样通过立观点来表明看法和态度呢?显然,偏向其中任何一方,都将导致观点的偏颇,并打击另一方的积极性。这是因为:第一,决策者的动机是通过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来拉动群众脱贫致富,而不是不管贫困户的死活;第二,按上级规定,这两笔资金可以部分用于改善基础设施,决策者并没有全部转移资金用途,而是一部分;第三,决策者所为的确有违背政策的地方,没有将部分资金用于帮助贫困户搞短、平、快的脱贫项目。由上述分析,我们就可以这样来提炼观点:“发展经济,脱贫致富,必须兼顾效率与公平、重点与一般。只顾效率和重点而不顾公平和一般,或者只顾公平和一般而不顾效率和重点,都是片面的,不利于发展的。”这样的观点就站得住脚,争议双方和读者也会信服。

观点必须准确又是一方面。有时我们又会碰到这样的情况:自己想要表述的观点别人已经说过多次了,再重复当然没意思,这种情况又该怎么办呢?

于是,我们又遇上了第三个问题:怎样使观点新颖独到,以富有创意的表述来吸引和打动读者呢?这就要从角度、语言乃至句式上来考虑,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特”。有这样一篇调研文章,它在总结若干县(市)经济发展现状的调查情况时,归纳了城镇建设日新月异、公路建设成绩斐然、民营经济充满活力、招商引资势头强劲、高效种养方兴未艾这样几个共同特点,但具体来看,发展并不平衡,有些地方甚至严重滞后。文章为了启发各县(市)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在第二部分列出几点启示:“一、要有好的思路;二、要有克难制胜的办法;三、要有雷厉风行的作风;四、要有宽松的发展环境;五、要按市场需求组织生产;六、要重视人才、用好人才;七、要有灵活、科学的经营机制。”这些观点从道理上都说得过去,但这样的话大家都想得到,显得旧了一点、平了一点。后来修改者把这组观点改成:“一、同样的资源和发展条件,走什么样的发展路子,效果大不一样;二、面临同样的困难和矛盾,善不善于开动脑筋、拿出克难制胜的办法,效果大不一样;三、同样的目标任务,有没有雷厉风行的作风和大刀阔斧的气魄,效果大不一样;四、同样的经济增长点,有没有一个使之尽快发育成长的宽松环境,效果大不一样;五、同样的生产经营活动,是否根据市场讯号和产业化要求来进行,效果大不一样;六、同样是发展县域经济,有没有一支敢干事、善干事的人才队伍,效果大不一样;七、同样上项目、办企业,有没有一个科学、灵活的经营机制,效果大不一样。”我们对比一下,这七个观点都是在原来的基础上改造而成的,本意都没有变,但句式从原来那种平淡的肯定句变成了以对比为条件的判断句,不仅让人感到耳目一新,而且也显得很有力度和煽动性,有关县(市)的领导看后不禁要想:“是呀,同样的工作,同样的条件,人家为什么能搞上去,而我们却搞不上去呢?”在这里,文章因观点的新奇而新奇,可读性和启发性就强了。

调研文章的“叙”与“议”是什么关系?应怎样把握?

答:叙即叙述,议即议论,二者都是成文的基本手段,缺一不可。它们各有各的功能,但又彼此不可分离。叙,就是把经过分析的材料按一定的方式进行排列,有的按事物发展的顺序,有的按轻重缓急,还有的是按不同的特点或逻辑关系,只要事实清楚,层次分明,“叙”的任务就完成了。但作为调研文章,光有“叙”显然是不够的,要不就不是调研文章而是记叙文了。这样,“议”的作用就凸现了出来,它根据“叙”的内容进行分析,进而上升为理性的东西,或总结经验,供人们借鉴运用;或探讨规律,帮助人们认识事物的本质;或建言献策,指导实践,促进工作;或判别是非,道明利害,以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促成某一问题的解决。同样的道理,“议”不可能脱离“叙”而单独存在,要不就不是调研文章而是议论文了。调研文章之所以要夹叙夹议,道理就在这里,这有点像夫妻俩“合作”生小孩,离开哪一个都不行。

下面我们来看看:夹叙夹议有哪些方法需要把握?

其一,“议”要与“叙”相呼应,防止前后脱离。例:“叙”的部分有这样一段重要内容:“部分基层法院不问具体情况如何,动辄对债务较重的企业采取查封财产、冻结银行账号、传讯法人代表等强制措施,这对于困难企业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既然提出了这个问题,那么在“议”的部分就应提出解决的办法,但作者只是泛泛地提了一句“各部门要为企业走出困境提供帮助”,怎么帮助却只字未提,重点“议”到其他方面去了。这显然与前面的内容脱了节,变成只“号脉”不开“处方”了。

其二,“议”要与“叙”相吻合,防止相互矛盾,搞成牛头不对马嘴。例:“叙”的部分提到“农民迫切要求减半征收农业特产税,以支持他们发展果业生产”,这一要求应该说是合理的,作者所以把它摆进去,原本也是持支持态度的,但因为材料中同时反映了少数企业存在偷税漏税行为,所以到了“议”的部分没有把农民的合理要求考虑进去,而是说:“为了实现财政增收目标,必须坚决杜绝税收跑冒滴漏现象,确保及时足额征收。”也许作者是无意的,但客观上造成了前后矛盾。

其三,“议”要贴紧“叙”,“议”得恰如其分、恰到好处,防止任意拔高,夸夸其谈。例:“叙”的部分列举了某县充分发挥农村老党员、老教师、老干部的作用,积极做好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典型事例,这一经验值得推广是毫无疑问的,但作者却把它“议”到了吓人的高度:“这是新时期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面旗帜,是方式方法上的重大突破。它说明:只要充分发挥:‘三老’的作用,我们就一定能用无产阶级思想牢牢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有必要抬得这么高吗?何况人家“三老”也未必真有那么大神通。让人一看,简直对典型本身的真实性也要表示怀疑了。

其四,“议”要在“叙”的基础上深化、升华,防止流于浮浅。例:“叙”列举了几个乡镇分流干部创办示范服务基地,既减轻了财政负担,又带动了群众致富的事例,接下去是这样“议”的:“这是一项有益的探索,是有利于发展、有利于群众的一件大好事。建议予以总结推广,鼓励更多的干部走上经济建设的主战场。”话是没有错的,只可惜“议”得浅了一点,作者没有看到这一新生事物的深层意义:它有利于精兵简政,提高效率;有利于帮助干部转变观念,掌握做经济工作的真实本领;更重要的是,有利于改进工作方法和改善干群关系,变过去的“逼着群众干”为“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所以这实际上是一种既涉及经济又涉及政治、既涉及观念又涉及方法的重大改革举措。揭示到这一层,文章的分量当然就大不相同了。

