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计算机 > 精彩资源

一本书读懂Web3.0: 区块链、NFT、元宇宙、DAO

时间:03-22来源:作者:点击数:

阅读目录(Content)

回到顶部(go to top)

一、当谈论Web3.0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从Web1.0到Web3.0

相信大家都听说过Web这个词,如果没听说过Web,那么一定听说过万维网(WorldWide Web)和互联网(Internet)。

从概念上来说,互联网就是由计算机互联而形成的大型网络系统。万维网则是在互联网基础上发展出的一个应用层的服务,浏览器是其最常见的表现形式。万维网通过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实现了全球信息资源的互通互联,使用户可以随时通过网络访问各种信息资源。

因此Web就很好理解了,你可以把它当作一种对信息的存储和获取进行组织的分布式信息系统。打个比方,有个东西可以把你写过的笔记、用过的书、查过的资料、你的病历、做菜的菜谱等信息都存起来,并像字典一样建立了一个索引系统,甚至分类建立索引,以便在任何时间都可以通过搜索方便地找到它们,拥有这个功能的东西就叫Web。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存入”是需要你主动完成的,同时Web基于互联网的技术,可以实现不限于你的信息的存储和索引。

早在1945年,Web的概念尚未出现的时候,就已经有人提出过类似的对信息进行组织的设想,即把书籍、磁带、信件和研究结果等信息都存储在一个“记忆拓展设备”上,该设备的辅助设施能帮助用户完成查找。这简直就是一个世界大脑——所有信息都可以存储进去,所有人也都可以对其进行访问。这一设想的提出者为美国科学研究和发展办公室(Office ofScientific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OSRD)的范内瓦·布什(Vannevar Bush)。在他之后,又不断有人提出类似的设想,期间也有人尝试做出实践,但并未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直到1990年,欧洲粒子物理研究所(CERN)的蒂姆·伯纳斯·李(Tim Berners-Lee)开发出了适用于互联网的超文本服务器,实现了计算机之间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的存储与读取,并在此基础上架设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网站(域名为info.cern.ch)。

你可能不相信,现在正被人们用来快乐“冲浪”的万维网的发明者发明它的初衷仅仅是方便研究小组之间更加便捷地进行信息互通。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一些企业嗅到了万维网中蕴藏的商机。1994年,网景通信公司成立,发布了在当时获得极大成功的浏览器Netscape Navigator。随后,微软也开发出了Internet Explorer浏览器。当时,这两种浏览器产品在市场中逐渐形成了垄断局面,基于万维网的各种应用开始涌现。

可以看到,万维网在诞生初期被用于在学术小圈子内互相交流,随后被用于商户间单向传播,最后被用于用户之间互相交流。Web从本质上来说的确是一种对信息的存储和获取进行组织的分布式信息系统。有了信息的互通,就必然存在信息的传播者、传播渠道、接收者、信息的表现形式、互动方式等。

我们可以从上述概念入手来理解Web1.0、Web2.0、Web3.0的差别。

Web1.0

Web1.0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那时,互联网刚开始普及,由于技术和硬件发展的限制,传播者往往是一些商户,用户通过网站被动地接收信息,二者之间几乎不存在互动关系,信息内容通常是为商家服务的广告。

如果你曾经历过那个年代,那么应该还可以回忆起风靡一时的搜狐、网易、新浪等门户网站。在这些网站上,你能做的仅仅是搜索和浏览,像评论和点赞这样的交互在Web1.0的世界里根本不存在。

在信息的表现形式上,受到当时网络的限制,实时信息是通过文字的形式向用户展示的。如果你在当时看一场球赛直播,那么通过网站看到的会是类似于这样的一段段文字:“6时6分6秒,6队的6号球员接到6队3号球员的传球后命中了三分球,当前比分为3:0”。

Web2.0

Web2.0时代就是我们当下所处的时代。在Web2.0时代,技术和硬件的发展、平台类公司的兴起及整体经济水平的提升,让互联网世界中的角色更加多样化:信息的传播者由原先较为单一的商户变成了所有人,接收者的规模也因硬件的发展和普及进一步扩大,传播渠道由原先的浏览器网页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平台,这些平台承载的信息既可以是服务于商家的产品广告信息,也可以是用户自发创作的内容,信息的表现形式由网页上的图文信息演变为更加丰富的图文信息和音视频并茂。用户与网络的关系不再局限于简单的被动阅读,而变成了双向互动。一方面,用户可以创建自己的内容,并通过在互联网上发布内容获得一定的收益。另一方面,平台依托用户创作的内容(UGC)吸引更为多元、庞大的用户群。我们目前看到的大多数平台都是依托用户创作贡献来维持运转的,如视频平台、媒体平台、兴趣分享平台、博客等。

除此之外,中心化是其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尽管最初许多企业声称要打造去中心化的Web2.0,但从其发展结果来看,大量通信信息和商业活动均集中于少量科技巨头旗下的封闭平台上,互联网沉淀的价值大部分也是由少数公司掌控的。

发展到现在,Web2.0已经呈现出了传播端过剩、渠道过载、用户注意力短缺、无法满足用户的价值需求等问题。Web3.0这一概念就是承载着人们对于Web2.0中种种问题的不满而诞生的,与其说Web3.0是即将到来的下一代互联网,倒不如说它是人们理想形态的互联网,因此,也可以把Web3.0理解为去除了当下Web2.0所有缺点的新世界。如果你了解了Web2.0的缺点,自然也就知道Web3.0的愿景是怎样的了。

对于Web2.0的弊端,相信每一位互联网用户都已深有体会。

  1. 过于机械化的验证:过于机械化的“人机验证”以确认你的人类身份。
  2. 账户安全性无法保证:你在登录多年未登录的账户后可能会发现所有内容或文件都不存在了。
  3. 账户隐私无法保证:手机号等个人信息被泄露,各种广告、骚扰电话让人不胜其烦。
  4. 不良竞争格局:在平台发展的中后期,随着其用户数量和影响力的增加,平台与用户和早期相关利益者的博弈关系便会由原本的合作转为零和博弈。例如,平台为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会做出利用用户数据进行不良竞争的行为,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互联网生态的长远、繁荣发展及内部的创新。
  5. 对监管机构的强依赖:Web3.0概念的提出者Gavin Wood(林嘉文,是以太坊的联合创始人,也是Polkadot的创始人)曾表示,Web2.0这种依赖监管机构来确保信任的中心化模型,使得产业发展受限于监管机构的行政效率、数量等因素。例如,由于监管机构效率低下,一些新兴产业的发展无法得到有效认证,而监管机构的不完善也常常会导致其与行业间存在“旋转门”关系。

Web3.0

知道了Web2.0的缺点后,Web3.0的特征就清晰了。

1、统一的身份认证

相信很多人都体验过在使用新平台时无处不在的“用手机号和验证码登录”。在平台迅速迭代、应用遍地开花的当下,你的手机信息里可能堆满了服务商发来的验证码,或者在登录某个不常用但又必须登录的平台时发现自己忘了密码,然后不得不接受多个密码保护问题的灵魂拷问,诸如“我的初中同桌叫什么”“我的第一只宠物叫什么”等。

在理想的Web3.0世界中,身份认证将会由一个统一的平台进行,那么上述情况将不复存在了。你既不需要记住各个平台的账户名和密码并确保每个密码都被安全保存,也不需要担心账户名和密码被泄露的问题。

2、数据确权与授权

正处于Web2.0时代的你一定经历过大数据推荐、大数据杀熟或者数据监听等。比如,

  • 上午看过的机票,多点击了几次,在下午回来看时就会发现价格暴涨
  • 经常吃的外卖,越吃越贵
  • 在逛电商平台时,推荐的都是你平时搜索过的,甚至是和朋友聊天时聊过的

在Web2.0世界里,平台似乎对你无所不知,对你的喜好、你的消费水平,甚至你的感情状况,它都一清二楚。这是平台长期基于对用户数据的积累和分析实现的,平台可以通过你的数据获得更多收益,例如向特定的用户群投放特定的广告,从而获得广告收益。在这个过程中,你既被窥探了隐私,又无法从中获取任何“提成”。

在Web3.0时代,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据确权与授权将改善数据归头部平台私藏的情况,用户可以掌握个人数据的使用权和所有权,个人隐私可以得到很好的保护。网站或平台对用户数据的获取必须要获得用户的许可,一切不再以平台为中心,而是以用户为中心,形成去中心化的格局。

3、无须信任

在中心化的Web2.0世界中,我们的信任依赖于中心化机构的认证,在Gavin Wood看来,“信任”的本质是“信仰”,信任也意味着权利的让渡。当不得不授权某个中心化机构进行某些操作时,你也允许了该机构可以任意使用你的这一权利,长此以往,权利滥用等现象必然会出现,信任也将变得盲目。

在Web3.0世界中,基于区块链技术实现的去中心化服务为“无信任”提供了可能。例如,对一笔发生在区块链上的交易,任何人均可参与对交易信息真实性的确认而不再依赖一个受到“信任”的中心化机构。这也是Gavin Wood所说的“多一些真实,少一些信任”,用户可以通过自己亲自确认事实来达成信任共识,而非对中心化机构盲目信任。

4、打破垄断

人们对Web3.0寄予了许多期待,其中打破Web2.0的垄断格局当属这些期待中最为宏伟的终极目标,尤其是打破平台型企业的垄断。在列举Web2.0的弊端时,我们已提到其由垄断、各自“抢地盘”而引发的不良竞争关系,其实与其说这是Web2.0的弊端,不如说这本质上是中心化的弊端,而此类情况在以“去中心化”为精神内核的Web3.0世界中是完全不会发生的。

在Web3.0的应用里,我们常常可以听到“生态”这个词语。一条区块链发展得好坏,与其链上生态繁荣与否一般有着很密切的关系。通常判断繁荣程度的标准就是应用的丰富性和易用性。不同于Web2.0世界中少数巨头各自抢占地盘,在Web3.0世界中,公链通常会鼓励生态项目多元化发展,营造公平和公开的竞争环境,跨链工具的出现和成熟让各条公链愈发处于和谐共处、合作共进的状态。

Web3.0的资本推手

资本为什么入场Web3.0

在Web1.0时代,资本(指的是投资公司)对项目盈利能力的判断往往都集中在用户规模和用户点击量上,后续的上市、增值服务等均以这些数据作为判断标准。像搜狐、百度这些起步较早的门户网站在当时对资本来说就是好的标的。

在Web2.0时代,资本继续依循用户逻辑对各大应用、平台、企业进行投资,经过几轮迭代发展,一批互联网巨头诞生了,而早期投资它们的资本也赚得盆满钵满。无论是否赶上这个互联网红利期,资本们都已经充分认识到了把握风口的重要性。

尽管Web3.0的发展在当下尚处于“概念”阶段,但早期对此领域进行投资的资本现在已获得了巨额的回报,其中既有一些专为Web3.0成立的新兴资本,也有一些已将触角伸到Web3.0的Web2.0传统资本。

从整体的投资格局来看,一方面,传统资本更偏向于投资那些在逻辑上仍带有Web2.0色彩的应用,比如以借贷、期权等传统玩法为主的金融类应用。新兴资本则更偏向于投资社交类、图像类等更为新颖、实验性的应用。这些应用在圈内分别被称作“old money”和“new money”,前者的意思是在Web3.0的世界里,仍采用Web2.0的商业逻辑和玩法的应用,后者则指的是在Web3.0的世界中遵循Web3.0理想而出现的应用。另一方面,虽然底层技术类项目和应用协议类项目的热度在融资市场上平分秋色,但是从投资数量上来说后者要多得多,其原因显而易见,即两者的基数本来就相差悬殊。

Web3.0为什么需要资本

对于一个充满新技术的新时代,在难以获得传统信用贷款服务的情况下,Web3.0的发展要依赖大量风险投资基金的支持,而这种支持往往不限于资金。

1、声誉和流量

一个项目要想迅速提高知名度和可信度,找一个权威资本来投资是成本最低的选择,尤其对较难获取人们信任的Web3.0的新项目来说。这就像你去找工作,公司会看你的学历、工作经历一样。如果你毕业的高校为名校或曾在知名的企业工作,那么这些就会变成你的背书,为你的能力增加可信度。

简单来说,如果你要向别人输出你的观点,那么最可信的方法不是说“我觉得……,我认为……,所以……”,而是引用业内权威人士/权威机构的发言,比如“人民日报曾经发布新闻说,……”,这样一来,可信度便会大增。这个道理对Web3.0的新项目来说一样管用,如果没有权威资本投资,做到可信就需要大量的时间成本、人力成本等。当你一步一步、稳扎稳打地做起来的时候,别人可能已经在资本的背书下吸引了更优质的人力资源和市场资源。尤其对于Web3.0的新项目来说,因为Web3.0是一个新兴概念,所以在提高可信度上要比传统互联网公司难得多,在这种情况下,就更需要有眼光、有信誉、有实力的资本介入,以最快的方式提高项目的可信度。

例如,a16z被认为是Web3.0领域最知名的投资公司之一,早期在传统互联网领域有不错的投资成绩。因此,a16z投资的项目,往往会得到圈内外高度关注,并且大家会默认这是一个优秀的项目。

2、资源

关注过传统风险投资行业的人一定知道,对于风险投资来说,资源的积累是至关重要的。尤其在竞争激烈的赛道中,一个投资方要想如愿匹配到优质项目,除了雄厚的资本支持,丰富的资源也是必备的“软实力”。

以娱乐圈为例,假如你是一个艺人,当选择经纪公司时,除了看重经纪公司在版权、经济利益分配上的表现,更看重的应该是其在业内有没有积累好的影视资源、音乐资源、渠道资源等。对于一个艺人来说,最重要的不是短期内赚钱,而是长期、稳定的发展,而这一点恰恰需要的是公司的综合资源。

