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9日 星期一 乙巳(蛇)年 二月廿一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计算机 > 编程开发 > VC/VC++

C++ 标准库 std::thread 的用法和实现

时间:12-05来源:作者:点击数:112

std::thread是 C++ 11 新引入的标准线程库。在同样是 C++ 11 新引入的 lambda 函数的辅助下,std::thread用起来特别方便:

  • int a = 1;
  • std::thread thread([a](int b) {
  • return a + b;
  • }, 2);

它唯一有点令人疑惑的地方在于其提供的join()detach()函数,字面上的意思是前者合并线程,后者分离线程。无论是合并还是分离,都会导致std::thread::joinable()返回false,而在此之前为true(即使这个新建线程的任务已经执行完毕!)。

合并线程join()的含义比较清楚,就是绑定的线程合并到当前线程执行,当前线程被堵塞,直到被合并的线程执行完毕。

分离线程detach()则是将新创建的线程和std::thread对象分离,创建的线程独立运行。std::thread将不再持有该线程。有人可能觉得这种毫无意义,但理论上还是有的,比如分离后,我们就可以析构std::thread对象,而不会影响创建的线程(创建的线程会继续运行)。

  • int a = 1;
  • {
  • std::thread thread1([a](int b) {
  • return a + b;
  • }, 1);
  • thread1.detach();
  • }
  • {
  • std::thread thread2([a](int b) {
  • return a + b;
  • }, 2);
  • }

以上面代码为例,thread1不会出错,但thread2会导致程序退出。原因是std::thread的析构函数里设置了如果线程既没有合并也没有分离,程序就会自动退出!

  • std::thread::~thread() {
  • if (joinable()) std::terminate();
  • }

其源代码位于https://gcc.gnu.org/onlinedocs/gcc-7.5.0/libstdc++/api/a00158_source.html,实现非常简单,是基于pthread的封装,其内容只有线程 ID :

  • class thread {
  • public:
  • typedef __gthread_t native_handle_type;
  • class id {
  • native_handle_type _M_thread;
  • };
  • private:
  • id _M_id;
  • }
方便获取更多学习、工作、生活信息请关注本站微信公众号城东书院 微信服务号城东书院 微信订阅号
推荐内容
相关内容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