其五,“叙”与“议”都要注重质量,讲求效果,既不能重“叙”轻“议”,也不能重“议”轻“叙”。重“叙”轻“议”,就会偏向于罗列现象,导致“议”得不够、不深,文章就会缺少理性色彩,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反过来,重“议”轻“叙”就会偏向于抽象分析,甚至空发议论,文章就会缺少事实依据,不能让读者信服。当然,“重”与“轻”并不是以字数多少、篇幅长短来衡量的,而是由其内在质量来决定的。“叙”能叙得充分,“议”能议到点子上,也就达到了目的。

其六,“叙”与“议”的摆布要合理,衔接要紧密。这一点与文章的结构有关。通常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叙”与“议”分别作为一个部分,“叙”归“叙”,“议”归“议”,但逻辑上是连接在一起的,即前面交代“情况怎么样”,后面说明“为什么”和“怎么办”。另一种是边“叙”边“议”,每一个层次下面谈完情况接着分析,若干个层次谈完后,最后来一段概括性的文字作总结。请注意:这两种方法不可混用。比如边“叙”边“议”的方法,通常是在若干观点(或小标题)并列的情况下使用的,如果改用先“叙”后“议”的方法,那就变成了这样:前一部分分若干层次摆情况,后一部分又要相对应地分若干层次发议论,这样就等于把“叙”与“议”割裂开来了。看一个例子:某篇文章第一部分并列三个小标题:“1.培植骨干财源刻不容缓;2.国有资产流失问题值得引起重视;3.农民增产不增收的问题必须抓紧解决。”小标题下面各自列举了情况和问题。如果按先“叙”后“议”的方法,那么在第二部分又要分别对这三个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怎样培植骨干财源、怎样控制国有资产流失、怎样使农民既增产又增收。这样就显得生硬、机械,使文章内容失去了连贯性和粘合度。

其七,“叙”和“议”都要扣紧观点来展开,使观点有血有肉,生动丰满。这里需要防止的一个问题是:“议”与观点联系不紧,或者根本就没有“议”,留下“叙”在那儿孤零零地支撑观点,文章就变成观点加例子的图解式文章。这样的文章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比如某篇文章,第一个观点是“只有解放思想,才能打开思路”,紧接着就是例子:某某县通过解放思想大搞招商引资,效果如何如何;第二个观点是“只有狠抓机制转换,才能增强企业活力”,紧接着又是例子:某某企业通过实行股份制改造,活力大增,效果如何如何。用例子来印证或解释观点,这是对的,也是需要的,没有例子就会使观点失去生动性和说服力;但光有例子未必能支撑起观点,而且在写法上也显得生硬、单调。像这篇文章,从观点一下子跳到例子,首先给读者的感觉就不怎么好,太突然了,转得太快了。正确的方法应该是:亮出观点后,先用“议”的方法把观点展开,再过渡到举例子。比如第一个观点下边就可以先“议”上一段:“思路活不活,与思想解放不解放有关。无数事实证明:解放思想天地宽,打破禁锢办法多……”紧接着举例子,这样就很自然了,文章也显得丰满了。有些时候,举完例子还可以接着再“议”,但不是重复前面的“议”,而是就这个例子本身而“议”,以进一步印证观点的正确性。当然,不能“议”得拖泥带水,唠叨不休。比如上边这个例子举完之后,接着可以“议”上几句:“……这就是很好的例证,设想一下,该县如果不是大胆打破姓社姓资、姓公姓私的顾虑,能走出‘开放兴县’的路子来吗?财政收入能连续几年双位数增长吗?”话说到这里就可以了。

为什么强调调研文章一定要说真话?

答:调研文章是用于反映情况、指导实践的,所以当然要说真话。所谓“真”,真就真在如实反映事物的本来面貌,包括成绩、问题、经验、教训等等,是怎样就怎样,既不缩小也不夸大,既不捏造也不掩饰;真就真在实事求是地分析材料,不惟书惟上,不空洞议论,不夸夸其谈、哗众取宠,而要瞄准现实需求,想实招,谋实策,务实事。很明显,如果不说真话说假话,对于社会,将产生某种误导,使人们看不清事物真相、分不清是非界限;对于领导层,将传送错误的决策信号,导致决策失误,给工作带来损失;对于自己,则是丧失良知,丧失起码的职业道德,给秘书工作者的形象抹黑。

不过,坦率地讲,其实大家都知道调研文章要说真话,关键是想不想说、敢不敢说和善不善于说的问题,如果不想说、不敢说、不善于说,当然就没有真话的立足之地了。

不想说真话,可能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对调研活动抱着应付了事的态度,坐着车子转,隔着玻璃看,办公室里听汇报,材料堆里找典型,然后匆促成篇,就算交了差。有时明知情况不实,但不愿做深入细致的调查,不愿触及矛盾和问题,认为反正与自己无关,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睁只眼闭只眼的态度。另一种情况是,有的领导同志为了显示自己的“政绩”,或者为了维护本地区、本部门的所谓“声誉”,专挑好的说,成绩一大摞,经验一大堆,启示一大串,对存在的问题却略过不提,或者轻描淡写地一笔带过。

不敢说真话,关键是“怕”。一怕得罪当事人。如今不少地方和单位的负责人都有这样一种心理:出了成绩和经验,生怕上面不知道,于是想方设法请领导来视察,请记者来采访,请领导身边的“秀才”们来总结;而一旦出了问题,哪怕是一次小小的集体上访、一场小小的工伤事故,也千方百计捂着,生怕上面知道了会影响“形象”。在这种情况下,调研文章如果是“唱赞歌”,对方当然很高兴;如果是“揭疮疤”,对方当然不高兴,而且把人家得罪了。所以有的作者就怕了:算了吧,与人方便,自己方便,还是手下留情吧!二怕抹杀“大好形势”,让“上面”不高兴。这是作者在调查总结本地本部门工作情况时容易出现的一种心理,特别是该调研文章如果是用于向上级领导机关汇报或用于报刊发表,那更是小心翼翼、如履薄冰了。怕的是,如果暴露问题的话,直接的“上面”——本地本单位领导固然不高兴,有时“上面”的“上面”也会不高兴,因为的确有的领导同志习惯了“到处莺歌燕舞,形势大好而不是小好”,而不习惯这里是问题那里又是矛盾。上有所好,下必从之,下属们(包括作者)当然只好报“喜”而不敢报“忧”了。不过,有时是作者自己多虑,太过小心谨慎,因为“上面”喜欢听真话的毕竟还是大有人在,不喜欢听真话的毕竟是极少数。三怕冒犯领导权威。这里指的是调查得来的“负面”情况直接与领导有关。实际上,任何一次调查,只要真正深入到基层和群众中去,尤其是暗访式的调查,必定能了解到许多真实情况,听到在办公室和汇报会上根本不可能听到的大实话、心里话,其中必定有些内容是与领导机关或领导同志相关的,比如某项决策不符合实际、某些领导工作方法有问题、某件事该办而上级没给办,等等。碰到这种情况,有的作者就怕了:把这些问题写进文章中去,岂不是“太岁头上动土”吗?冒犯了领导,会不会给“小鞋”穿呢?于是,该反映的情况不敢反映了,该提的决策建议也不敢提了。