对于Web3.0项目来说也如此,一个想要好好做事的项目,需要的不仅是一个只会给钱的投资方,还要是一个认可其发展目标、拥有丰富的可对接资源并愿意在其发展过程中给予支持的保姆型投资方,从而在其未来的发展中全面配合。

3、阅历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对于缺乏经验的人来说,有前人的指导可以少走许多弯路。对一个新兴领域的新项目来说,已经投资过多个类似项目并已有成功经验的投资方是更好的选择。这种投资方可以帮助项目规避一些不必要的风险,从战略层面给项目方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例如,怎么制定融资的时间线、怎么选择融资的方式、如何配置人力资源等,特别是当面临可决定项目大的发展方向上的关键取舍时,有经验的投资方能帮助项目方做出更为理智的选择。

从上述几点中可以看出,Web3.0是一个新兴概念,其新项目从各方面来说,想要实现初期的快速发展,资本的介入是必需的。

不过,资本的涌入又会带来以下两个方面的影响。

  • 一方面,这种投资的方式仍属于Web2.0的“传统玩法”。因此,拥抱传统资本的Web3.0究竟是由大众所有的去中心化世界,还是实质上由资本掌控的中心化世界呢?就像推特创始人Jack Dorsey曾提出的质疑一样——Web3.0由资本而非公民所掌控。在Uniswap的赠款事件中,我们会看到人们对Web3.0世界中发生资本暴力可能性的担心,即一些资本可能会选择“唯利是图”的投资策略介入项目的发展,而不是以项目的长期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因此,常常有人问,Web3.0究竟是否需要大资本的支持和如何确定一个资本是“好”的资本?
  • 另一方面,即使大多数人对一些权威资本的选择十分信任,也难免会有对资本联合炒作、造概念的担心。对此,似乎目前并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案。也许在未来相关监管会更加完善,或者最终这些Web3.0领航者们能以“更Web3.0的方式”探索一种新的公众监管和自证清白的方式。

Web3.0的资本状况

从有Web3.0这个赛道以来,2021年是资本出手最为阔绰的一年。

根据Galaxy Digital 2021年12月报告,截至2021年年底,风险投资公司对加密行业和Web3.0相关企业的投资规模高达330亿美元,该年投资规模超过了往年对此领域投资规模的总和。其中,在2021年第四季度,加密/区块链领域的企业的平均估值为7000万美元,与其他传统风险投资领域的2900万美元相比高出141%,过高的估值除了显示区块链/加密/Web3.0行业更受风险投资的追捧和青睐,也意味着在区块链/加密/Web3.0行业投资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

根据PitchBook 2021年11月公开的一份关于风险投资公司在Web3.0和DeFi(去中心化金融)领域的报告,在31个细分市场中,Web3.0和DeFi最受投资者青睐。截至2021年第三季度,风险投资公司对这两个领域相关的投资规模已超过13亿美元。金融科技领域紧列其后,投资规模为8.6亿美元。风险投资公司对SaaS企业的投资规模为4.93亿美元。值得关注的是,游戏在该年得到了更多风险投资公司的关注,投资规模为3.87亿美元。

广义的投资方按照入局阶段主要分为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风险投资方。两者的分界点是公募轮投资,

  • 一级市场指的是公募之前的投资轮次,包括天使轮、种子轮、私募轮投资,通常参与的投资方有风险资本(Venture Capital,VC)、成长资本(Growth Capital)、个人投资人等
  • 二级市场的投资方包括那些通过数字资产信托和指数基金入场的与通过交易所直接购买数字资产的机构或个人,例如2021年多家上市公司(比如特斯拉和微软)将数字资产加入它们的资产负债表中,黑石集团、摩根大通、高盛集团等也添加或者增持了加密资产。

从“资本为什么入场Web3.0”的讨论中,我们看到Web3.0和资本之间目前是互需互利的关系。对于Web3.0领域的资金规模来说,目前的Web3.0领域并不缺乏资本,甚至呈现出了资本间互相“抢地盘”的状况。根据The Block Research发布的《2022年数字资产展望》报告,加密和区块链领域在2021年通过1703笔投资总共得到251亿美元,这比从2015年至2020年六年的总和还多。其中,比较活跃的资本除了专注于加密领域的新兴投资方,也不乏一些在Web2.0时代就已经声名显赫的资本“巨舰”。新老资本的交替接力,逐步使投资领域走向多元化和专业化。区块链游戏、元宇宙,以及Social+DeFi等创新型区块链概念企业因此得到了更多的扶植发展。

The Block Research在报告中总结的各个投资机构所投资的独角兽项目如图2-1所示。

1、红杉资本(Sequoia Capital)

红杉资本于1972年在美国硅谷成立。红杉资本作为第一家机构投资人投资了Apple、Google、Cisco、Oracle、Yahoo!、LinkedIn等众多创新型公司。2021年12月,胡润研究院发布《2021全球独角兽投资机构百强榜》,红杉资本排名第1位;在《2021中国独角兽投资机构Top 30》中红杉资本中国基金(简称红杉中国)亦排名第一。

据红杉资本官网介绍,其始终致力于帮助创业者成就基业长青的公司,为成员企业带来全球资源和历史经验。红杉资本在美国、中国、印度三个国家设有本地化的基金。相信大家对红杉中国的事迹已有所耳闻。成立于2005年9月的红杉中国是由沈南鹏与红杉资本共同创办的,其愿景是作为创业者背后的创业者,主要投资领域有科技/传媒、医疗健康、消费品/服务、工业科技。自2005年9月创立以来,红杉中国投资了500余家企业,深入互联网行业。其投资的许多企业都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如京东商城、阿里巴巴、蚂蚁金服、京东金融、今日头条、新浪、饿了么、斗鱼、滴滴出行、拼多多、快手、爱奇艺等。

虽然红杉资本对Web3.0的布局并不算早,但其影响力不容小觑,甚至可能很多人开始认真思考“什么是Web3.0”及“什么是DAO”这两个问题就是从红杉资本的推特账户改简介开始的。

2021年12月8日,红杉资本将其官方推特账户的简介从“帮助有冒险精神的人创建伟大的公司”改为“从想法到落地,我们帮助富有冒险精神的人来打造伟大的DAO”。

其中的“buidl”借用了Web3.0圈内的说法“hodl”(意思是拿住别卖)。一时间,“红杉资本改简介”“红杉资本入局Web3.0”的言论满天飞,实实在在地吸引了一大批从未听说过Web3.0的传统互联网人,让他们把目光聚焦到相关的区块链、加密、DAO(Decentralized Autonomous Organization,去中心化自治组织)领域。红杉资本的这一举动成为除了Brian Brooks在美国众议院的听证会上向议员科普Web3.0之外另一个让Web3.0进入公众讨论领域的重要推手。

虽然红杉资本很快又把推特账户的简介改回去了,但是在Web3.0领域的布局却是实打实的。仅在2021年这一年之内,在红杉资本公开披露的投资金额最多的91笔投资中,与区块链相关的投资就有10笔。2022年刚开年,红杉印度又领投了Web3.0基础设施、Layer2龙头项目Polygon。

2、a16z

a16z这个名字源自其两位创始人的名字Andreessen和Horowitz,从A到z中间有16个字母。从互联网到区块链,a16z几乎在每次时代变革中都占据领导地位。其在Web2.0时代投资的Facebook、Groupon、Skype、推特等项目现今都已成长为行业巨头。

2019年3月,a16z申请成为RIA(Registered Investment Advisor,注册投资顾问),以寻求更大的投资灵活性,尤其对加密资产领域。在Web3.0领域,a16z现已投资Coinbase、dYdX、Solana、OpenSea、Uniswap、MakerDAO、Compound、Dapper Labs、Arweave、Optimism等多个区块链明星项目。在Coinbase上市后,a16z以14.8%的股份成为其第二大股东,成了最大的外部赢家。

2021年6月24日,a16z再次募集22亿美元资金,成为资金管理规模最大的加密风险投资机构。目前,a16z的加密基金规模超过30亿美元。亮眼的投资成绩和雄厚的资本规模让a16z成了加密货币投资的风向标,在圈内备受关注,号召力极强。

从目前的布局来看,

  • a16z首先侧重于数据/隐私/安全基础设施,投资了Orchid、Aleo、Arweave、Oasis Labs
  • 其次是数字资产、NFT(None Fungible Token,非同质化通证)和创作者领域,投资了Rally、OpenSea等
  • 在交易所领域,除了早早布局Coinbase,a16z也赶上了去中心化交易所的热潮,投资了Uniswap和dYdX

值得一提的是,a16z在政治上也很积极,多次以各种方式试图提升Web3.0理念在美国政界的认可度。2021年,美国国会曾考虑收紧对加密货币行业的税收监管。消息一公布便遭到美国加密行业一致反对。针对这一举措,a16z的创始人Andreessen于2021年8月给美国国会写了一封公开信,在信中写道,“不能因为一个有缺陷的法案而牺牲明天的经济机会”。

这并不是a16z第一次在公开渠道表达对Web3.0和加密资产的支持,也不是最后一次,事实上这只是其众多宣传Web3.0并扩大其影响力的尝试之一。2021年12月17日,a16z在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提到其做了一项民意调查以评估Web3.0支持者对美国中期选举的影响。调查表明,现在1/5的美国人拥有数字资产,79%的选民表示更有可能在选举中投票给支持Web3.0的候选人。a16z的结论是,Web3.0的支持者总体上更年轻、更多样化、更具适应性,美国选民希望政策制定者能够支持Web3.0。

3、Coinbase Ventures

Coinbase Ventures成立于2018年,不是一家传统意义上的公司,因为没有固定的基金规模,也没有全职员工。根据Coinbase总裁兼首席运营官Emilie Choi的说法,这种组织结构是特意设计的——作为一个“对Coinbase期待实现的去中心化金融的实验”。

与其他将Web3.0作为新投资领域的传统风险投资机构不同,Coinbase Ventures似乎就是针对Web3.0成立的风险投资机构,毕竟它同时也是一家加密货币交易所的投资部门。Coinbase Ventures在成立的三年中支持了超过150个项目,其中不乏在币圈几乎人尽皆知的BlockFi、NFT交易平台OpenSea、数字藏品制作商Dapper Labs及区块链初创公司StarkWare和TaxBit。还有一点与其他投资者不同的是,Coinbase Ventures的风险投资来自资产负债表之外,而非专门的基金。另外,从组织形式上看,Coinbase Ventures更愿意加入由其他风险投资公司牵头的轮次,而不是占据董事会席位。

从Coinbase公开披露的报告来看,仅2021年第三季度,Coinbase Ventures就已创纪录地完成了49笔投资。

从赛道布局来看,Coinbase Ventures将投资市场划分为协议+Web3.0基础设施、去中心化金融(DeFi)、中心化金融(CeFi)、平台+开发工具、NFT/元宇宙(Metaverse)和其他,如下图2-3所示。

其中,协议+Web3.0基础设施的占比最大,接近三成(29%),然后分别是去中心化金融(24%)、中心化金融(18%)、平台+开发工具(15%)、NFT/元宇宙(9%)。可以看到,2021年Coinbase Ventures把重心放在Web3.0上。

4、Paradigm

Paradigm是一家专注于支持加密及Web3.0公司和协议的投资公司,如下图所示。与其他投资公司不同的是,Paradigm乐于在除了投资之外的其他领域给予项目支持。它经常在项目的最初阶段参与进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为其投资对象提供额外的资本,并采取深入实践的方法从技术(机制设计、智能合约安全、工程)到运营(招聘、监管策略)等各个方面帮助项目充分发挥潜力。

Paradigm在其官网的介绍中宣称,其以最低100万美元、最高1亿美元的价格支持颠覆性的加密及Web3.0公司和协议。“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一项改变一切的新技术。互联网定义了过去几十年的创新。我们相信加密货币将定义未来几十年。”从这段官网介绍中就能看出,Paradigm是Web3.0的坚定信仰者。

Paradigm的最著名的投资项目包括美国最大的加密交易所Coinbase、拉丁美洲交易所FTX、去中心化交易所龙头Uniswap、MakerDAO、Layer2扩容方案Optimistic等。尤其为人津津乐道的是其对Uniswap的种子轮领投,甚至不能说是“投资”,而是“押注”,因为Paradigm是当时Uniswap少有的支持者。2019年,Uniswap在进行种子轮融资时,在Paradigm领投下获得的投资金额只有100万美元;等到2020年8月进行A轮融资时,Uniswap已经有1100万美元的资金支持,由a16z领投、Paradigm跟投。

5、Pantera Capital

2003年,Dan Morehead创建了对冲基金管理公司Pantera。10年后,该公司将业务重心转向了数字货币并于2013年在美国推出了第一只加密货币基金Pantera Bitcoin,此时BTC(比特币)的价格仅为65美元。同年,Pantera成立了自己的区块链和数字资产风险基金Pantera Capital,自此成为美国第一家专注于区块链的资产管理公司。Pantera Capital的官网如下图所示。自2013年成立以来,该公司已经支持了90家区块链公司和95笔早期通证(Token)交易。2021年11月24日,据科技新闻网站TheInformation报道,Pantera Capital为其第四只基金筹集了6亿美元资金,将投资于风险股权、已推出的加密Token和正在开发Token的项目、协议或公司。

从投资结构上来看,Pantera Capital近年的重点投资赛道在交易所,包括中心化的(如Coinbase、FTX、Bisto、Bitstamp等)和去中心化的(如Uniswap、DoDo、Balancer等);其次是区块链网络层的基础设施,如Celer、Acala、Origin、0x等;再次是隐私、数据、安全类基础设施,如API3、Alchemy、Doc.ai等。

