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学习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 历史学类

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历史启示

时间:08-10来源:作者:点击数:

考察中国近代化的演变轨迹,我们不难发现,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虽然波澜壮阔,但却一波三折,举步维艰。中国的近代化固然没有取得应有的成就,但它遗留的经验教训无疑对我们今天的改革开放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必须清醒地认识世界历史潮流的发展趋势,及时进行改革,近代化才不致被延误。

中国近代化的迟缓实际上反映了鸦片战争后反应的迟钝。1900年满清政府在一道谕旨中对此曾有很好的总结。它指出:“近二十年来,每有一次衅端,必申一番诰诫。卧薪尝胆,徒空言;理财自强,几成习套。徇情面如故,敷衍公事如故,欺饰朝廷如故。”这篇谕旨典型地反映了中国近代化缓慢、缺乏主动性的特点。近代中国从闭关走向开放,不是由于意识到开放的必要,而是在一次次惨痛的打击之后被迫接受的。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失败虽然使中国丧失了独立自主的主权地位,但同时也是蓬勃向上的资本主义文明与日暮途穷的封建文明的首次较量,它带来了这样一个信息:世界文明已发展到资本主义阶段,中国要改变被动挨打的局面,就必须向西方学习,进行改革。但由于社会的主流昧于世界大势,以至战后二十年的时光白白流失。其后无论洋务运动,还是戊戌变法,不论技术层面,抑或政治层面的革新,都没有能够得到各阶层的有力支持。之所以如此,是由于社会的主流始终没有认识到中西方文明已处于不同的发展水平,只有进行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近代化改革,实现由传统向近代的转型,才能与列强抗衡。失败了而不知其所以败,这是制约中国近代化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

第二,改革必须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近代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这个工程中,存在一个由低级向高级逐渐演变的过程。近代化的实质就是通过由低级向高级的改革,实现由传统社会向近代文明的转变。这有赖于经济的发展和教育的普及。它不是短期内所能解决的。中国的近代化是在中西长期隔绝、社会的主流反对改革的情形下开始的,从一开始就缺少一个总体的循序渐进的改革方案,任何一个方案的出台都带有强烈的急功近利色彩。洋务运动以“求强”、“求富”相标榜,戊戌维新又以政治改革作为突破口,“百日维新”的失败虽然反映了顽固守旧势力的强大,但另一方面它也恰好反映了社会的落后和不开化。在人们的价值准则和思维方式已成为社会规范的环境下,根植于小农经济土壤之中的政治制度实际上反映了社会的价值追求和经济的发展水平。正因如此,力图将西方的议会制度移植到中国的戊戌维新在条件还不成熟时就必然遭到主流社会意识形态和社会力量的强烈排斥并导致失败。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说明,试图寻找一付灵丹妙药解决所有的问题,结果只能走入死胡同,延误改革的进程。

第三,稳定的权力核心和安定的社会环境对改革的成败至关重要。由于落后国家和地区的近代化不是由于其社会本身逻辑发展的结果,而是在外力打击下,作为救亡图存的手段提出并实施的,因此落后国家和地区的近代化更多的是一项集体意志的活动。而国家作为一个代表社会整体的机构,不仅可以利用各种经济手段,如资源的分配、利率、税率等的调整推动经济的发展,而且也可以通过对各派政治力量的整合,实现社会的稳定,从而加速近代化的实现。中国作为一个封建专制国家,长期以来权力被皇帝所独享。清末新政时期,随着预备立宪的进行,向立宪派开放政权,扩大统治基础,建立一个包括各个集团在内的稳定的权力中心已势在必行。也就是说,让新兴势力和政治派别参与到政权中来,结束清廷在权力上的垄断地位,共同推动社会历史的向前发展,不仅已成为时代潮流,而且也是稳定社会秩序的必要条件。清廷拒绝放弃一部分政治权力,不仅导致了局势的动荡不定,而且最终也失去了控制政局的能力,它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及时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这是中国近代化留给我们的又一深刻教训。

方便获取更多学习、工作、生活信息请关注本站微信公众号城东书院 微信服务号城东书院 微信订阅号
推荐内容
相关内容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