不善于说真话,那就是方法上的问题了。表现之一:看问题不全面,只看正面,不看反面,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有时还容易被某些怕暴露问题的调查对象牵着鼻子走,被人家糊弄了还蒙在鼓里,这样当然摸不到实情、听不到真话了。表现之二:看问题不深刻,缺乏洞察力、穿透力和鉴别真伪、判断是非的能力,容易被表象、假象所迷惑,把握不住事物的本质和真相,有时还以伪为真,以非为是。表现之三:不善于分析、提炼材料,明明掌握了实情、听到了真话,但上升不到理性的高度,提不出可行的、管用的意见和建议,把好端端的材料白白浪费了。表现之四:缺乏主见,左右摇摆,明明有真情可报、有实话可说,一旦旁人提出异议,就不敢坚持了,赶快把“棱角”磨掉。

上述三方面,最关键、最要害的还是敢不敢说真话的问题。说真话好,说真话难,把真话说好难上加难。但我们既然干了这一行,就要对事业负责、对人民负责,以说真话为天职。唐代名相魏徵,敢于仗义执言,犯颜直谏,被皇帝誉为“人镜”,从此名扬天下。大名鼎鼎的彭大将军,察民间疾苦,揭社会积弊,虑国家安危,谋执政良策,奋勇呈上“万言书”,虽招致奇冤大屈,但英名永在,千古流芳。历史前进到今天,随着民主精神的不断发扬、决策透明度不断增强,应当说,真话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受到重视和欢迎,说真话也并不像有些同志所想象的那么可怕了。即使有的地方仍然存在某种阻力和压力,但求真务实的呼声任何人也压制不了。实现决策的科学化,需要真话;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需要真话;研究解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遇到的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需要真话。千人之诺诺,不如一人之谔谔。我们做文秘工作的同志,千万不能成为凡事只知“诺诺”的“鹅卵石”。“鹅卵石”很圆滑,很“可爱”,但不能用它来砌堤坝、建楼房,否则就会塌掉。党的事业不需要“鹅卵石”!我们秘书工作者队伍必须坚决拒绝“鹅卵石”!调研文章不能成为单纯歌功颂德的“鹅卵石”!

调研文章怎样说真话?

答:调研文章说真话也的确有个方法问题。就像平常批评人一样,用这种方法说,人家接受得了,而且心服口服;用那种方法说,人家可能接受不了,甚至火冒三丈。那么,说真话有哪些方法需要掌握呢?

第一,全面、客观、公正地反映情况,防止主观片面性。事物都具有两重性,很多时候,“好”与“不好”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把任何一方面绝对化都是不妥的。比如,调查发现,某技术监督部门对个体私营企业检查较多、罚款较多,从一方面看,这是不对的,是不利于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但从另一方面看,该部门可能的确是出于严格执法、打击假冒伪劣、维护消费者利益而这样做的。这种情况下,如果不肯定该部门的正确动机而仅仅指责其不当的做法,尽管是真话,对方也接受不了;反过来,先肯定,后批评,即使是以批评为主,即使对方不高兴。他也无话可说了。

第二,分清主流与非主流、主导方面与非主导方面,防止以单纯的讲真话追求轰动效应。一般来说,凡揭露问题、针砭时弊的调研文章都有较强的可读性,这本身并没有值得非议的地方,但在写作时要注意运用辩证思维方法,分析事物要看主流方面和起主导作用的方面,而不能只看非主流和非主导方面,不能热衷于猎奇和揭短、满足部分读者寻求刺激的心理,不能只求一时的痛快淋漓,更不能以偏概全。比如,谈起干部腐败问题,人人都切齿痛恨,人人都喜欢看揭露腐败的文章,但是,你说我们国家所有的官员都腐败,那肯定不符合事实。细心观察一下就会发现:多数官员其实也是痛恨腐败的,是注意廉洁自律的;即使是有这样那样不廉洁行为的干部,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也不是出于本愿,而是受“人情风”、“关系网”的影响,加上自己约束不严,检点不够,以致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真正无视党纪国法,蓄意以权谋私的只是极少数。你以为这是在为腐败现象开脱吗?不是。在少数地方和单位,有些本来正常的现象却被视为不正常,本来不正常的现象却被视为正常,廉洁被视为清高、迂腐,不廉洁却被视为通世故、会做人。比如,有人送你几条烟、几瓶酒,如果你拒绝的话,人家并不认为你有多么廉洁、多么高尚,而只会认为你不近人情、不懂世故,甚至认为你不相信他,严重的还会倒过来对你有意见;而你如果欣然“笑纳”的话,人家就高兴,认为你通人情、好接近,于是百般讨好你、巴结你。我们有不少干部正是在这种世俗力量的驱使下不知不觉地触犯了党纪国法的。从这样的角度来看问题和分析问题,真话就会令人信服,而不至于让读者把官场看得一团漆黑,也更能找到遏制腐败的办法。

第三,在遣词造句上注意把握分寸,防止把话说得太直露、太刺人。文章毕竟是文章,不可能像平常说话那么随便,想怎么说就怎么说,特别是揭露问题的真话,更应注意这一点。有的作者在这方面勇气有余,策略不足,以为讲得越直露、越尖刻就越好、越过瘾,越能引起决策层和全社会的重视,其实是不妥的。比如反映某些干部作风不实、不热心为群众办事:“终日吃喝玩乐,嫖赌逍遥,只知榨取老百姓的血汗钱,不顾老百姓的死活。”反映某企业陷入困境,企业负责人束手无策:“这些人只知等、靠、要,不知动脑筋,困难面前拿不出一点办法,要这些占着茅坑不拉屎的庸才何用?”类似这样的问题,即使真有那么严重,表达时也要注意斟酌,不要用辱骂的词句,不能污辱人格,何况问题未必真有那么严重呢?另外,要注意限制词的适当使用。如揭露某些不良现象,如果是属于局部性的问题或部分人的问题,就需用“一些地方”、“少数单位”、“有的”、“有些人”这样一些词句来“限制”一下,以免读者误以为是全局性的问题,严重得不得了了,好像天都要塌下来了。即使是带有全局性、普遍性的问题,也还会有严重与不严重、过程性与非过程性之分,所以也常用“程度不同地”、“有时候”等等加以限制。