6、Animoca Brands

Animoca Brands于2014年由萧逸在中国香港创立,次年1月在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澳交所)上市,当时的设定是专注于动漫IP手游开发和数字娱乐。Animoca Brands在老本行的表现平平,甚至一度要拓展电子书业务为继。2020年3月,Animoca Brands从澳交所退市。

不过,Animoca Brands在Web3.0领域的投资履历可谓金光闪闪,在短短数年间就从一个游戏开发公司成功转变为一个估值为50亿美元的知名风险投资公司。这一切都要从2018年说起,那年1月,Animoca Brands与Axiom Zen签署了为期一年的许可和分销协议,使Animoca Brands有权在中国独家发行CryptoKitties,分成为净收入的30%。作为Web3.0游戏赛道的先驱,CryptoKitties迅速走红,为Animoca Brands带来了不菲的收入。尝到甜头的Animoca Brands迅速转变自身策略,开始在加密领域中崭露头角。同年8月,Animoca Brands用487.5万美元收购了UGC(用户生成内容)游戏平台TheSandbox的开发公司Pixowl。如今,The Sandbox已经是元宇宙鼻祖级项目了。10月和11月,Animoca Brands分别投资了Decentraland和Dapper Labs(公链Flow的开发商)。2019年11月,Animoca Brands完成了又一项重要投资——以42万美元领投了Axie Infinity的开发商Sky Mavis的146.5万美元的融资。随着2021年下半年元宇宙和区块链游戏的火爆,提前布局该领域的Animoca Brands一时风头无两,出手的次数越来越多,其高举高打的投资风格逐渐被更多人认识到。截至2021年12月,Animoca Brands已完成了81笔对区块链项目的投资,成为当时区块链游戏和元宇宙领域最大的投资方。2022年1月,Animoca Brands以50亿美元的估值完成了最新一轮的融资,融资金额高达3.588亿美元。

根据其披露的已投项目情况,Animoca Brands正逐步完成对行业内的生态布局,区块链游戏、交易市场、DeFi和基础设施是其重点投资赛道。

7、Three Arrows Capital

Three Arrows Capital(三箭资本)由Su Zhu和Kyle Davies于2012年创立,总部位于新加坡,是一家提供风险调整回报的对冲基金管理公司。

2012年,Kyle Davies和Su Zhu在得出当时的市场过于低效的结论后,在他们的公寓创办了三箭资本。时至今日,三箭资本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加密货币持有者之一,拥有并管理着价值数十亿美元的投资组合。从它的投资组合来看,三箭资本侧重于以下领域:基础协议层(Base Layer)、去中心化金融(DeFi)、衍生品/股票(Equity)、基金(Funds)、游戏和NFT平台(Gaming And NFT's)。

三箭资本早期投资阶段的目标非常清晰,从基础协议层以太坊(Ethereum,ETH)起家,到之后的Avalanche、Polkadot,以及著名的DeFi项目Aave、Synthetix、Balancer等。这些项目最终都成为各类赛道的龙头,成功地将三箭资本变成了在整个加密行业中最具有话语权的机构之一。

从2021年7月起,一直在DeFi领域活跃的三箭资本将目光转向了NFT市场。其创始人SuZhu曾在社交媒体中声称,他认为由于数字本身的稀缺性、迷因(Meme)经济和元宇宙等原因,NFT市场还有无限大的想象空间,所以三箭资本购入了CryptoPunk和其他的NFT。同年8月底,三箭资本宣布成立NFT基金星夜资本(Starry Night Capital)并声称将专注于搜集世界上最好的NFT收藏品。

传统Web2.0企业的曲折转型路:从Facebook到Meta

除了资本青睐的后起之秀,也有传统Web2.0时代的企业试图向Web3.0转型,其中不可不提的便是Facebook。

Facebook多年来一直紧跟潮流。作为国际知名的头部社交软件公司,其野心远不止把Facebook这个产品做到极致。目前,唱片公司因生计所迫都开始拓展酒店、外包业务了,Facebook这种早已囤积了大量资本的公司自然也不会只满足于运营一款成功的社交软件。近年来,Facebook在拓展业务线上花了不少心思,尤其在向Web3.0的过渡上,其曾计划在5年内转型为元宇宙公司,并在2021年10月28日正式把公司名称改成了元宇宙单词的前半部分“Meta”。相应地,其股票代码也改成了“MVRS”,公司的业务布局也开始转向以元宇宙为先。

早期的Facebook,并没有从一开始就“all in”元宇宙。在其改名之前,大多数人认为Facebook在区块链领域的建树只是其发行的数字货币Libra。从出生开始,Libra就肩负着“无国界货币”的使命,立志要成为为数十亿人服务的金融基础设施。这一理念直接导致了其白皮书在刚发布没多久、尚处于纸上谈兵时,便遭到全球央行几乎一边倒的抵制,央行们担心其会扰乱金融秩序,动摇本国法定货币的金融地位。在四面楚歌之下,原本呼声极高的Libra,在2021年正式上线时,只留下了简化版的Diem。

这并不影响扎克伯格对Web3.0的执着。从Meta目前在元宇宙的布局来看,它几乎已经覆盖了元宇宙的各个生产环节。

例如,在硬件层面,Meta早在2014年就已经收购了占据大半个VR(虚拟现实)市场的头戴式显示设备(简称头显)开发商Oculus。这些年来,从Oculus DK1到最新的Oculus Quest 2,Oculus以技术优势和较好的性价比持续占据国际VR市场的大半个江山。Counterpoint Research公布的2021年第1季度全球VR设备品牌的市场份额排行榜显示,Oculus VR目前以绝对优势排名第一(75%),其次是大朋VR(6%)与索尼VR(5%)。除了Oculus,Meta在2021年10月29日的Facebook Connect 2021大会上还宣布将在2022年推出新产品——高端VR头显Project Cambria,并指出ProjectCambria将是一款采用优化沉浸感、彩色透视及Pancake光学元件等先进技术的高端设备,这款产品是Meta在高端产品线上的布局。

可以看出,Meta已经有意识地为其VR市场做垂直部署。

在内容上,Meta的布局依旧强势:

  • 在游戏方面,Meta主要通过投资和收购游戏开发商或影视制作商完成布局,虚拟家园Horizon Home、线上协作办公平台Horizon Workrooms及2021年12月9日推出的VR社交平台Horizon Worlds都是其元宇宙产品的典型代表。
  • 同时,Meta在元宇宙教育上也做出了巨大投资,宣称要在3年内构建一个支持元宇宙学习的生态系统。
  • 除此之外,在人工智能领域、日常生活中的交互应用方面,Meta均有相关成果。

虽然在向Web3.0转型方面Meta做了很多努力,但是市场反响平平。若其想在Web3.0时代延续其在Web2.0时代的神话,则需做更多努力。

回到顶部(go to top)

二、Web3.0的核心技术

回到顶部(go to top)

区块链概念

1、区块链三元悖论

区块链系统无法同时满足去中心化(Decentralization)、安全性(Security)和可扩展性(Scalability)这三个特性,最多只能满足其中两个特性,这也被称为“不可能三角”。

这是因为,

  • 一条区块链如果高度满足去中心化和安全性,那么需要所有节点参与计算和存储,这将极大地提高对网络吞吐量的要求和对硬件设施的性能需求,而这样的需求提高带来的是技术限制和高额的设备成本,这就限制了许多节点的加入,因此极大地影响了区块链的可扩展性。
  • 在区块链高度满足去中心化和可扩展性的情况下,这条区块链的节点是非常分散的,需要分散计算和存储,也就无法达到全量共识。在这种情况下,攻击这条区块链网络的难度就会下降,当有不可靠节点或恶意节点存在时,整条链的安全将会受到威胁。
  • 如果一条区块链想要高度满足安全性和可扩展性,就需要保证参与共识的节点是可信的,而这就需要做到中心化管理。因此,区块链原有的去中心化就会降低。

2、什么是共识机制

这里提到的共识机制只是冰山一角,各种各样层出不穷的共识机制只是为了能实现一点,即在Web3.0去中心化的前提下,通过多方认证的方法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及真实性。

  • 工作量证明(Proof of Work,PoW):比特币、以太坊等大家较为熟悉的公链,均采用PoW共识机制。节点在争夺一个新的区块的出块权时,需要对上一个区块的区块头进行某种运算(比如,比特币采用的算法是SHA256),直到得到目标值,即出块成功。
  • 权益证明(Proof of Stake,PoS):在PoW共识机制中,更多的计算带来了更多的能源浪费,而权益证明则省去了矿机消耗电力的环节,通过使用Staking(即质押,通常指的是质押一定凭证来获取相关权益的行为,但是Web3.0圈内通常会直接使用英文单词Staking)的数额来提高自己的投票权,只需要进行签名就可以验证。
  • 历史证明(Proof of History,PoH):PoH最早由区块链公链Solana提出。Solana验证者通过将时间戳编码为一个简单的SHA256序列哈希的可验证延迟函数(VDF)来维护时钟体系。Solana使用VDF并不是为了随机性;相反,验证者使用VDF是为了维护自己的时钟。因为每个验证者都维护自己的时钟,所以选择领导者(Leader)在先,进行一个完整的纪元在后。每个验证者都运行VDF以证明它已经获得了传输区块和验证者的时间段(Slot),并得到补偿,正如区块生产者会因为生成区块而获得奖励一样。
  • 权威证明(Proof of Authority,PoA):只有获得权限的节点才能够参与网络治理。PoA一般用在联盟链或者较为中心化的区块链中,确保整个网络的参与方都是可靠的、值得信赖的。
  • 信誉共识(Proof of Reputation,PoR):PoR与PoA类似,主要区别在于,PoR的出块机制依靠每个节点自身的Reputation值。影响因素包括品牌形象、品牌价值、链上行为的可信任度等,这与传统的企业评价方式类似,每个企业都需要维护自己的企业形象,以确保自己的产品能够获得市场的认可。
  • 存储证明(Proof of Storage,PoS):PoS的投票权根据节点提供的存储空间确定。这种机制的问题在于,矿工只需要在接收到挑战时重新存储该数据,并声明自己拥有存储空间即可获得奖励,无法验证矿工是否持续地存有数据。

区块链的准入门槛

(1)区块链的“嫡系部队”:公链

公链,也称为区块链公链系统,是区块链最基础、底层的网络,其他协议都是在公链网络上进行部署的。在通常情况下,开发协议的第一步就是选择一个或者多个公链网络。

公链有以下几个特点。

  • 完全去中心化。区别于联盟链,公链的最大特点是完全去中心化,链上的任何人都可以读取链上数据并且参与链上的共识过程,任何人都可以部署智能合约和发起交易。链上数据由所有节点共同维护,公链官方只能为它提供技术支持,无法对公链系统中的信息进行操控。
  • 任何人都可以匿名参与。公链无准入机制。公链上通常都有成百上千个节点,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公链的节点,为整个网络提供运行保障。下面是对“公链官方如果跑路了,这条链会怎么样”和“公链的官方会不会销毁这条链”两个热门问题的回复。即便公链官方不再维护公链,只要网络中还有节点在工作,这条公链就会一直存在。对于节点众多的公链系统来说,官方无法销毁超过一半的节点的记账内容,所以“官方销毁公链”这种可能性几乎是不存在的。
  • 数据是全网公开的。公链的链上数据需要所有节点共同维护,也就是说公链的链上交易数据需要对所有节点公开,这样才能证明数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 节点数量多变且不可预知。正是因为公链无准入机制,任何人都可以作为节点加入和退出公链网络,所以公链的节点数量是随时都在变化的,且完全不可预知。
  • 运维成本较高,依赖奖励机制。公链的节点并不是免费为系统提供记账和维护服务的。为了鼓励每个工作的节点,交易发行者需要向参与记录这笔交易的节点提供记账手续费。
  • 交易速度较慢。对于区块链、以太坊这类早期公链来说,由于其技术限制,无法满足同时处理链上众多交易的网络吞吐量,交易速度相对较慢。许多新生公链正在努力突破技术限制,提高交易速度和网络吞吐量,且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所以“公链交易速度较慢”逐渐变得不再是问题。

(2)区块链的“旁支亲戚”:联盟链

既然说到公链,就不得不提及一种企业区块链——联盟链。

公链和联盟链适用于不同的使用对象及应用场景。公链对全网公开,所以一些私密度很高的数据并不适合存放在公链上。同时,公链体系在初期需要很强的技术去搭建,在后期运行时也需要众多节点记账并维护,对于一些非公众参与场景中使用者之间的记账来说,成本过高,性价比偏低,而联盟链适用于解决这种类型的问题。

联盟链仅允许获得授权的节点加入网络,不同节点的权限不同,信息并非全网公开,而是仅可被有权限的节点查看,因此联盟链的使用场景往往是企业间的交互。

联盟链的几大特点如下。

  • 多组织共同参与管理。联盟链的理想模式是由多个机构共同参与管理,每个机构管理一个或多个节点,但在现实执行中很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目前,大型互联网公司(“大厂”)自己掌握搭建的联盟链的全部节点并享有绝对决策权和话语权,这就使得联盟链上的其他参与方陷入被动局面,这种情况下的联盟链更像品牌背书的中心化服务器,失去了区块链的本质特点。
  • 隐私保护良好。联盟链的准入门槛高,链上的节点少,进入联盟链的节点都具有很高的信任度。同时,联盟链上数据的读取权限由机构决定,很好地保护了链上数据的隐私。
  • 交易成本低。由于联盟链是局域的,使用者的数量和需要处理的交易量是有限的,维护节点并不需要太高的成本。
  • 交易速度快。由于联盟链上的节点大多具有很高的信任度,交易不需要所有节点确认,这极大地提高了交易速度。
  • 个体节点上链成本高。联盟链需要对个体节点进行严格的审查才能允许其进入联盟链,上链成本和收费极高且自主性差,完全受限于“大厂”的玩法要求。各条联盟链都有高额的节点与流量费用和商务开发费用。
  • 企业背书。联盟链发展得好坏与“大厂”兴衰绑定,也取决于“大厂”的发展规划,无法共荣,却一损俱损。

