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学习 > 阅览室

史沫特莱为中国义卖披肩

时间:02-07来源:作者:点击数:
  1950年4月28日史沫特莱写下了一份与中国血脉相通的遗嘱:
  
  “我的唯一信念和唯一誓愿,就是那些贫苦的、被压迫的人民的解放。而中国革命的成就,已经是这一解放事业的中流砥柱。”
  
  在中国旅居十多年后回到美国。1945年夏天,她搬到一个叫耶德庄的地方,才开始潜心写作关于朱德的传记。
  
  但远在美国,写一个中国的革命者,仅材料的搜集就有极大难度。为了充实原有的材料,她需要更丰富的东西。当然,她只能求助于朱德本人。
  
  1945年10月,史沫特莱请代表中国解放区到美国参加联合国制宪会议的董必武,向朱德转去她的一封信。希望能再次获得朱德本人的帮助。
  
  当时中美间的通信并不通畅,所以直到1946年以后,朱德写给她的信和材料才辗转送到史沫特莱手中。
  
  朱德在这封信中说:
  
  “首先,对你和所有的美国朋友为中国的和平与民主运动寄予的关注和所作的努力,我必须表示深切的感谢。”
  
  对于史沫特莱的写作计划,朱德谦逊地表示:
  
  “我很感激地了解到,你想花费一些精力写我的生平。应当说,我的生平仅仅反映了中国农民和士兵生活的非常之少的一部分。是否值得你花费时间,我表示怀疑。由于你那样地坚持并已着手写作,我也只能答应所求。”
  
  朱德除了寄去了一部分资料外,包裹里还有两枚镶嵌着朱德和毛泽东肖像的小圆别针、朱德与外国友人的合影照片、以及一块产于延安手工编织的披肩。
  
  关于朱德送的这件披肩,据一位当时接触到史沫特莱的日本作家讲,史沫特莱是很喜爱的,但是她并没有自己使用。在细心鉴赏后,又原封不动地折叠起来。这年冬天,在纽约的一次关于中国问题的集会上,史沫特莱将这件披肩展示给数十位与会者。在介绍了它的来历后,宣布为了筹募救济中国战灾基金而将其义卖。这块披肩被人以一千美金的价钱购去,而史沫特莱将义卖所得,捐助了中国的解放事业。
方便获取更多学习、工作、生活信息请关注本站微信公众号城东书院 微信服务号城东书院 微信订阅号
推荐内容
相关内容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