第四,要根据不同文章的不同用途、不同读者群来选择说真话的不同题材。如果是用于内部通报情况、总结经验教训的,或用于向上级反映情况、提供重要决策依据的,内容可以相对“内部”一些,而且要把话说够、说透。如果是用于报刊发表的,或用于呼吁全社会引起重视的,虽然也应是真话,但题材上要把握好,哪些内容可以公开,哪些内容不宜公开或暂时不能公开,不能不加区别地一古脑儿亮出去。如果不注意把握好“度”,虽然你说的全是真话,也难免产生负面影响,给工作带来不利。

总之,写调研文章要说真话,要有说真话的勇气,还要有说真话的智慧。真正能把真话说好、说准并且能产生积极作用的,只能是智者,而不是莽夫。

调研文章怎样才能有效地为领导决策服务?

答:应当说,机关文秘人员起草的调研文章,多数都是为决策服务的,至少作者的动机是这样。如果是领导直接交办,要你就某件事进行调查研究并提出初步意见,这种服务性就更为直接了。所以作者们大都非常努力,想把文章写好,以使自己的调研成果能为决策所采纳,从中得到几分成功的喜悦。但这里所说的“有效地为领导决策服务”,当然是相对于“无效”而言,也就是说,有时你的调研成果未被重视和采纳,你折腾老半天等于白费劲了。这的确是令人沮丧的事情。为什么会这样呢?这里可能有多种情况,或者是题目抓得不对,或题目虽然抓对了但研究质量不行,当然也有可能是领导尚未考虑到这一步。但不管怎么说,多数情况下,还是与你所提的决策建议不对路有关。现在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如何使决策建议“对路”的问题。

领导决策的战略性,要求决策建议要立足于解决全局中带关键性的重大问题。任何一个地方、一个单位或系统,要做的工作包罗万象,各项工作要全面考虑、全面部署,但作为领导层特别是主要领导来讲,他不可能“平推式”地思考问题,而总是抓住一至几个重大问题进行谋划和决策。这样,提决策建议就不能着眼于那些次要的、对全局工作影响不大甚至是鸡毛蒜皮的事情,而要围绕领导的关注点来进行,以求“一拍即合”;或者站在领导的角度来想问题,以求“不谋而合”。举个例子:某一段时间,某市市长多次往困难企业跑,平常在会议上、闲谈中经常提到如何使企业摆脱困境的问题,这时候,市长的关注点和决策意向就十分明显了,如果你能在这方面提出可行的意见和建议,市长当然会予以采纳。

领导决策的务实性,要求决策建议要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决策是用于指导和推动工作的,它不仅要就某项工作提思路、交任务、定目标,还要提出与之相配套的政策措施和具体办法,否则这项决策就是空的,下级会觉得不好操作,难以执行。比如你提出“鼓励社会力量办学”这样一条建议,光有这个题目是不够的,仅仅停留于论述它的意义和作用也是不够的。“社会力量”包括哪些方面?如何“鼓励”?要放宽哪些限制、给予哪些方面的优惠政策?要注意哪些具体问题?这些方面你都要考虑到、设计好,才有可能引起领导的重视。如果不是这样的话,也许领导会觉得这个题目虽然很好,但时机和条件还不成熟,暂缓考虑,你的建议就“搁浅”了。

领导决策的严谨性,要求决策建议要依据充分、周密可行。决策无小事,决策是否科学,直接关系事业成败。一项错误的决策,可能给事业带来无可挽回的严重损失。所以领导人在考虑某件事是否拍板时,一般是慎之又慎的。有些时候,领导觉得某件事需要决策,但由于情况不明、基层干部群众的态度不明,或者由于缺乏这方面的成功先例和实践经验,所以一时下不了决心。这种情况下,无论领导交办没交办,我们主动介入,把实际情况摸清楚,把利害关系讲清楚,尔后提出该项决策是否可行的建议,领导就知道该怎么办了。比如,某领导发觉乡镇规模过小,不利于小城镇建设和培植主导产业,也不利于精简机构、分流人员,想作出撤并部分乡镇的决策。但鉴于涉及面太广、可能出现的具体问题很多,不敢贸然拍板。这时我们就可以深入调査分析:分流人员的出路何在?债权债务怎么处理?被撤并乡镇的干部群众可能作何反应?邮政、电力、教育、医疗等公益单位怎么摆布?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在此基础上再提出决策建议,领导就好下决心了。有时候,为使决策建议“命中率”较高,还需提出两种以上比较方案。比如前面这个例子就可以有两种决策方案:一是全面撤并,二是部分撤并,供领导选择。

领导决策的创造性,要求决策建议要新颖独到,富有新意。从本质上说,决策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思路和方法不同,其效果也必然不同。比如,同样就“开放兴县”问题进行决策,这个县着重抓引进外资,那个县着重抓引进内资,这个县以优化环境、筑巢引凤为主要措施,那个县以主动出击、请客上门为主要措施,其效果当然不一样。这就提示我们:提决策建议一定要从当地实际出发,从务实、创新的角度来考虑问题,从比较鉴别、扬长避短的角度来出谋献策。有的调研文章看上去说得头头是道,对策、思考一大堆,但细细一看,多半是抄袭人家的东西,或重复自己过去有过的东西,领导怎么可能感兴趣呢?

领导决策的时效性,要求决策建议要适应形势和任务的变化,及时准确地为决策提供信息支持,以适应不同阶段、不同情况下的决策需要。这里的意思是说,提决策建议也有一个抓机遇的问题。因为领导决策有相当一部分是基于对事物发展的预见性、工作的超前性而作出的,决策快,就能赢得主动;决策慢,就可能陷入被动。所以我们搞调研工作的同志就要善于审时度势,超前思考,抓住决策机遇和决策需求来提出决策建议。比如中央提出扩大内需的方针,正当领导同志开始考虑如何贯彻实施的时候,我们就可以从如何培植消费热点方面进行调查分析,比如发展旅游业、房地产业和争取国家资金搞基础设施建设等,只要提得及时、对路,就可能是“雪中送炭”了。相反,如果反应迟钝,等到领导考虑成熟或别人占了先机你再来提出,那当然是放“马后炮”了。