那么,前面提到的灵魂拷问——“联盟链官方如果跑路了,这条链会怎么样”和“联盟链的官方会不会销毁这条链”——再次出现。

这次的答案和前面的答案完全相反,联盟链的运行依赖于链上企业控制的可信节点,一旦企业不存在或者销毁了所有可信节点,联盟链就会被废弃。从这一点上来看,联盟链系统与现行的中心化服务器一致。

其实区块链除了公链和联盟链,还有私有链。只是私有链只面向单独的个体和企业,并不常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所以在此不赘述。

百花齐放的公链时代

(1)万链之王——以太坊

以太坊是目前在世界范围内使用得最广泛的公链。简单来说,以太坊就像比特币的升级版本,比特币在区块链1.0时代诞生,而以太坊成了区块链2.0时代的开创者。

在比特币诞生4年左右,在对比特币进行了长期且深入的研究后,Vitalik Buterin发布了以太坊白皮书并开始招募开发者和募集资金。在该项目开启众筹后,仅42天便融资3.1万枚比特币。在融资后的一年,以太坊主网正式上线,同时开创了区块链2.0时代。

以太坊是什么

以太坊的创始人Vitalik Buterin认为,如果把比特币比作便携式计算器,那么以太坊就是智能手机。简单来说,以太坊是一个建立在区块链技术上的去中心化应用平台,智能合约和DApp(Decentralized Application,去中心化应用程序)的存在,给了以太坊为使用者和开发者提供更广泛框架的可能性。

以太坊平台对底层区块链技术进行封装,这就使得开发者可以基于以太坊平台进行开发,在平台中建立或使用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应用,降低了开发者的开发难度。目前,以太坊的开源代码已托管至GitHub社区。这意味着每个人都可以对以太坊进行升级改造。

在以太坊白皮书中,Vitalik Buterin提到,“以太坊的目标是,提供一条内置有成熟的图灵完备的编程语言的区块链,用这种语言可以创建合约来编码,从而实现任意状态转换功能。”

什么是DApp

与传统App不同,DApp是运行在区块链网络中的。网络中的去中心化节点可以完整地控制DApp。你可以简单地把DApp理解为部署在公链上的App。在以太坊中,一般认为DApp是包含完整智能合约与UI交互界面的更外层结构。

什么是智能合约

智能合约(Smart Contract)的本质可以描述为脚本。通过利用以太坊区块链的能力,这些脚本可以处理很多种逻辑,如拍卖等。智能合约的关键点是,可以自动执行并不可篡改,这一特点保证了合约中的功能可以按照已有的逻辑执行。智能合约会将代码保存在区块链中,对于公链来说,代码将是完全公开的。

以太坊和比特币的区别

现在我们知道,以太坊是类似于比特币的技术,但它们的用处存在极大的区别。比特币仅使用一种特定的区块链技术,实际上是一套分布式的数据库,固定在比特币交易中的数据通常用于记笔记,而以太坊上的交易还可能包含可执行的代码。

同时,以太坊和比特币的目的不同,比特币更希望成为一种替代货币系统,可以作为交换媒介或价值存储介质存在。以太坊更希望可以通过平台的运营获利而不是将自身建立为替代货币系统。

总之,比特币更像一种合法性尚未实现的货币,而以太坊则是一个具有生态性的、可大规模应用的智能合约平台。

现在我们大概了解了以太坊的基本概念,它是一个建立在区块链技术上的去中心化应用平台,具有图灵完备的编程语言,并为开发者提供了代码运行环境。

2015年年末,以太坊开发者Fabian Vogelsteller提出了ERC-20标准,即基于以太坊区块链智能合约发行可互换通证的方案,该标准支持使用者在以太坊上简单编写智能合约,创建表示价值的Token。

以太坊区块链,从技术上来看是一种数字资产系统,因此从比特币到以太坊、从区块链1.0到2.0,是从数字现金到数字资产的转变。

(2)异构公链

“异构公链”特指与以太坊互不兼容的公链系统。

下面介绍Solana、Flow、Conflux这几个广受国内外关注的异构公链。

Solana

Solana是一个采用委托权益证明协议的快速、安全、抵抗审查的单层区块链,为生态应用提供开放的基础设施。Solana的原生Token是SOL,它的粉丝常自称为SOLdier和SOLMate。

团队介绍

2017年,Anatoly Yakovenko、Greg Fitzgerald和Stephen Akridge等人在瑞士日内瓦创立Solana。

关键时间点

2017年11月,Anatoly Yakovenko发表了PoH白皮书。

2018年3月,Anatoly Yakovenko、Greg Fitzgerald和Stephen Akridge创立SolanaLabs GitHub。

2020年3月,Solana主网上线。

技术特点

与许多传统区块链一样,Solana的基础共识机制为PoS,但不同的是,Solana引入了一种叫PoH的共识机制,这也是Solana最核心的技术优势。

区块链作为一个分布式系统,继承了分布式的优势,但很难避免其中的劣势。比如,对事件发生的时间和顺序无法轻易达成一致。对于比特币和以太坊这类传统区块链来说,时间和状态是耦合在一起的。在正常状态下,每个节点只信任自己的时钟,也只维护自己的时钟,整个网络中的时钟是不统一的,只有当新的区块产生时,网络中的时间和状态才能保持全局一致。

Solana则通过使用PoH共识机制解决了这个问题。

什么是PoH共识机制呢?

PoH共识机制,就是创建历史记录,证明一个事件在特定的时间发生过。其特点是可以分离基于哈希值的时间和状态,验证节点可以直接对区块内的哈希值进行哈希运算。此外,PoH算法使用可被验证的延迟功能让节点在本地使用算法生成时间戳,节省了传统区块链需要的在网络中广播的时间。

Solana采用了PoH共识机制的创新网络时间戳系统,使得网络中的节点能够脱离对自己本地时钟的依赖,同步整个网络节点各自的时钟,使它们一致。

在整个网络的时钟同步之后,整个分布式系统对事件发生的时间和顺序更能有效地达成一致。

Solana使用PoH机制在系统中增添了去中心化时钟,解耦时间和状态,省略广播,以此获得更高的吞吐量和工作效率。在验证了这一机制的优势后,以此为基础搭建了这条优质的区块链。

关键数据

2022年1月29日,Solana的TVL(Total Value Locked,总锁定价值)达到了82.7亿美元,如图3-2所示。

Flow

Flow是服务于去中心化游戏应用的公链,在解决网络拥堵问题和高使用门槛问题上有突出成就。

Flow的特点是快速、分散及对开发者友好,Flow公链相对于老牌公链来讲,更方便开发者使用。

团队介绍

Flow的开发团队是Dapper Labs,团队CTO是大名鼎鼎的Dieter Shirley。他也是以太坊ERC-721协议的创始者。

加密猫(CryptoKitties)游戏曾在以太坊上引发巨大的粉丝浪潮,甚至一度导致以太坊网络拥堵,而Dapper Labs就是这个游戏的开发团队。此外,Dapper Labs还与NBA(美国职业篮球联赛)、UFC(终极格斗冠军赛)等合作,在Flow上开发了一系列游戏应用。

关键时间点

2018年3月,Dapper Labs成立。

2020年9月,Flow主网正式上线。

2020年10月,Flow在CoinList上进行公募。

技术特点

与传统区块链不同,Flow的架构特色为多角色参与模式。Flow中的工作分配给了四种角色去完成,构成一种流水线模型。采用这一模式的目的是通过分工将各个角色的关注点分离,以此避免节点间重复劳动。

节点通过质押Token,被分为收集(Collection)、共识(Consensus)、执行(Execution)及验证(Verification)四种角色。四种角色都为同一笔交易服务,但不同的是它们需要在交易的不同阶段参与进去对交易进行验证(这也叫节点间的垂直分工)。

结合实际去思考,这样的分工就像工厂中的流水线作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也保证了Flow的可拓展性,同时避免了分片可能会带来的问题。

下面分别列出了这几种节点的职责。

  • 收集节点:通过增强生态应用上的网络连接和数据的可用性提高整体效率。
  • 共识节点:决定一笔交易是否真实存在,以及这笔交易在链上的顺序。共识节点可以保证去中心化。
  • 执行节点:负责进行与交易相关的计算工作。
  • 验证节点:负责监督和验证执行节点的工作。

通过各个节点的分工,可以看出在Flow上,共识节点和验证节点在支撑Flow安全性上起到了极大的作用。这两种节点优化了Flow的安全性和去中心化,而工作的分配降低了Flow达成共识和验证的难度。值得一提的是,这个设计甚至允许在家庭互联网上运行的消费级硬件参与,极大地降低了Flow的进入门槛。Flow相对于其他传统区块链来讲,吞吐量提高了56倍。

同时,Flow的另一个优质设计是,在链上的任何节点都可以惩罚不诚实的引入无效数据的收集节点或执行节点,同时触发数据恢复。

进入Flow门槛低的另一个原因是,在Flow上,项目方可以为非区块链Token持有者提供gas的代付,也就是说一个无Token的用户若想体验Flow上的应用,可以选择提供gas代付的应用,仅使用法定货币支付购买服务或商品的本金,而交易产生的gas可以由项目方支付。

关键数据

2022年1月29日,Flow的质押量达到了7亿多个Token,共有391个节点,

著名项目——NBA Top Shot

NBA Top Shot是由Dapper Labs团队研发的,这个项目2021年在国际上热度极高。

NBA Top Shot是一款NBA卡牌收集游戏,牌面为NBA明星球员的标志性动作图片,卡牌已获得NBA官方授权。卡牌有不同的等级和稀有度,使用者可以购买、售卖卡牌。

2021年2月,一个勒布朗·詹姆斯的扣篮瞬间NFT卡以20.8万美元(约134万元人民币)的高价拍出,极大带动了NBA Top Shot的市场热潮。在NBA Top Shot上线后仅9个月,该游戏的使用者超过240万人,销售额近10亿美元。

Conflux

团队介绍

Conflux网络的核心团队源于清华学堂计算机科学实验班(“姚班”)及麻省理工学院、卡耐基梅隆大学、清华大学、多伦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知名学府,其中多名成员曾获得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IOI)金牌及ACM-ICPC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金牌等。团队成员的研究领域涵盖分布式系统、计算机科学、网络安全、密码学、博弈论、经济学、金融学等。

2020年,Conflux与上海市政府合作成立了上海树图区块链研究院,与湖南省政府合作成立了区块链基础设施与应用重点实验室。上海树图区块链研究院立足Conflux区块链底层系统公链的研发,由多伦多大学教授龙凡创始发起并担任院长,由华人唯一图灵奖得主、著名计算机科学家姚期智院士担任首席科学家。

关键时间点

2019年4月,Conflux测试网上线。

2020年1月,上海树图区块链研究院正式揭牌。

2020年10月,Conflux主网上线。

技术特点

Conflux的主要优势在于其全新的共识协议设计、认证存储和交易中继协议。在Conflux上,区块被组织为树形图,每个区块都引用一些其他区块,其中一个是其父块。通过仅查看与父块连接的区块,可以观测到一个树形结构,而如果查看所有区块,就能观测到一个有向无环图,如下图所示。这也是Conflux被称为树图的原因。

Conflux的共识算法被称为Greedy Heaviest Adaptive SubTree(GHAST),通过应用最重子树规则,使区块链网络中的所有节点能够一致地对区块的枢轴链达成共识,进而基于枢轴链对所有区块的总顺序达成共识。GHAST共识算法还允许Conflux节点检测一些攻击(例如,尝试生成两个平衡子树的平衡攻击),即确认交易的能力,并通过自适应调整区块的权重来阻止这些攻击。

树图结构和GHAST共识算法使Conflux节点能够快速生成新区块,而不必担心账本中存在分叉可能会损害网络的安全性,从而使系统能够同时实现高吞吐量和低交易确认延迟。

此外,Conflux采用了一种全新的交易中继协议来提高交易传播的网络带宽的有效利用率,因为在Conflux中,网络带宽可能成为真正的瓶颈。为了减少冗余的交易传播,Conflux节点首先向其他节点发送一个其他节点以前可能没有接收过的交易ID的公告,然后让其他节点请求它们真正需要的交易数据。Conflux为交易ID引入了一种有效的编码,以便在区块大小和安全性之间实现良好的权衡。

2022年,Conflux还将引入一条独立的PoS链,用于监控PoW链(树图结构),对根据PoW确认规则已确认的主链区块达成共识。一旦PoS链认为一个主链区块已被确认,所有PoW链的矿工就应该跟随其后产生新的区块。此举将有效地保护Conflux免受来自PoW机制的51%算力攻击。

Conflux还决定引入一个完全与EVM(Ethereum Virtual Machine,以太坊虚拟机)兼容的新空间。这个新的空间被称为Conflux eSpace,而当前的空间被称为Conflux Core。Conflux eSpace遵循与EVM相同的规则,并支持ETH RPC(RPC指的是RemoteProcedure Call,远程过程调用,是一种计算机通信协议),如eth_getBalance。因此来自以太坊生态的工具可以直接用于Conflux。与跨链操作不同,跨空间操作是具有原子性及Layer1安全性的。

关键数据

Conflux是一种新型、安全、可靠的公链,具有极高的性能和可扩展性。它可以实现与比特币、以太坊相同水平的去中心化和安全性,但在交易吞吐量和最终性延迟方面提供了两个数量级以上的改进。在不降低去中心化程度的情况下,Conflux实现了3000~6000TPS(Transaction Pre Second,每秒交易数)的高吞吐量,在行业内遥遥领先。

