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计算机 > 系统应用 > 操作系统

文件系统知识点总结

时间:05-11来源:作者:点击数:

磁盘结构

引导控制块(Boot Control Block)包括系统从该分区引导操作系统所需要的信息。如果 磁盘没有操作系统,那么这块的内容为空。它通常为分区的第一块。UFS称之为引导块(Boot Block); NTFS 称之为分区引导扇区(Partition Boot Sector)。

分区控制块(Partition Control Block)包括分区详细信息,如分区的块数、块的大小、 空闲块的数量和指计、空闲FCB的数量和指针等。UPS称之为超级块(Superblock);而NTFS 称之为主控文件表(Master File Table)。

内存结构

内存分区表包含所有安装分区的信息。

内存目录结构用来保存近来访问过的目录信息。对安装分区的目录,可以包括一个指向 分区表的指针。

系统范围的打开文件表,包括每个打开文件的FCB复制和其他信息。

单个进程的打开文件表,包括一个指向系统范围内已打开文件表中合适条目和其他信息 的指针。

文件系统实现概述

为了创建一个文件,应用程序调用逻辑文件系统。逻 辑文件系统知道目录结构形式,它将分配一个新的FCB 给文件,把相应目录读入内存,用新的文件名更新该目录 和FCB,并将结果写回到磁盘。图4-32显示了一个典型 的 FCB。 


图4-32  典型的FCB

一旦文件被创建,它就能用于I/O,不过首先要打开文件。调用open将文件名传给文件 系统,文件系统根据给定文件名搜索目录结构。部分目录结构通常缓存在内存中以加快目录 操作。找到文件后,其FCB复制到系统范围的打开文件表。该表不但存储FCB,也有打开 该文件的进程数量的条目。

然后,单个进程的打开文件表中会增加一个条目,并通过指针将系统范围的打开文件表 的条目同其他域(文件当前位置的指针和文件打开模式等)相连。调用open返回的是一个 指向单个进程的打开文件表中合适条目的指针。所以文件操作都是通过该指针进行。

文件名不必是打开文件表的一部分,因为一旦完成对FCB在磁盘上的定位,系统就不 再使用文件名了。对于访问打开文件表的索引,UNIX称之为文件描述符(File Descriptor);而Windows 2000称之为文件句柄(File Handle)。因此,只要文件没有被关闭,所有文件操 作通过打开文件表来进行。

当一个进程关闭文件,就删除一个相应的单个进程打开文件表的条目即目录项,系统范 围内打开文件表的打开数也会递减。当打开文件的所有用户都关闭了一个文件时,更新的文 件信息会复制到磁盘的目录结构中,系统范围的打开文件表的条目也将删除。

在实际中,系统调用open会首先搜索系统范围的打开文件表以确定某文件是否已被其 他进程所使用。如果是,就在单个进程的打开文件表中创建一项,并指向现有系统范围的打 开文件表的相应条目。该算法在文件已打开时,能节省大量开销。

混合索引分配的实现

混合索引分配已在UNIX系统中用。在UNK SystemV的索引结点中,共设置了 13 个地址项,即iaddr(O)~iaddr(12),如图4-33所示。在BSD UNIX的索引结点中,共设置了 13个地址项,它们都把所有的地址项分成两类,即直接地址和间接地址。 


图4-33 UNIX系统的inode结构示意图

1) 直接地址

为了提高对文件的检索速度,在索引结点中可设置10个直接地址项,即用iaddr(O)~iaddr(9)来存放直接地址。换言之,在这里的每项中所存放的是该文件数据所在盘块的盘块 号。假如每个盘块的大小为4KB,当文件不大于40KB时,便可直接从索引结点中读出该文 件的全部盘块号。

2)  一次间接地址

对于大、中型文件,只用直接地址并不现实。可再利用索引结点中的地址项iaddr(lO) 来提供一次间接地址。这种方式的实质就是一级索引分配方式。图中的一次间址块也就是索 引块,系统将分配给文件的多个盘块号记入其中。在一次间址块中可存放1024个盘块号, 因而允许文件长达4MB。

3) 多次间接地址

当文件长度大于4MB+40KB(—次间址与10个直接地址项)时,系统还须用二次间 址分配方式。这时,用地址项iaddr(11)提供二次间接地址。该方式的实质是两级索引分配方 式。系统此时是在二次间址块中记入所有一次间址块的盘号。在用二次间址方式时,文件 最大长度可达4GB。同理,地址项iaddr(12)作为三次间接地址,其所允许的文件最大长度可 达 4TB。

方便获取更多学习、工作、生活信息请关注本站微信公众号城东书院 微信服务号城东书院 微信订阅号
推荐内容
相关内容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