领导决策的不同“个性”,要求决策建议在力度、气魄、方式方法等方面与之相适应。决策也会有“个性”吗?是的。同样是决策,不同的领导人和领导集体有着不同的风格。有的喜欢大刀阔斧,有的喜欢和风细雨;有的创造性多一些,有的则谨慎稳妥一些;有的侧重于抓重点、攻难点,有的习惯于全面兼顾、周到细密。因此,我们就要注意区分不同情况,因事制宜,因人献策,使决策建议适应不同的决策风格,成功的把握才会大一些。如果不加区别地乱“放炮”,就有可能劳而无功。比如某篇调研文章就机关人事制度改革问题,提出“全面推行竞争上岗”的决策建议,如果是在没有先例的情况下提出的,这就够有改革创新精神了,但能不能被采纳呢?可以想象得到:思想较解放、改革意识较强的领导可能会采纳,而思想较保守、处事较谨慎的领导则绝对不会采纳,或暂时不予采纳。这说不准谁对谁不对,对决策建议谁重视谁不重视,而实实在在是不同“个性”所决定的。

领导决策的严肃性,要求我们在提决策建议的时候,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求真务实的勇气,某种情况下还要有一定的“犯颜直谏”精神。应当承认,领导同志站得高、看得远,决策能力肯定要比我们强得多,但由于种种原因,有的时候也会出现决策依据明显不足、决策指向明显有误的情况,一旦拍了板,失误就不可避免了。在这种时候,如果我们有足够的依据说明某项决策不宜作出或应予以重大修正,就要敢于直言、力争,力求把领导说服。事实上,多数领导都会重视不同意见,会对自己的决策意图进行再次斟酌,至少不会因为你多争了几句就给你“颜色”看。怕的是我们自己谨小慎微,明知自己的意见有道理,领导一说不行,就吓得“缩”了回去。如果由于决策失误造成了某种损失,事实证明原来决策建议是正确的,那我们又该作何感想呢?

为什么“点子”式的调研文章备受欢迎?这种文章怎样写作?

答:所谓“点子”式,指的是那种一事一议、一策一议的精短文章。它有这样几个特点:(1)题目所选的角度很小,仅就某一件具体事情进行调查分析,指向性很明显,针对性较强;(2)在进行理性思考时,不讲过多的大道理,不注重思辨色彩,仅就这件事情如何解决提出具体的、实在的意见或建议;(3)行文干净利落,篇幅不长,言简意赅,甚至还不太注重结构是否严谨、遣词造句是否符合规范,只求把意思讲明白就行。举个例子来看。有篇调研文章的题目叫作《清理违章占道经营与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矛盾急需解决》,开篇就说:“最近调查发现,城管部门为落实创建卫生城市的要求,对所有占道经营的个体户进行了清理。这本是一件好事,但个体户意见纷纷,因为他们当中不少是下岗职工和无其他经济来源的居民,这样一来,生意没得做了。日子过不下去了……”文章接下去列举了一些具体事例,同时反映了城管部门的意见和理由,然后分析说:“不清理占道经营不行,创建卫生城的目标难以达到;但是不解决这些人的饭碗问题也不行,他们生活无着落,令人于心不忍,同时也不利于缓解就业压力和发展个体私营经济。所以,建议政府分管领导尽快召集城管、工商、建设部门负责人进行研究,专门划出一块地段,让他们集中起来,继续经营。”文章到此就结束了,全文不到2000字。这篇文章就充分体现了前面所说的三个特点。

为什么这种“点子式”的文章受欢迎呢?第一,现代社会是快节奏的社会,很多人(尤其是日理万机的领导者)没有时间去“啃”那些“大块头”文章,而这种文章几分钟就看完了,省时又省力;第二,文章开门见山,简洁明快,不拘形式,生动自然,符合大多数读者的口味,是一种值得倡导的文风;第三,更重要的是,文章所提的意见和建议针对性、可操作性强,容易被领导决策所采纳。此外还有一点,就基层领导和部门领导来说,他们所要决策的事项相对要微观一些、直接一些,无论解决发展中的实际问题也好,为群众办实事也好,都要从具体问题抓起,务实的决策需要务实的作风和务实的决策建议,由此,“点子”式文章备受青睐也就不奇怪了。

至于说“点子”式文章怎样写作,其实只要掌握了它的三个特点,就明白怎样写了。不过要强调两点:一是,选题的角度不要太大。不要摆出大学者、大谋士的架势,动不动就是《关于推进两个文明建设之我见》、《关于经济跨越式发展的若干战略思考》之类,把题目搞得这么大,写起来你想“小”也小不了,所谓的“我见”、“思考”也未必派得上用场。如果选取一个较小的角度切入,比如《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强攻工业》,把内容限制在工业的范围之内,就显得具体而实在了。二是,提意见和建议不能流于空洞,要力戒一般化,要拿出真正管用的“点子”。我们常说的想办法、出点子,点子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是应该一用就灵的而不是毫无用处的。比如前面提到的清理占道经营和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矛盾,问题摆出来之后,如果只是抽象地议论一番解决这个矛盾的重要性、紧迫性,然后呼吁领导和有关部门引起重视、抓紧解决,这样的话谁都会说,道理大家都懂,说了等于白说,关键的问题是:矛盾究竟怎么解决?文章后面建议“另辟地段集中经营”,“点”就点在这上头了,这个“点子”也就管用了。

当然,“点子式”文章也并不是一好百好,它的弱点是不宜用于研究重大的或较复杂的问题,因为它的容量毕竟有限。在这方面,“大块头”的调研文章又显出它的优势来了,带宏观性、战略性、综合性的大型调研题材理所当然要由它来承担。这就是说,我们既需要“短、平、快”的“点子”式文章,也需要题材较大、分量较重的大文章,二者不可偏废。

“大块头”调研文章的写作要注意什么问题?

答:“大”与“小”其实也是相对的,你很难说多少字就是大,多少字就是小,通常到了5000字就算大的了,但相对1万字又显得小。所以,衡量大与小,关键看选题,题目选得大,“块头”自然大。比如这样一个题目《关于我市“十五”期间财源建设的构想》,这就算是大的了,而如果是《发展果业生产,培植“绿色”财源》,这就是小的了,“小”成了“点子”式文章。也就是说。“大块头”文章所要回答的是某一个或几个重大问题怎么办,“点子”式文章所要回答的是某一个具体事情怎么办。由此我们知道,起草“大块头”文章的难度相对要大一些,有几个问题尤须注意防止:

一是结构上防“肿”。肿即臃肿,指的是架子拉得过宽过大,层次安排太多,从而把文章拉得太长。这种文章由于选题本来就大,稍不注意就会收势不住,洋洋洒洒地写下去,最后“肿”得不可收拾,“长”得令人厌倦。所以凡起草这类文章,首先在观念上就要打破“题目大必然篇幅长”的习惯看法,一开始就从结构上严格把关,尽可能设计得紧一些、短一些。比如《关于我市“十五”期间财源建设的构想》这篇文章,如果放手写来,从财源结构到经济结构、从纵向比较到横向比较、从理论到实践、从政策措施到组织领导,写成厚厚一本书也可以,但作为调研文章当然不合适。作者是这样结构的:第一部分是“现状”,分析实行分税制以来的财政收支和财政收人结构的现状,指出财政收支结构不合理、财政平衡难度加大等几个问题,让读者认清加强财源建设的紧迫性;第二部分是“构想”,提出要从培植工业支柱产业、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扶植个体私营大户、发展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等方面着力培植财源支柱;第三部分是“措施”,重点是扶优扶强、优化环境、加强宏观调控,为壮大财源提供政策、资金、市场秩序等方面的保证。这篇文章仅4000余字,短而充实,简而明了,如果不是结构紧凑,就不可能达到这种效果。

二是内容上防“散”。散即松散,不集中,不凝炼。同样一个题目,如果是写书,尽可信笔挥洒,只要合乎主题,内容怎么扩充都可以,甚至把一些过程性的、附带性的东西塞进去也没关系,但调研文章对内容的要求却苛刻得很,既要符合主题需要,又要尽可能节省文字,每一个段落、每一层意思甚至每一个具体事例、每一句话都要抠得很紧,可写可不写的坚决不写。比如一篇题为《审时度势,加速发展》的文章,题目本身的涵盖面就非常之广,作者的本意是探讨一个县的发展问题,设计了“审时度势抓机遇”、“解放思想明思路”、“扬长避短破难题”这样三个层次,这本来也是可以的。但在内容安排上就太大手大脚了,光是“审时度势”这个部分就写到了将近一万字,从经济全球化到国内、省内经济形势,从加人WTO到西部大开发,没完没了地“审”呀“度”的,简直变成一篇形势分析报告了,还能说是调研文章吗?本来分析形势也是需要的,但不能像国务院发言人那样海阔天空地分析,而要站在你这个县的角度来分析,比如加人WTO将会给你这个县带来哪些机遇、哪些挑战,应采取什么对策,这就显得实在了。与本县发展关系不大的形势不需要你来“审”和“度”,顶多一笔带过就行。

三是议论上防“虚”。虚即空泛,浮浅,不切实际,不能解决实质性问题。其主要表现有:满纸大话,空洞无物;照抄照搬,人云亦云;坐而论道,不着边际;玩弄概念,故作高深;指手画脚,官气十足。比如有篇文章在列举党的建设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后,接着议论道:“由上可见,党风不正的问题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了。党风问题是关系到执政党生死存亡的问题,是关系到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事业兴衰成败的问题,是关系到能不能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能不能调动人民群众积极性的问题。古人云: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这样的议论从内容上说当然很对,但这些话人家早就说过多少遍了,这个道理谁都明白,还用得着你来说吗?即使你说得再多、再正确,也无助于提高文章质量,相反还会成为累赘。另外,如果文章是直接服务于领导决策的,提决策建议就要特别注意防“虚”,虚就不能被重视、被采纳。这是因为,凡大题材的调研文章,它所提的决策建议本来就相对宏观一些,比如党的建设如何进一步加强,经济发展要走什么样的路子,如果决策建议停留于一般化,提的都是领导或其他人都想得到的东西,那还有何用呢?举个例子:你这篇文章是探讨发展思路的,如果你提的建议仅仅是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化、进一步抓好企业改革、进一步放手发展民营经济等等,领导就不一定感兴趣,因为这些工作他本来就很重视,甚至比你考虑得更深、更细。如果换一个角度来提建议,比如“打破传统的工作方法,建立工业主导型经济格局”,实用性就出来了,领导也许会眼睛一亮:对呀,这个建议可以考虑!即使后来没有付诸决策,至少引起了领导重视,而且,只要该建议真正可行,这次不采纳,下次还可能被采纳。

起草调研文章如何避免“做”文章?

答:文章本来就是做出来的,不过这里所说的“做”,是做作的“做”,是矫揉造做的“做”。意思是说,这种文章看上去就让人觉得不自然,好像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不是为了反映情况、解决问题,而是为写文章而写文章,很认真、很刻意地把它做成一篇“好”文章。这样说可能抽象了点,我们来看几种具体表现:

在结构方面,不管选题大小和内容多少,都要按惯用的结构方法大肆铺排,人为地把短文章拉成了长文章。比如某县通过大力发展庭院经济,农民收入大幅度增长,其经验可通过调研文章予以总结推广。这篇文章的结构本来很简单,第一部分介绍做法和成效,第二部分概括几条经验和启示就可以了,但作者可能嫌这样结构还不够规范、大气,后面又挂拖斗似的加上一个部分“思考与建议”,其实又没有多少话要说了,说来说去与第二部分的内容差不多,无非多几句建议而已,但建议完全可以放在第二部分之后写,而没有必要专门拉出一个部分。

在说理方面,不管是否需要,都像写论说文那样从论点到论据再到论证,分析得很严密、很透彻,看起来雄辩有力、逻辑性很强,但有时候纯属多余,反而使文章显得沉闷、老气。比如有篇文章谈到“发展市场经济必须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这个观点是对的,但怎样说明这个道理呢?本来,作为调研文章,主要应依据调查得来的事实进行分析论证,把道理讲清就行了,但作者似乎还嫌这些事实不够用,又大段大段地将历史上的“无为而治”和西方发达国家搞市场经济的某些成功做法搬过来作证,论据的确很充分,论证也的确很严密,但作为调研文章,是否有这个必要呢?

在建言献策方面,不管是否对路,是否有充分的材料依据,都在题目上戴上“对策”、“思考”、“战略构想”之类的漂亮的大帽子。当然,如果文章的确够分量、决策建议的确够水平,戴这样的帽子不但可以,而且应该。但有些文章,如“点子”式文章,仅就某一件具体事情“叙”和“议”,戴这样的帽子就不太合适。比如某篇文章反映部分中学生辍学打工的问题,呼吁学校、家长、主管部门予以重视和解决,难道非要冠之以《关于制止中学生辍学打工的对策思考》吗?有的作者在构思文章时,首先考虑的不是内在的东西,而是外在的东西,不是决策建议的分量与质量,而是形式上的表现,如对策之一、对策之二、对策之三等等,好像有满肚子的对策用不完,细细一看却不过如此。其实,只要内在的质量过得硬,冠什么名称并不是太重要,只要得体、贴切就行。