2022年1月29日,Conflux的TVL达到了1239026美元,如下图所示。

(3)多链结构的公链

NEAR

NEAR Protocol(NEAR协议,简称为NEAR)是一种高度可扩展的公链,能够支持生态应用在移动设备上高效运行。开发者可以通过这个协议得到生态应用的相关信息。

NEAR使用状态分片,支持区块链中节点数量的线性扩展,并使用验证器为网络提供计算资源和存储资源。

团队介绍

NEAR的创始人是Alexander Skidanov和Illia Polosukhin。Alexander Skidanov是两次ICPC(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的奖牌获得者,并曾在微软、MemSQL任职;IlliaPolosukhin也是曾进入ICPC决赛的选手,曾先后在谷歌和TensorFlow工作。此外,NEAR的核心技术团队成员还有Evgeny Kuzyakov(2008年ICPC金牌获得者)、MikhailKever(两次ICPC冠军)等。

关键时间节点

2019年,发布协议的设计方案。

2020年10月,NEAR主网正式上线。

2021年2月,发布EVM计划。

技术特点

NEAR使用Doomslug共识机制。这个机制的特点是一组区块生产者在创建区块时只需要进行一轮通信。这就使得每个区块的创建都是不可逆的。在这种情况下,创建工作对生产者的依赖相对较低,即便有一半生产者离线,这个流程也可以完成。

NEAR有一种被称为Nightshade Finality Gadget的最终确定性工具,用于增强网络安全。这一工具的作用是使区块能够在恶意攻击者不超过1/3的情况下被确定。

NEAR使用可验证的随机函数(Verifiable Random Function,VRF),并对每个验证节点分配到的分片信息进行隐藏。同时,验证节点在签名时并不需要具体到段,只需要对块签名即可。这样就确保在外界看来,验证人和分片之间无法构成精准的对应关系,保证了分片的安全性。

NEAR的自我定义是“以太坊2.0”,意在解决以太坊的可扩展性问题,也确实因此收获了许多粉丝和好评。

关键数据

2022年1月29日,NEAR的TVL达到了9817万美元,如图3-6所示。

著名项目

 

  • Rainbow Bridge(彩虹桥):Rainbow Bridge是著名的跨链项目,支持NEAR连接可兼容EVM的区块链(如Polygon、币安智能链、Avalanche等),以及Layer2公链(如Optimism和Arbitrum等)。未来Rainbow Bridge也许可以支持不兼容EVM的区块链(如比特币等)。
  • Nightshade(夜影协议):2021年11月15日,NEAR正式发布简化版Nightshade。这意味着NEAR为打造一个完全采用分片技术同时确保安全的区块链迈出了第一步。以太坊2.0也是采用分片技术进行扩容的,而以太坊的创始人Vitalik Buterin曾经公开表示,NEAR会对以太坊形成威胁。Nightshade通过不断地增加分片的数量,理论上可以实现无限扩容。
  • Octopus Network(章鱼网络):Octopus Network是一个基于NEAR的多链网络协议。基于Octopus Network,开发者可以以低成本在NEAR上快速、高效地创建自己的应用链,这对Web3.0的长期发展一定是有利的。
  • Aurora(极光):Aurora是一个建立在NEAR上的兼容以太坊的开发者平台。通过Bridge(AuroraBridge)+EVM(Aurora Engine)的组合解决方案,Aurora允许开发者轻松地从以太坊向Aurora移植Solidity智能合约,并使用NEAR更具可扩展性的基础设施启动它们。
Avalanche

Avalanche被翻译为“雪崩”,基于独创的共识机制,极大地提高了公链的去中心化程度和吞吐量,也带来了更快速的交易确认、更低的手续费及更低的延迟。

与其他区块链不同的是,Avalanche更多的是面向金融领域,目标是成为金融领域的区块链领军人。同时,高性能的共识机制和网络平台架构使它有足够的能力为金融领域的应用提供良好的使用者体验。

团队介绍

Avalanche团队的创始人包括康奈尔大学的Emin Gun Sirer、Kevin Sekniqi和TedYin。Avalanche的底层技术源于他们在康奈尔大学的实验室研究。2018年,他们建立了AVA Labs,将这项技术落地成了Avalanche。

Emin Gun Sirer是一个杰出的加密货币研究者,主要研究分布式系统和算法,曾经是bloXroute Lab的联合创始人。

Kevin Sekniqi曾在微软和NASA JPL等知名企业做与软件工程相关的研究工作。

Ted Yin是一位注册会计师,同时也是Facebook Libra项目共识协议HotStuff的设计者。

关键时间节点

2018年1月,AVA Labs成立。

2020年5月,Avalanche完成私募轮融资。

2020年9月,Avalanche主网正式上线。

技术特点

Avalanche是将经典共识协议和中本聪共识协议相结合的新型共识机制。

区块链的共识算法基本上有两个体系:

  • 经典共识协议:经典共识协议的优点是延迟低、吞吐量高。
  • 中本聪共识协议:中本聪共识协议的特点是共识度高,但延迟同样也高、吞吐量低,且为了确保安全性需要持续消耗能源。

Avalanche做到了将这两种共识协议相结合,从而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在保证健壮性的前提下降低延迟、提高吞吐量,支持大量设备加入且不造成能源过度消耗。

Avalanche的操作方式是网络的重复采样,可以用以下步骤来解释。

  1. 创建交易,交易被发送到验证节点。
  2. 信息被传播到其他节点。
  3. 当双花时,会有被随机选中的节点查询并验证真正有效的交易。
  4. 如果被选中的节点收到多数支持一个事务的响应,则这个节点可以更改自己的响应为这个事务。在这个冲突的事务没有达成共识之前,所有节点都需要重复这个过程来保证最后达成共识。

这套共识系统给Avalanche系统带来了很好的动态特性,方便了Avalanche进行大规模的应用部署。

此外,Avalanche有三层网络结构。这个设计的出发点是通过分离链和执行环境,用网络模块化实现网络的可扩展性和可组合性。

Avalanche的三层网络结构包括X链(Exchange Chian)、P链(Platform Chain)和C链(Contract Chain)。

  1. X链可以简单地被理解为交易链,主要用于处理Avalanche上资产的交易和创建,比如用户在交易所进行资产的充值和提现等。Avalanche与其他区块链的跨链也需要X链的参与和配合。用户在X链上交易需要支付Avalance的原生Token AVAX。
  2. P链负责节点质押和网络验证,是合约链、交易链的基础。任何人都可以通过质押一定数量的AVAX成为Avalanche的节点。P链支持用户创建Avalanche子网。
  3. C链主要用于智能合约的开发,支持包括EVM的多种虚拟机,方便开发者从其他公链上迁移已有项目。

关键数据

2022年1月29日,Avalanche的TVL达到了86.2亿美元,如图3-7所示。

著名项目——Colony

Colony是Avalanche上的生态加速器,该平台通过代币交易的方式汇集包括资金、社群人脉等在内的各种早期项目资源,并通过对链上项目投资,为早期项目提供资金。

Colony通过验证节点计划、指数基金、早期投资/私募投资、LP计划为Avalanche链上生态提供支持,可以说,Colony就是具有投资属性的去中心化自治组织(DAO)。

(4)Layer2

提到Layer2,就不得不说区块链逻辑的三层结构。

  • Layer0:第0层,也就是传输层
  • Layer1:第1层,包括数据层、网络层、共识层和激励层
  • Layer2:第2层,包括合约层和应用层

Layer1的意义是防止区块链被攻击,而Layer2的主要宗旨是在应用层提高区块链的性能。Layer2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网络扩容方案,如早期解决方案Plasma,以及如今非常热门的Optimistic Rollup、ZK-Rollup。

采用Plasma方案的代表项目是Matic,其现已改名为Polygon。Plasma之所以不能成为主流的扩容方案在于Plasma的数据并没有提交到链上,所以在Plasma上退出一笔资产的周期会长达一周左右,虽然具体时间可调,但设定在这个时间会相对安全。2021年12月,Polygon还收购了零知识证明技术开发商Mir,将其改名为Polygon Zero并集成至现有的Polygon系统中,这一举动引发了外界的猜测,称其可能在未来放弃较为原始的Plasma方案而转投ZK-Rollup。

Optimistic Rollup的两大主流项目是Optimism和Arbitrum。它们正处于你追我赶、双雄逐鹿的阶段,这对于开发者来说是一件好事。两者几乎没有区别,并均成为开发者的首选。从以太坊发送到Layer2的事务由排序器(Sequencer)接收,Sequencer会因正确执行交易而获得奖励,反之会受到惩罚。有趣的是,Optimism其实是第一个发布与EVM兼容的Optimistic Rollup协议的公司,但是主网启动的缓慢让Arbitrum获得了优势。

ZK-Rollup基于零知识证明(Zero Knowledge Proof,ZKP),被很多人认为是Layer2扩容方案的未来,其代表项目为ZK-Sync。所谓零知识证明,从字面上就可以理解,即我想向你证明我知道某个问题的答案,但我又不想告诉你这个答案的具体内容。ZK-Rollup的原理用一句话就可以讲清楚:复杂的计算和证明的生成在链下完成,而在链上进行证明的校验并存储部分数据,以保证数据的可用性。在以太坊伊斯坦布尔分叉(2019年12月)后,ZK-Rollup的理论TPS可以高达2000~3000,但由于生成零知识证明需要时间,这成了限制其达到理论高度的最大障碍。

除了基于零知识证明,ZK-Rollup的另一大特点是使用了新密码学原语,因此吸引了更多传统密码学领域的研究者参与,但无形中提高了普通Web3.0研究者的研究门槛。

(5)跨链双雄的独特行走

Polkadot

Polkadot被人们熟知的是它的中文名——波卡。Polkadot由以太坊联合创始人兼CTOGavin Wood创立。Gavin Wood也是Solidity智能合约语言的发明人和以太坊技术白皮书的撰写人之一。可以说,Polkadot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自带光环。

2015年,Gavin Wood和一些以太坊开发者一起创建了一家新公司——Ethcore,后来其更名为Parity Technologies。随着区块链行业的发展,Gavin Wood和ParityTechnologies团队决定自己开发一条新的区块链,而不是等待以太坊2.0升级。

最终,2016年11月14日,Gavin Wood发表了Polkadot白皮书,在白皮书中他这样描述:“Polkadot是一种异构的多链架构,旨在解决区块链架构中的伸缩性与隔离性的问题。”Polkadot通过“中继链”“平行链”“转接桥”实现了跨链和可拓展的问题,主要目的是将各条独立的区块链连接起来,使不同区块链之间可以进行数据传递和智能合约的调用。

简单来说,可以把以太坊之类的公链想象成通信运营商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且三家运营商的手机号之间无法相互打电话,而Polkadot出现之后,实现了三家运营商之间的互联互通。

Polkadot的出现解决了诸多问题。一方面,BTC、ETH处理交易过慢,用户体验不佳;另一方面,不同的公链之间无法直接进行资产交换,唯一的途径是交易所,这又造成了新的问题——对交易所过于依赖。

Cosmos

关于Cosmos,最深入人心的一个说法是,“Cosmos是区块链的互联网”。Cosmos解决了区块链之间的孤岛效应。Cosmos本身的含义是“宇宙”,可以说与其用途和理想很契合。

与Polkadot相比,Cosmos稍显保守,跨链信息仅限于数字资产,而不是任意信息。可以简单地理解,Polkadot之于Cosmos,就好像安卓之于iOS。

Cosmos认为,主链专心做主链该做的事情,DApp应该交给一条单独的链来完成,甚至还提供让开发者可以很容易地开发一条链的工具,并引申出“万链互联”的构想和“人人都该有条链”的小目标。

Cosmos专注于数字资产的跨链转移,Polkadot则为了成为更通用、更具普适性的跨链协议而努力,远景更为宏大。

区块链世界的“桥”:跨链工具

(1)为什么需要跨链工具

早在2019年以前,DeFi(Decentralized Finance,去中心化金融)热潮尚未爆发的时候,跨链技术便已经常常被提及,但在当时,人们更期待能有一条链替代以太坊等传统公链,而非紧紧围绕在以太坊周围发展。正因为此,便催生了如今规模庞大的跨链生态市场。

也许在将来,会有一条新兴公链异军突起,改变当前万链竞发的形式,到那时,跨链技术可能也就没有那么重要了。

目前,跨链工具主要有以下3种用途。

  • 提高资产的利用率:跨链工具的出现,为资产提供了更广阔的应用场景,提高了资产的利用率,赋予了原生资产新的价值。以比特币为例,通常大家对比特币的印象还停留在一般等价物的层面。“数字货币”成为比特币的唯一属性和固有印象。比特币作为DeFi的关键资产,即使对于那些狂热的比特币拥护者来说,他们也乐于看到比特币在其他公链上有更多的应用场景和流动性,而非以“数字黄金”的姿态高高在上、孤于一隅。比特币被引入以太坊就是很好的案例。常见的是,比特币可以作为抵押物,用于抵押借贷,借出ETH(以太币)等其他数字资产,也可以作为做市资金,赚取交易的手续费,还可以在其他区块链上作为一种支付手段,购买服务和NFT等各种消费品。
  • 扩展更多的可能性:跨链工具的出现,使得现有产品可以进一步拓展其服务的对象范围,并基于多链提供更丰富的服务,以提升其产品协议的竞争力,拓展了开发新功能的可能性。在知名货币市场协议Aave V3的产品规划中,“跨链”是其最具亮点的产品革新。Aave团队表示,将借助跨链技术发展的趋势,进一步拓展其接入的公链范围,从以太坊、Polygon和Avalanche,逐步扩展到Solana、Fantom、Harmony等新公链,以及Arbitrum等Layer 2网络,从而促进链上资产在多链间流动和转移。从长期来看,单链应用将逐渐式微,多链接入将成为未来DApp的标配。
  • 解锁更多的新玩法:跨链工具的出现,使得Web3.0的用户和开发者有了更多的新玩法。在多链大趋势之下,跨链工具对于普通用户、开发者、协议方,乃至公链本身,都是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这实际上超出了大多数用户对跨链工具的感知。从一般意义上来说,人们往往把跨链工具当作一个普通的“应用”,与其他DApp无异,实际上它更接近于预言机、数据索引的地位,是多链生态中的重要“中间件”。通过跨链工具,“嗅觉”敏锐的用户能够快速捕捉到仅存在于多链之间的机会,比如不同交易所或借贷平台之间的利率差,并借机实现跨链套利。对于更多的NFT发行方来说,基于多链发行和使用NFT成为可能。以MultiChain为代表的头部跨链工具,在这个方面已经有了充分的实践。