在标题制作方面,不管自然不自然、准确不准确,一味追求工整、漂亮,结果反而显得活气不足,雕琢的痕迹太重。读者看一篇调研文章好不好,首先是看题目,其次是看标题,标题好就能吸引读者看下去,所以标题制作的确要认真对待,但如果以为只要工整、漂亮,就能吸引读者,那就错了。比如这样一组标题:“增进共识,形成加快发展的大合力;搞好宣传,强化加快发展的引导力;突出重点,凝聚加快发展的突破力;加强领导,提供加快发展的保障力。”这里边的几个“力”明显是拼凑起来的,且不说你是在刻意“做”标题,连意思也讲不太通了。还有一些文章的标题老喜欢搞“关系”,什么正确处理深与浅的关系、偏与全的关系、点与面的关系、重与轻的关系,没有那么多关系也要凑到那么多关系;有的喜欢搞“工程”,解放思想是“洗脑工程”,山地开发是“绿色工程”,水面开发是“蓝色工程”,加强领导是“一把手工程”,一篇文章中就有六七个工程,够不上“工程”的也硬把它说成是工程。当然,我们并不反对搞一些整齐的句子,问题是,整齐要以自然流畅为前提,如果为了整齐而“整齐”,那就太没意思,还不如直说的好。其实很多好标题并不“整齐”,该怎么说就怎么说,只要把话说到了点子上,读者还更喜欢看。

此外还有文字表达方面的问题。有的作者不管文章生动不生动、可读性强不强,总是很认真地、很负责任地、像绣花一样细致地推敲文字,好像生怕哪一个提法不合规范,哪一个句子不合语法,哪一个词用得不准确。这种一丝不苟的精神固然可贵,但如果因此而使文章变成文绉绉、干巴巴的书生腔,读者根本不愿意看,那还有什么价值可言呢?除非作者写文章只是为了给自己看,要不就不能不考虑它的可读性和实用性。比如这样一段话:“优化农业结构,亟须引导农民充分认识传统农业结构的种种弊端,充分认识发展效益农业的巨大潜力和光明前景,充分认识优化结构对于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现实意义,藉此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这段话在语法上找不出任何毛病,但看上去给人以咬文嚼字、死气沉沉的感觉。如果换一种说法:“调整农业结构,要引导农民算好三笔账: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的‘对比账’,优化农业结构的‘效益账’,发展高效农业的‘致富账’,使农民受到启发和鼓舞。”这样一说,就显得生动多了。

上面所说若干具体问题,中心意思就是:文贵自然。太认真、太刻意“做”出来的文章未必都是好文章。“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亦为文章之至境。不过从根本上说,要使文章摆脱“做”的痕迹,还是要把握一条:文章是为解决问题而做,而不是为玩文字游戏而做。不立足于解决问题,为文而文,无病呻吟,“做”的痕迹自然在所难免了。

【写作实例之二】

林业税费并轨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沈世香·

林业现行的税收如何规范,林业的各种收费哪些该取消,哪些该保留,哪些税费并轨,关系到减轻林农负担和林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我们认真研究解决。现根据对××县调查的情况,谈点个人想法。

一、税费负担重莫过于林业

近几年来,林业和林农负担重,在集体林区中反映十分强烈。

林业的税费有多少?调查反映,林农生产出售原木(一般在山下公路上交货),税务部门要征农业特产税及附加和增值税、个人所得税,总税负为20.84%;乡以上各种收费达18种之多,占去销售收入的46.8%。这些收费,属中央有关部委出台的项目有:育林基金、森林植物检疫费;属省出台的项目有:更改资金(维简费)、林业保护建设费、护林防火费、森工行业管理费、世行贷款配套资金、工商交易费、山价基金(原预留更新费);属地区出台的项目有:农村能源基金、检疫服务费、副食品价格调节基金:属县出台的项目有:公路基金、自然保护区基金、企业管理费、县提留;属乡出台的项目有:乡统筹费、木材代销费。乡以下,明里暗里、或多或少还有一些收费,不在此例。

社会各部门把手伸向林业,伸向林农,林业系统内部也把眼睛盯在林区这块为数不多的可采资源上,计划经济“大锅饭”的体制没有打破。“两金”本来是林区恢复森林资源、维持简单再生产的资金,省里规定上交省、地各20%,留县60%;护林防火本来是林区的事,但提取的护林防火费却不能全部留在林区使用;林业世行贷款配套资金,本来是谁使用谁配套,可是,省里向林区下达木材采伐专项指标,不管是否实施采伐和销售,“两金两费”都应全额上交,用于全省世行贷款配套资金;林区可采资源面临“青黄不接”,集体、国有林场陷入资源危机、资金危困,但还得上交森工行业管理费,用林区的“林”来养全省森工行业的“人”;国家对利用采伐剩余物加工板材的企业,其增值税实行即征即退,而我省只退80%;木材放开后,林区运输木材的车辆养路费由减半收取改为全额收取,然后由交通厅每年从养路费中返回给林业厅340多万元,用于补贴林区公路建设,这笔钱真正下拨到重点林区的不多。凡此种种,与其说林业的社会负担重,还不如说林区、林农负担重,因为所有负担,最终要么转嫁到资源上,要么转嫁在林农身上。

林农出售自己的原木产品,税费高达67.7%,在大农业中的农、牧、副、渔各业中不多见,在农业的种植业中如粮、棉、油、麻、丝、茶、糖、菜、烟、果、药、杂等产品中,也是绝无仅有的。1994年实行新税制,林农除按生产、收购两道环节交8.8%综合税率为15.84%的农业特产税(含附加)外,还新开征了应由经销商缴纳而转嫁给林农的3%增值税、2%个人所得税,税负比改革前增长了82.4%。

二、税费并轨必须遵循的原则

林业税费重,到了应该解决的时候了。但是,税费怎样并轨,才有利于减轻林区、林业、林农负担,才有利于林区经济可持续发展,森林资源可永续利用?笔者认为,在设计并轨方案时,应该定位在如下原则上:

(一)减轻负担的原则。把林区森林资源负荷、林业税费负重、林农不合理负担减下来,把林农发展林业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这是费转税应该遵循的原则。要轻赋税,少收费,砍掉一些与发展林业无关的收费,取消搭车收费,制止“权力”收费,使林业利益向林业的主体——林农倾斜,保证林农收入稳定在产地销价的50%以上。以这个原则来调整各方面的利益结构和利益分配。

(二)扶植发展的原则。林业具有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现在,集体林区的情况并不乐观,可采资源锐减,林业投入严重不足,林区靠资源优势、政策优势、价格优势发展经济的势头明显减弱。林区与平原和铁路、国道沿线的县(市)比,经济实力、发展后劲、财政收入、农民收入的差距又在继续拉大,交通不便的林区、山区的经济发展将更加滞后或相对贫困下去。从林业生产特点看,林业是生产周期长、投资大、风险高、破坏容易恢复难的弱质产业。所以我们说,林业的地位、林业的特点、林区的现状,都需要各级政府、社会各个方面对林业“少取多予”,用正确的政策引导,用经济措施扶植,启动林区新一轮经济发展。