去中心化存储

区块链安全

回到顶部(go to top)

三、Web3.0的基本构成元素——NFT

NFT是None Fungible Token的缩写,通常被翻译成非同质化通证。我们可以简单地把NFT理解为一种数据格式,而通过这种数据格式可以把多种形态的信息存储在区块链上,包括图片、声音、视频、纯文本。

NFT的参数如下图所示。

关于NFT是什么这个问题,你只需要了解以下三点。

  • Token。NFT是一个Token,也可以理解为令牌。你不能把一个NFT分成两个,也不可能有两个完全相同的NFT,即使它们看起来完全一样。
  • 存储在链上。与JPEG(一种常见的图片格式)不同,NFT并不能存储在本地,但是在本地可以调用链上的数据读取NFT。当然,你也可以把NFT对应的图片信息复制下来存储在电脑上,但是这并不是NFT,而仅仅是那个完整NFT的一部分信息而已。
  • 唯一编码。除了上述举例的图片,NFT还具有其他多种信息,最重要的就是NFT的编码,也就是Token ID,这个编码是唯一的。

由于以上三点,NFT成了不可分割、可确权、可追溯的某种信息及价值的载体。载体可以有多种格式或者标准。仍与图片类比,同样一张图可以有PDF格式、PNG格式的,也可以有JPEG格式的。NFT同理。

NFT的协议标准

随着公链生态的逐步建立,大量优质生态应用开始部署,尤其是与NFT相关的应用,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随之而来的是参差不齐的合约质量和标准兼容度。为了链上NFT应用的繁荣和可持续发展、应用之间方便集成、保证合约质量和安全,需要统一的底层技术协议标准作为规范。

(1)EIP和ERC

作为以太坊社区的一分子,大家都希望以太坊网络的未来技术走向不要集中在几个研发人员的手里,希望可以看到讨论的过程,甚至可以全程参与。这就诞生了EIP。

EIP的全称为Ethereum Improvement Proposals,即以太坊改进提案,是公开征集与讨论如何改进和优化以太坊区块链的途径。事实上,以太坊的任何一次更新,都是EIP的贡献。

EIP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1. 一个EIP被提出之后,首先进入草案(Draft)阶段
  2. 以太坊社区会对此进行讨论,提出支持的或反对的意见,EIP提出者根据讨论结果调整草案内容(Last Call)
  3. 如果提案被接受,那么进入接受(Accept)阶段,否则重新回到草案阶段
  4. 如果一个EIP最终被应用到了以太坊中,该提案就被接受变成了终稿(Final),再也不能进行任何修改

一旦EIP被委员会批准并最终确定应用,它就成为ERC。ERC的全称为EthereumRequest for Comment,即以太坊意见征求稿,用于记录以太坊上应用级的各种开发标准和协议(Application Level Standards and Conventions)。ERC代表以太坊已正式提案,经由以太坊开发团队审议和测试后通过,并对提案内容进行标准化,用于改进协议规范和合约标准等内容。其后的20/721/1155/998则代表提案号,ERC-20代表第20号提案,其他提案号亦然。

所有的ERC都是EIP,反之则未必。

ERC-721、ERC-1155、ERC-998发展到现在,非同质化Token形成了以下几种主要的协议标准。

  • ERC-721:ERC-721是最早的协议标准,特点是每一种Token都需要一个单独的智能合约。就好比你向老师请假,如果不去上数学课,那么只能向数学老师请假,如果不去上其他课就要找那门课的授课老师请假。最近ERC-721还出现了一种升级版,叫ERC-721A,可以一次性铸造多个NFT,显著降低了gas,使得铸造一个NFT和多个NFT的成本几乎相当,代表性的项目是Azuki。
  • ERC-1155:ERC-1155由Enjin团队首创,提出了NFT的半同质化方案。所谓半同质化,可以理解为ERC-20和ERC-721的结合,ERC-1155允许一个智能合约处理多种类型的Token。例如,这种合约可以同时包含同质化和非同质化Token,大大提升了交易效率。你想一想,你如果想请假,只需要请一次就够了,不用管向讲哪门课的哪位老师请假,都只需要请一次假。ERC-1155与传统的协议标准的另一个不同之处在于,它不能直接销毁。相反,除非最初的开发人员定期买回Token,否则它通常会一直流通。
  • ERC-998:该协议标准支持可组合非同质化Token(Composable NFT,CNFT),允许任意一个NFT捆绑其他NFT或FT。用户在转移CNFT时,可以实现CNFT所拥有的整个层级结构和所属关系转移。简单来说,ERC-998可以包含多个ERC-721和ERC-20协议标准的Token。运用该种协议标准产生Token能实现转账一次就可以打包所有不同类型的Token。对于一个猫咪NFT来说,猫咪身上可以有同质化资产(比如BTC、ETH),而其身上的其他特征(比如衣服、帽子、铃铛等)都可以是NFT形式的。ERC-998允许用户在转移这只猫咪时,可以一次性同时转移猫咪身上的所有资产,而不会出现与《哈利·波特》中罗恩类似的情况——幻影移形后缺了一条眉毛。

(2)OpenZeppelin

OpenZeppelin是一款开源工具,也是智能合约方面最受欢迎的库源,可用来编写、部署和管理DApp,在最大限度上提供可靠性和安全性保障。目前,较多的ERC-721通过OpenZeppelin实现。

OpenZeppelin主要提供两个产品:

  • 合约库
  • 软件开发工具包(Software DevelopmentKit,SDK)

OpenZeppelin合约库为以太坊网络提供了一组可靠的模块化和可重用的智能合约,合约使用Solidity语言编写。使用OpenZeppelin合约库的好处主要是它们已经过测试、审核和社区审查。

合约的类型多种多样,包括以下几种。

  • 访问控制:决定谁可以执行操作。
  • Token:创建可交易资产。
  • 加油站网络:在你想让你的用户不必付gas就能使用合约时使用。
  • 实用工具:在你需要通用且有用的工具时使用。

在OpenZeppelin的实现中,实现EIP-721主要在ERC721.sol文件中,实现枚举部分在ERC721Enumberable.sol文件中。

另一种OpenZeppelin产品是OpenZeppelin SDK。SDK使用命令行接口(CLI)编译、升级和部署智能合同,可以大大节省开发时间,提高开发效率。

通过文化窥探NFT审美趋势:什么样的设计才是”蓝筹“的

(1)Web3.0之初:什么是流行

当尝试对Web3.0品牌进行研究时,我们可以发现一个规律:早期的Web3.0品牌形象皆为以像素元素为主导风格进行创作的形象。首先是比BAYC(Bored Ape Yacht Club,中文一般叫无聊猴)更早出圈的CryptoPunk,它的形象创作完全基于像素元素,通过像素元素创作了10000个Avatar(指的是头像类的形象,中文译为阿凡达,但是业内一般直接用英文),开启了Avatar元年。无独有偶,与CryptoPunk拥有同样地位的Neon Cat也是基于像素元素创作的彩虹猫。为什么早期的项目都这么喜欢用像素元素?在探讨这个问题的答案之前,先来看一下像素元素的历史。

Digit(数字)是一个非常常见的词汇。仅列举所有Digital(数字、数码、电子化的)物件就能列举三天三夜。Digit的出现需要追溯至20世纪。提到Digit的历史,我们就不得不提及二进制。所谓二进制,就是用最简单的方式来表达尽可能多的不同的状态,以传递不同的信息。有的信息可能不太方便直接传输,比如“有内鬼,终止交易”,而有的则是为了传输更便捷,比如在计算机世界里。

早期计算机的计算能力相当有限。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ENIAC,即使重达31吨,耗电量为150千瓦,占地面积约为170平方米,计算能力可能还比不上现在的一些高级计算器。在这样的情况下,尽可能减少传输的信息量,可以有效地提高效率。

对于计算机来说,对复杂图形的渲染会占用更多的计算资源。我们可以简单地将图片理解成x行y列的像素矩阵,图片的像素数z=x×y。当x和y都变得极小(比如个位数)时,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清图片中的锯齿,这便是像素图片。发展到今天,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像素元素便是二维码。可以说,像素元素是最简单的图片,也就自然而然成了早期计算机图片显示的首选。

从ENIAC到现在的量子计算机,再到未来的生物计算机,物理介质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计算机的发展。英特尔创始人之一戈登·摩尔曾经提出,当价格不变时,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元器件的数目,每隔18~24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这一经验性总结,被后世称为“摩尔定律”。

当硬件设施足够支撑软件开发时,计算机的软件开发正在往多个领域多维发展。游戏这个领域的出现则是软件迈向商业化的第一步,也是人类在商业发展中迈出的里程碑式的一步。在显示屏被赋予色彩之后,我们能看到电子游戏蓬勃发展,其中就包括大家熟知的马里奥和魂斗罗。这些横跨X世代(Gen X)至Z世代(Gen Z)的电子游戏让所有游戏玩家对像素元素印象深刻。这些游戏的形象无一不是通过简单的像素元素搭建的。其实这些形象大多数都不能达到完全的“类人”。对于现在的电子游戏来说,Avatar的形象越类人就越能使玩家获得沉浸式体验。学者陈煜在研究中提到,智能虚拟化身在逼真的几何外观的基础上结合自主认知能力、情感智能等因素可以使用户在交互中实现沉浸感的最大化,从而能够产生可信服的拟人行为。可能很多游戏玩家在看到上述观点之后想要反驳:当年我拿着“红白机”玩马里奥游戏的时候也有很强的沉浸感啊。事实确实如此。基于一个非常基础的心理学理论——格式塔心理学(完形心理学),结合其中提到的闭合律和连续律可知,人们会寻求事物间的联系,例如把直线延续为直线,把曲线延续为曲线,并趋向闭合、完整的心理图形。由此可以得出,构建一个Avatar的成本很低,即使用像素元素也能轻而易举地创作出可以使玩家沉浸的形象。作为所有早期游戏所“被迫”采用的元素,像素元素逐渐形成其文化符号。当在任何场合看见基于像素元素的创作时,我们会在无意识的情况下激活以早期电子游戏为中心的神经网络并且将其归类于此神经网络。在这样的前提之下,像素元素的文化符号则演变成OG(OriginalGangster,意思是元老,但是业内一般直接用英文缩写)的象征,即像素元素=复古=OG。我们基于对文化符号的思考可以推测,早期的Web3.0品牌在尝试奠定自己在Web3.0时代的OG身份时,主观上可能会通过尝试使用像素元素达到其目的。

我们也可以从技术的层面来思考为什么早期的项目会选择使用像素元素作为主导风格。在本章开头,我们详细探讨过ERC-721和ERC-1155。这些针对NFT的协议标准的形成离不开我们仰望至今的CryptoPunk。如今我们提及NFT项目,尤其是Avatar类的NFT项目,会想当然地认为它们都基于ERC-721或ERC-1155。然而,CryptoPunk实际上使用的是ERC-20(即目前使用得最广泛的同质化通证协议标准)。当时还没有ERC-721和ERC-1155。CryptoPunk使用了10000个独立的ERC-20合约,以每一个合约只发行一个Token的形式发行了这10000个NFT。对于10000个基于ERC-20的合约来说,最简单的实现图像的方法就是使用简单像素,因为这不仅大幅减少了合约部署者需要支付的存储费用,还减轻了实验发起者的设计支出。

与其说CryptoPunk是一个项目,不如说它是一个基于以太坊同质化通证标准的实验,因为在CryptoPunk发行时,“项目方”并未设置任何铸造费,使得任何人都可以花基础的gas铸造一个只属于他的CryptoPunk。虽然这个实验在10000个NFT被铸造完成之后画上了句号,但是它的深远影响远不止于此。

在ERC-721和ERC-1155逐渐完善和被开发时,其特性完美地满足了加密艺术的需求。在Web2.0时代,一个被无数次强调的底层共识是稀缺性。无论是之后要提及的劳动力稀缺化还是传统艺术市场中通过介质所实现的稀缺性,我们都能发现在Web2.0时代,价值由稀缺性产生。

一个困扰着诸多摄影师及数字艺术家(Digital Artist)的问题是,传统艺术通过纸张或胶片达到了稀缺性,在传统市场中拥有了流通的权利,但可以随意复制的数字艺术品如何才能获取稀缺性从而获得流通的权利?Web2.0所给出的解决方案是通过第三方机构进行中心化认证。我们可以看到,目前对于任何数字艺术的二级市场管控大多基于第三方机构的中心化服务器,从而获取“权威”背书。我们在Web2.0时代倡导版权,倡导专利,而众多的第三方机构则在底层数据库上并不流通。是否存在这样的可能性:艺术家在某权威的二级市场中销售他的一个数字艺术品,然后再去另一个权威的二级市场中二次销售同一个数字艺术品。由于中心化服务器的“孤岛效应”,消费者并不能甄别二次销售的情况。

区块链技术、ERC-721和ERC-1155协议标准的出现完美地解决了这个问题。通过铸造的合约、不可篡改的时间戳,以及区块链共识,艺术家们可以通过ERC-721和ERC-1155协议标准实现“一个艺术品只在链上存在一份”,从而使其作品获得稀缺性。至此,一个由艺术家拥抱区块链技术及ERC-721与ERC-1155协议标准而开创的加密艺术元年被开启。当然,在说到NFT数字艺术的时候经常有人会问:“如果我把这些图复制下来自己重新铸造一套NFT,那么不也有了一模一样的NFT了吗?这不是更容易盗版了吗?”之所以会提出这样的疑问,是因为提问者还没有理解Web3.0的价值锚点。在Web3.0中,NFT的价值并不在于你有一个长这样的NFT,而在于其背后凝结的社区共识。也就是说,你当然可以复制、粘贴一套NFT,但是除了你本人之外没有人认可这套仿品,因此它就毫无价值。

在早期的NFT历史中,我们可以看到非常多数字艺术家的作品用ERC-721或ERC-1155协议标准在二级市场中流通。其中就包括大家耳熟能详的Beeple及他的集锦作品“Everydays:The First 5000 Days”。除了数字艺术家,我们也能看到很多传统艺术家通过焚烧现实介质实现作品数字化。至此,对ERC-721和ERC-1155协议标准的使用由于数字艺术家们的率先接纳还限制在艺术圈之内,这就意味着这段时期内的NFT对于审美下限是有要求的。事实上,当Beeple的著作“Everydays:The First 5000 Days”被以6900万美元的价格拍卖售出之后,很多人对其作品的价值提出了质疑。其原因非常简单,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对Beeple的作品产生共鸣。审美下限对所有对新技术翘首以盼的人们设立了参与成本。由艺术圈主导的NFT市场并不允许所有人参与并且体验这场新科技的盛宴。在这个时期,大众的需求显而易见,即需要一个能看得懂的NFT项目。其实熟悉艺术史的你大概能猜到接下来发生的故事,即波谱艺术所掀起的“郁金香热潮”。

(2)Web3.0发展中期:“郁金香热”的重演

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资本市场都早已敏锐地观察到了大众急迫体验新科技的需求。于是,在这个时期,我们可以看到非常多的偏向大众审美的数字藏品发行。

在国内,我们可以发现很多基于大众认知范围内的热门IP通过区块链技术发行“同质化”数字藏品。

在海外,由于NFT数字藏品起源于艺术圈,对于NFT发行方来说,藏品必须自带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NFT市场策略则由基于传统行业现有IP发行NFT转变为基于波普艺术创立全新的Web3.0品牌。在这个时期,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火热至今并且其地位已被载入Web3.0史册的NFT品牌,其中就有被各路明星疯狂带货的无聊猴——BAYC。

从一个微观的视角来看NFT乃至Web3.0的历史,对于大众来说,可能有两个重要的节点,

  • 一个是Beeple拍出天价的NFT数字藏品“Everydays:The First 5000 Days”
  • 一个是库里花天价购入BAYC系列NFT并且将它们换作自己的推特账户的头像

前者象征着Web3.0时代的敲门砖,而后者则预示了Web3.0入侵Web2.0的“降维打击”。

其实很多人在第一时间对BAYC系列NFT的主观评价是负面的,难以接受自己在Web3.0时代以一只猴(或者猩猩、猿类)的卡通形象出现。很多人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可能还停留在优胜劣汰的阶段,排斥超出自己审美边界的事物。他们或多或少都低估了波普艺术对每个人审美根基的影响。作为艺术商业化的里程碑,波普艺术打破了大众接触艺术的壁垒,通过日常大大小小的事物反复锤炼着人们对于艺术定义的边界。BAYC不仅在Web3.0平台中简单曝光,在波普艺术的核心之上,还真正做到了教育大众和引导审美趋势。

BAYC通过猴子的形象切入主流市场,唤起所有人对猴子/猩猩这个文化符号的记忆。无论是东方耳熟能详且家喻户晓的孙悟空,还是全世界范围内认同的进化论,人类对猴子与猩猩的认知早已不再是单纯的生物学上的“灵长类动物”,而是附加了更多文化上的意义。相较于与人类基因相差更多的其他物种,与人类基因相似度高达98%甚至99%的猩猩对于人类来说更为亲近。通过使用猴子/猩猩的形象切入,也可以避免受众基于恐怖谷理论对品牌形象的排斥。

更为巧妙的是,从设计的角度来看,BAYC在设计之初就早已为其受众刻画出Web3.0的用户画像,由此也为后续Web3.0的发展奠定了基石。Yuga Labs(BAYC母公司)的联合创始人Greg Solano(也叫Gargamel)曾表达过他对BAYC设计的看法。在他看来,BAYC的设计更多地服务于情绪的表达,BAYC的设计让他看到了“一种存在主义的无聊感”。通过设计具象化表达Boredom(一种厌倦、无聊的情绪),BAYC更进一步与Gen Z受众达成共情。与Gen X和Gen Y相比,对于在更为优质的环境中成长的Gen Z来说,他们对Boredom的感知更为强烈,也更为敏感。具象化Boredom的表达形式可以让Gen Z得到更深层的共鸣。

至此,由BAYC统领的波普艺术降临Web3.0世界,为其文化打上标签。继BAYC之后,我们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基于波普艺术打造的IP横空出世。它们无一不在为Web3.0的文化塑形。对于很多涉足二级市场的Web3.0边缘参与者来说,他们对Web3.0品牌的存在并无实质感知。在他们眼中,这些五花八门的图片就像17世纪荷兰经济泡沫时期的郁金香。如何从这个价值炒作的大环境中险中求胜,是每一个品牌方都应该思考的。

(3)审美意识变迁:参与人的变化导致审美变化

站在现在这个时间节点回看NFT的历史,我们会发现其实无论多么新颖的事物都存在过往历史文明的映射。如果再早一点儿对Web3.0文化做分析,可能不一定能分析出什么。但在目前这个节点,Web3.0文明已然起步,而一个非常重要的节点就是女性主题在Web3.0时代异军突起,关于这点稍后再做论述。下面先从早期NFT市场表现切入,窥探Web3.0文明。

早期的NFT市场审美都以西方主流审美为导向,甚至同一个IP的不同形象会影响其价格,这可能与当时市场的主要参与者群体相关。购买者可能希望买一个与自己心目中理想形象相匹配的Avatar,这种理想形象或者是他在现实中的形象,或者是他希望成为的形象。Gonzalez Franco的EEG(脑电波)实验表明,实验对象在看到不熟悉的面孔时大脑视觉皮层中专门处理面部识别的区域反应强,而在看到熟悉的面孔时反应弱,这意味着对熟悉的面孔大脑处理起来更得心应手,从而推测人潜意识里可能倾向于选择与自己相像的形象。

我们或许可以得出以下观点:在社会文明里,某个群体可能拥有相对优越的环境,促使他们对新科技持有更开放的态度。这就导致在早期参与到NFT市场中的大多数人属于这个群体,他们以更贴合自己现实中的形象为目标收藏NFT。以上观点反映在市场上就是,往往符合西方审美的设计会有更好的表现。不过随着NFT圈子的扩大,也有一些相对小众的审美风格进入了大众视野。例如,由日本文化主导的Anime风格。

0N1 Force(On One Force)和The Sevens是两个可以代表东方文化在欧美市场兴起的品牌。大家发现其实东方文化也可以撼动以西方审美为主流的NFT市场,在此之前甚至鲜有人尝试发行有东方元素的NFT Avatar形象。这两个项目以日韩漫画风为主,嵌入了一些大家熟悉的元素,比如海贼王、死神、七龙珠等流行漫画元素及以浮世绘为主导风格的日本古典艺术风格。现在很难探究究竟是这种风格造就了其社区的繁荣,还是由社区主导推动了东方文化在NFT市场上出现了一轮热潮,但是可以确定的是过往以西方审美为主的NFT市场对此并不反感。这是一次小众文化(相对于传统NFT市场来说)的成功尝试,也是一次对于NFT多元化发展和扩大触达人群的有效推动。自此,越来越多的小众文化开始尝试通过NFT的形式发起、巩固、扩大自己的社区,Azuki是截至2022年第一季度最成功的案例。关于这些明星项目,我们将在“NFT分类”一节详细说明。

从设计上来看,0N1 Force在市场上的突破不仅有前面提到过的动漫风格,还有针对女性Avatar的尝试。早期的热门NFT项目(例如,BAYC、CoolCat、Pudgy Penguins等)都以“伪无性别特征”的方式体现其设计。为什么说是“伪无性别特征”呢?其实原因很简单,当时所强调的“无性别特征”只针对非男性的性别特征。我们能看到在很多设计中对配饰的选择都规避了女性更青睐的配饰。0N1 Force则在设计之初就打破了当时已经固化的性别壁垒。在0N1 Force的设计中,我们可以发现很多有明显女性特征的设计,例如长发、马尾辫等。0N1 Force的尝试是大胆前卫的,但它并不足以撼动整个早期的NFT市场。

真正的转折发生在2022年1月初。多个以独立女性为题材的NFT在市场上迎来了热潮。这些项目方团队几乎都以女性为基础搭建,完全贴合其品牌愿景。0N1 Force等小众元素的兴起预示了Web3.0世界的审美进化,而女权主义在NFT市场的兴起则预示着Web3.0世界的文化跃进。审美进化体现在被市场接纳的品牌设计风格,而文化跃进则意味着市场开始接纳品牌的多元文化愿景,并且愿意为此买单。品牌被允许通过NFT的形式向全世界传播自己的思想宣言仅仅只是Web3.0文化百家争鸣的敲门砖,而未来的Web3.0到底会以怎样的形态继续发展,我们在场的所有人都无法预测。我们需要做的是,保持冷静,拭目以待。

NFT分类

(1)Avatar

头像类项目的NFT通常总量固定,并且每一个都不相同,由几百种,甚至上千种不同的元素组合而成,在发售时通常为盲盒,在约定的时间“开图”。最早的头像类项目是CryptoPunk,现在持有该NFT的人被Web3.0世界公认为老OG。

1、0N1 Force——第一个构建NFT社区的品牌

0N1 Force的头像如下图所示。

随着0N1 Force横空出世,日漫风(Anime)迅速席卷Web3.0世界。作为第一个,也是当时唯一一个基于日式动漫风格创作的NFT品牌,0N1 Force凭借自己独特的画风挑战当时还被西方审美主导的主流NFT市场。其实这一点足以让0N1 Force在当时大出风头,可是0N1 Force为NFT乃至Web3.0世界所带来的变革远不仅如此。

直至今日,对于大多数Web3.0用户来说,早期加入自己看好的NFT社区并且为社区提供力所能及的贡献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这件事可能平常到仿佛早已写入Web3.0世界的公约。对于很多后期探索Web3.0世界的玩家们来说,这段足以载入Web3.0史册的革新可能从未有人对他们提及。我们把时光倒退至0N1 Force出现之前的Web3.0世界。

0N1 Force出现之前:白名单机制问世前的混沌之日

无论你相信与否,在0N1 Force出现之前,没有任何一个项目使用过白名单机制。在0N1 Force之前的项目都一律使用公售机制在一个固定的时间点为所有Web3.0用户开放铸造。在同一个时间点开放的公开铸造机制看似对所有人都公平,实则不然。在那个时代,对于所有NFT玩家来说,必不可少的就是一位“科学家”朋友。就像三国时期卧龙、凤雏得一便可得天下一样,在当时便是得“科学家”者得天下。原因如下:

  • 首先,“科学家”可以通过代码实现定时自动铸造NFT。很多人会小看那几秒甚至几毫秒的时间,但是这几毫秒对于使用公开铸造机制的NFT项目公售来说可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了,因为这几毫秒的时间足够让他们完成抢跑。
  • 其次是限量铸造机制。由于使用公开铸造机制,绝大多数项目方为了避免大户在公售时吸筹,对每个地址都追加了数量限制。打个比方就是“每个钱包地址只能铸造5个NFT”。这样的限制虽好,但只能限制普通用户。对于“科学家”来说,多地址同时铸造可谓小菜一碟。绝大部分高端玩家在当时的操作是雇用“科学家”,为“科学家”提供资金并进行后续分成。如此一来,那些不愿意雇用“科学家”或找不到“科学家”朋友的玩家只能通过提高铸造gas来参与公售。

这样一来,看似公平的机制实则对所有热爱NFT的玩家都提高了入手门槛。取而代之的是,玩家不可避免地将自己倾尽心血创作出来的作品交付给“科学家”与投资者。这样“畸形”的持有者画像导致的结果就是社区无法达成任何共识。真正热爱项目的用户进入社区只有两种方式:

  • ① 在公售时参与gas war(指的是在短时间内全网出现大量交易需求导致网络拥堵,用户需要提高gas才能完成交易的现象)并且承担铸造失败后浪费的gas。
  • ② 在二级市场中溢价收购NFT让投资者如愿以偿。无论是以上哪一种情况,对于踌躇满志地想要加入社区的Web3.0用户来说都是难以完全接受的。

在这个阶段,对于所有尝试基于NFT创立品牌的项目方来说,找出局部最优解迫在眉睫。就在这时,0N1 Force立项并以其独特的PoW机制开启了Web3.0真正意义上的社区驱动时代。

0N1 Force出现之后:究竟谁需要向谁证明价值

在以往的基于NFT搭建品牌的项目中,常见的是自下而上的运营方式,即基于Web2.0时代的品牌搭建路径,由项目方作为中心向下传播价值。传播价值的渠道通常为推特、NFT社区、NFT项目信息聚合器等。用户可以通过以上渠道判断品牌是否有价值。当时可量化的指标可以是品牌的推特账户被哪个“大V”关注或品牌在推特上发布的消息被哪个“大V”转发、品牌是否在别的NFT社区曝光、品牌是否自费将其信息载入NFT项目信息聚合器等。