(三)自我循环原则。林农靠林业生存,林区经济靠林业发展,林业发展靠自我积累、自我循环。我们制定政策应该立足于以林区县为单位,建立起资源和资金自我循环的机制。依托现有资源积累资金,并在林区内循环,使林区这块“蛋糕”越做越大,发展壮大以林业为特色、以林业为主导产业的县域经济。

(四)以林养林原则。林区以现有资源积累资金,首先要保证资金能回流到森林资源的培育上,做到靠山吃山,吃山养山,以林养林。因此,要坚持取之于林区,还之于林区,还之于林业,还之于资源。富山才能富民,富民才有可能富县。

(五)经济效益原则。林农是发展林业的主体,也是市场的主体。林农经营林业无利可图,他就会退出林业去经营别的产业。现在的问题是,长期以来,木业的收入分配关系没有理顺,林农利益得不到保障,发展林业的积极性受到影响。特别是近几年来,木材生产成本提高,市场价格下降,而各种税费越来越重,经营效益降低,甚至亏本经营,长此下去,林业难以为继。因此,要理顺林业的收入分配关系,优先保证林农的利益,调动他们的生产积极性。

三、几点建议

(一)简化税制,降低税负。1994年税制改革后,各地对生产经营木材的税法解释不一,具体操作也不尽相同,税种、税率、税负增加。同一税种税率两道环节征收,没有达到简化税制、公平税负的目的,这需要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林农产销见面的原木属初级农产品,应与其他农产品一视同仁,改两道环节为一道环节,按产地销价计征农业特产税,税负维持改革前11.42%水平;收购销售原木的单位和个人的增值税、个人所得税,在下道环节的销区征收,而不应该转嫁到产地林农。

(二)保留“两金”,改革征收、管理、使用办法。“两金”是否转为“森林资源税”,这个问题值得商榷。笔者认为,保留“两金”对林区发展林业有利。第一,有法可依。用于更新造林恢复资源的育林基金已经写进了《森林法》,法律上赋予了它的地位。更改资金在企业是一种折旧基金,在林区是林产品实现中的必要扣除,用于维持简单再生产。如果把折旧基金都通过税收作为国家和地方收入,岂不将林业企业掏空,木材生产也随之中断。第二,《森林法》第三条规定“森林资源属于国家所有,由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除外”。集体林区的“两金”以税收的形式拿走,是对集体资源和林农的剥夺。第三,如果“两金”转税变成国家财政收入,通过再分配用于发展林业,其间难免各级截留部分资金,难以足额回流到林区,这样做,又回到了过去全省森工统一核算的“大锅饭”的老路上去了。第四,“两金”转税作为县财政收入,对林业发展也是不利的。因为,在当前或今后一段时期,地方财政还是“吃饭财政”。“两金”进入财政预算收入,很难保证林业专款专用和资金的及时供给。第五,“两金”转税,林业的税负一下子提高了20%(“两金”分别按12%、8%收取),加上现行的税负共约40%,因此,林农心理上很难接受。

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从权衡“两金”转税的利弊关系上看,保留“两金”制度对恢复资源,发展林业有利,但“两金”的征收管理使用办法要完善。笔者认为,严格地说,“两金”不是计划经济时期的价外收费,而是林权单位的生产发展基金,应由林权单位自提自用,国外林业发达的国家也是这么做的。但考虑集体林区经营形式多种多样,林权单位财务管理不够健全等因素,作为过渡的办法,可以以林区为一个资源和资金循环系统。“两金”由林区县林业主管部门按产地销价的20%统一征收管理,统筹安排,70%返还给主要产材乡村,用于营林和兴修、维修公路,30%全县调剂使用。

(三)保留林业保护建设费。按照中央(1987)20号文件精神,为了兼顾林区县、乡收入,正确处理林业与财政的分配关系,调动政府抓林业的积极性,解决全县林业事业和公益事业的资金投入,建议保留林业保护建设费。征收办法,县、乡分别以木材销价5%征收。

(四)开征森林资源税。护林防火费、森林植物检疫费、检疫服务费、森工行业管理费、企业管理费等合并为森林资源税,作为地方收入。由原来按立方米收费改为按产地销价5%征收;对煤炭、造纸、水库发电、旅游等行业,按产品销售(营业)额的一定比例征收。省、地和县各半分成,用于林业管理和生态林营造保护支出。除此以外,各级各项收费一律取消。

按照上述规范后的税费运作,原来林农交售原木由三种正税、两种附加税,改成两种税(农业特产税、森林资源税),税负16.42%,比现行的税负降低了4.42个百分点;各种收费由18种减少到3种(“两金”、林业保护建设费),收费比例由原来占销价的46.86%,减少到30%。

按照这个思路运作,林业的利益分配作了重新调整,一是确保林农生产环节(包括林价在内)收入占53%以上,维护了林农利益,有利于调动他们发展林业的积极性。二是确保林业再生产资金20%,林业“两金”虽然保持原有比例,但全部留县使用,林区维持资源和木材再生产的资金相应增加了40%。三是国家税收没有减少,减少的是不该转嫁给林农的增值税、所得税和各部门杂七杂八的收费。

评析:

这是一篇有情况、有分析、有见地的调查报告,因而显得有分量、有价值,对发展林区经济、提高林农收入乃至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我们知道,调查报告必须依据事实说话。此文正是通过翔实的资料,指出了林业税费负担重的严重性和解决这个问题的必要性、紧迫性,尔后又提出了具体的、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让读者既引起警觉,又看到出路。调查报告的作用正应这样来体现。

调查报告最忌泛泛而谈,空发议论。此文的可贵之处正在于:扣紧林业税费并轨这一主题,道实情,谋实招,献实策,从基本原则到具体措施,从整体利益到个体利益,“叙”而井井有条,“议”而丝丝入扣,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说服力。特别是在税费并轨、利益调整这一政策性很强的问题上,作者既不避实就虚,也不强词夺理,而是通过严密的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得出合法、合情、合理的结论。作为决策建议,其实用价值是显而易见的。文中体现出来的务实求真的勇气,亦值得称道。

此文语言朴实,文字精炼,文笔流畅,篇幅精短,这种文风值得提倡。

方便获取更多学习、工作、生活信息请关注本站微信公众号城东书院 微信服务号城东书院 微信订阅号
推荐内容
相关内容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