虽说直至今日这些指标可能还是Web3.0用户评判一个项目好坏的依据,但在那段时间里,多数品牌推广行为是由项目方发起的。从一个全局的角度来看,这个时期的大多数NFT项目是由品牌方向NFT玩家证明其品牌价值的。这也是Web2.0时期常用的手段:品牌方通过铺天盖地的广告向用户展现其价值,而这些广告成本则被分摊到每一个愿意为其买单的人身上,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品牌溢价”。这样自上而下的营销方式逐渐在项目方与其社区成员之间建立起一道高墙。忠实用户建立起“我所花的钱已经用在品牌推广上”的认知,导致忠实用户并不愿意动用其资源帮助品牌更好地推广。他们唯一愿意做的品牌推广行为只有无成本的投入,即类似于向周围的朋友口头分享等。他们的参与并不能使自己获得任何好处。

事实上,一些品牌已经察觉到了这个价值缺口。现在,我们经常能看见“社区大使”类项目(Ambassador Program),让用户通过点对点的模式获得一定的回报。然而,这种模式存在着“社区大使”“贩卖”亲朋好友对自己信任的诟病。

当众多项目方还在尝试用Web2.0的思维在Web3.0世界开疆扩土时,0N1 Force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模式:对社区成员进行Proof of Value(PoV),即价值证明。其实很多人将其定义为Proof of Work(工作量证明),但是笔者认为如果简单地将0N1 Force的模式定义为工作量证明太过肤浅。

0N1 Force做了什么

(1)白名单机制。

与以往的公开铸造机制不同,0N1 Force率先采用白名单机制,具有白名单资格的社区成员可以在公售之前铸造NFT。这就意味着这些社区成员可以在避免gas war的前提下以接近铸造费用的成本铸造0N1 Force的NFT。具有白名单资格同时保证了参与预售成员的获利,即参与预售的成员与参与公售的成员相比免去了gas war所带来的高额gas。据第三方媒体报道,以太坊gas在0N1 Force开放公售时一度飙升至2400gwei(以太坊上的gas单位)。如此一来,在二级市场中0N1 Force NFT参与公售的成本已然远超于参与白名单预售的成本。对于项目方来说,如此巨额的福利一定是要给社区核心成员的。如何才能尽量公平地筛选优质的社区成员呢?这就涉及前面提到的PoV了。

PoV是对社区成员的价值(对项目而言)进行筛选的共识机制。对于那个时期的0N1 Force来说,项目方所珍视的社区成员的价值大多基于社区成员对社区活跃度的贡献。大多数白名单资格都是社区成员通过在社区内不断聊天与制造话题获取的。在0N1 Force社区中,我们可以看到社区成员从交流诗词歌赋到畅谈人生理想。社区讨论的话题跨度之大,积极性之高,让所有新老成员都认可其社区的高包容度。这一点在0N1 Force之前是没有任何社区可以与之媲美的。

0N1 Force的成功也离不开所有为项目做贡献的社区协调员。与其他项目不同的是,0N1 Force项目方的成员配比比当时其他的社区更侧重于社区协调。在项目初期,0N1 Force就将社区协调员的作用发挥到极致。早期的0N1 Force有超过5名社区协调员参与社区搭建。他们会在不同的时间段通过文字的形式加入社区讨论并且适度引导讨论的方向。由于社区协调员各自都拥有独特的人格标签,在他们加入社区讨论时,社区成员们都能立刻发现他们的特点和认知范围。参与过0N1 Force社区讨论的成员可能对0N1 Force的社区协调员还有一定的印象。笔者还能记得的有生成艺术家Strawberry、拥有深厚文学底蕴的Writer及Philosopher,以及身处澳大利亚的Jess。轮番的讨论及完全不同的人格标签使得社区成员可以在社区协调员的参与下不间断地探讨大家所感兴趣的一切话题,即使话题与项目无关。

从集体的角度来看,0N1 Force社区极度健康,但对于社区成员自身来说,0N1 Force的PoV实际上就是一场大型“压榨”活动。大多数社区成员基本上都需要熬夜在社区中用最积极的态度给社区制造热度。少数社区成员则通过实际产出获得了白名单资格。其中有为0N1 Force活动做主持人的,有基于0N1 Force做二度创作的,也有基于0N1 Force的设定创作小说的。

无论是实际产出还是制造热度,绝大多数核心成员都获得了奖励。由于价值审核仍基于中心化体系,项目方的审核难免会有遗漏。在0N1 Force社区中出现过通过不同的账户获取多个白名单资格的社区成员,也出现过社区成员抱怨自己连续熬几个通宵也没拿到白名单资格的事件。即便如此,不可否认的是,0N1 Force在Web3.0的早期搭建中提供了一个完全跳出Web2.0时期的营销思路,即社区成员基于白名单资格为项目无偿贡献其价值,而项目价值的体现则基于社区质量。这样的思路同时也完成了Web3.0底层逻辑的搭建,即共识决定价值。

“共识决定价值”的逻辑被Web3.0用户接纳正是因为Web3.0的底层技术——区块链的底层逻辑。在之前的章节中我们曾提到过区块链的底层逻辑,其中就提到过51%原则,即超过51%的算力认可的区块将被主链认可成为下一个区块。51%原则背后的逻辑就是超过半数的人认可即被全部人认可。这也就是我们一直提到的“共识”。

0N1 Force将由算力组成的共识转化为由社区成员的贡献所凝聚的社区价值共识。共识的强弱完全基于社区成员的价值贡献大小。至此,项目与社区形成强绑定状态,与Web2.0不同的是,每个社区成员都可以参与品牌搭建,为项目提供力所能及的贡献。

(2)世界观搭建。

除了白名单机制,0N1 Force在项目立项之时还有很多与众不同的配置,其中就包括世界观的搭建。早在立项之前,0N1 Force就已经搭建好了一个宏大的世界观。在当时的网站上赫然出现的是一个巨大的公售倒计时。这个倒计时并不是为公售准备的,而是为每个人在现实生活中身份的“死亡”设立的。除此之外,每一个获得认可的社区成员都会被除去姓名(nameless),以此预示他们在0N1 Force宇宙中重生。社区协调员也会在社区中发布自己基于0N1 Force创作的小说,后续也有社区成员参与小说的撰写。这些都为0N1 Force创作的独立漫画奠定了基调。

在0N1 Force社区里,对一个社区成员最大的祝福是祝他的姓名被除去。这样的设定变成了后续NFT项目参考的范本。这让越来越多的艺术家们意识到,要想在Web3.0世界搭建品牌不仅需要优质的设计,还需要搭建自己的世界观,搭建自己的社区共识。这一模式在0N1 Force成功之后变得越来越程序化。我们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优质NFT项目基于0N1 Force的模式在Web3.0世界打出自己的名号,其中就包括Doodles和Azuki。

2、Doodles——线条简单、色彩丰富

Doodles的头像如下图所示。

Doodles是一个由社区驱动的NFT项目,NFT的总量为10000个。

Doodles的第一位创始人和项目的主创艺术家是Scott Martin(工作化名是BurntToast)。他是一位加拿大的插画师、设计师、动画师和壁画师,曾为谷歌、WhatsApp、Snapchat等公司提供过艺术类的服务。Doodles的第二位创始人兼CMO(首席营销官)是Evan Keast(也叫Tulip),是Kabam Games(一家互动娱乐公司,制作过多个多人在线社交游戏)、Dapper Labs、CryptoKitties和NBA Top Shot的前首席营销官。Doodles的最后一位创始人兼CPO(首席产品官)是Jordan Castro(也叫Poopie),是CryptoKitties和Dapper Labs的前产品经理。技术开发团队为WestCoastNFT。

Doodles在2021年9月初开放了社区,并在9月底至10月初进行了第一轮白名单资格的征集,当时每个Doodles NFT的价格是430美元左右,第一轮售出了一半左右的NFT,而且获取的方式比较简单。在第一轮白名单资格征集完之后,他们团队在10月7日决定关闭社区。这个操作让早期参与者的凝聚力空前强大,毕竟在这之前进入Doodles社区是没有门槛的,并且Doodles给白名单资格非常大方,每个人都可以得到至多铸造(业内一般称为Mint)5个NFT的权利,笔者认为这种机制对加强社区的凝聚力有非常大的推动作用。

在2021年10月17日公售时,比较有意思的是公售的时间并没有在此之前告知大家,社区只是说在太平洋夏令时的下午6点之后开放Mint,并且具体的公售时间会在官方的推特账户上公布。这样做的好处是“科学家”无法提前将抢NFT的合约交互脚本写好,避免有人一次性获得太多的NFT,从而使持有人尽量分散,以减轻未来二级市场的抛压,同时也可以促使想参与的用户持续关注官方的推特账户。在各个NFT KOL(关键意见领袖)的推广和良好的团队运营下,公售时gas war如期爆发,以太坊上gas峰值达到了惊人的7000 gwei,让头像类NFT市场迎来了牛市。

在公售后的第二天,也就是2021年10月18日,凭借社区超高的凝聚力及火爆的热度,该NFT的地板价格(Floor Price,指最低的价格)达到了4095美元,让早期参与者及在公售时抢到该NFT的幸运儿获得了第一批Doodles文化的红利。

在此之后,Doodles团队继续按照路线图(roadmap)推进Doodles社区发展。在11月16日,Doodles团队公布将举办迈阿密巴塞尔艺术展,并且邀请Doodles NFT的持有者参展。这一操作再一次引爆了Doodles社区,大家都看到,原来自己的NFT真的有机会在艺术展上被展示,当天该NFT的地板价格涨到17500美元,大约是发售价格的40倍。

随后,在Doodles银行和各种新项目白名单资格的激发下,Doodles社区的FOMO(Fear of Missing Out,指的是一种害怕错过的心理)情绪在2021年12月底到2022年1月初彻底爆发,该NFT的地板价格一路上涨,到2022年3月为止已经达到了52500美元左右,大约是发售价格的122倍。

我们可以复盘一下Doodles的成功,大致上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

  • NFT的整体设计风格非常符合大众审美,无论是西方文化还是东方文化都比较容易接受这种风格。
  • 从公售的操作中可以看出,Doodles团队不仅依靠主创艺术家Scott Martin的强大美术功底,在这个团队身后还有Tulip、Poopie两位重量级的NFT项目运营专家。运营团队相当专业,从征集白名单资格到公售,对社区的凝聚力打造都非常有规划,前期的宣发和造势做得也非常好。
  • 路线图由Doodles NFT的持有者进行投票治理,将社区的能量放大,集思广益,贯彻去中心化思想。
  • 达成广泛的圈内外共识。圈内著名的NFT收藏家(如Pransky)和各类行业精英(如推特的营销主管Justin Taylor、Reddit的COO Alexis Ohanian、著名歌手SnoopDogg、著名DJ Steve Aoki等)都曾表达过对Doodles NFT的喜爱,甚至在自己的公开社交媒体平台上使用Doodles NFT作为头像,最终带来更大的粉丝效应。
3、Azuki——东方文化崛起

Azuki的头像如下图所示。

Azuki是一个日系动漫风的头像NFT系列,共10000个,拥有头像的用户可以访问“TheGarden”元宇宙。

Azuki的主要创始团队为一个洛杉矶的加密社区——Chiru Labs,他们拥有丰富的Web3.0操作经验和游戏开发技术,励志将Azuki打造成一个蓝筹标的。Azuki的主创艺术家包括守望先锋(Overwatch)的艺术总监Arnold Tsang和曾在《街头霸王》漫画团队工作的Joo,这两位都是老二次元用户,非常热爱动漫。Azuki的技术方面主要由Facebook的前软件工程师LOCATION TBA(网名)负责,其部署的合约ERC-721A非常有新意,大大减少了用户铸造NFT所需的gas。Azuki的社群运营方面由曾在谷歌任职的PIZOOKIE(网名)负责,他对NFT社区运营、社区氛围打造极为看重,Azuki的成功离不开由他一手打造的聚集高度动漫共识的社区。

Azuki的售卖一共有三个关键节点,分别为荷兰式拍卖(2022年1月12日)、白名单阶段(2022年1月13日)及公售(2022年1月15日)。

  • 第一个节点,他们选择使用了一种特别的方式——荷兰式拍卖(降价拍卖法),首次拍卖的价格为3300美元/个,每个用户最多可以铸造5个NFT,假如没有铸造完,那么价格每20分钟下降165美元,直到降到495美元结束,但是由于用户高度热情,在3分钟内,这个阶段的8700个NFT就以3300美元/个的价格售罄了。
  • 第二个节点——白名单阶段,由PIZOOKIE精心设计。为了区别于目前主流项目采用的在社区中发言升级或通过邀请人加入社区获得白名单资格的方式,他利用特殊的方式寻找真正的长期支持者,而且结合了社交媒体的真实互动——几乎每一个白名单用户,都是由他精心挑选出来的具有高度共识的用户。这样的用户质量很快就在二级市场中体现出了作用。
  • 最后一个节点是公售,本来公售的铸造价格应该是荷兰式拍卖中卖出的最后一个NFT的售价,即3300美元(当时的价格)。由于此前大家参与铸造的热情非常高,到公售时只剩下了17个盲盒,因此官方取消了公售,改成了在社区里抽奖发放。最后,官方只保留了200个NFT用于开发、合作等事项。至此,所有的NFT发放完毕。

我们不妨回顾一下在Azuki之前的各个日漫风(Anime)NFT。在NFT市场上同时具有东方元素和二次元这两个标签的NFT项目一直处于空缺状态,直到0N1 Force项目出现。虽然0N1 Force开启了审美多元化的时代,但是Anime风格一直缺少一个龙头品牌。0N1 Force与The Sevens在设计层面上一直都没有成为龙头品牌。

Azuki在完全分析了这两者没有做好的原因后,拥有了非常明确的目的:成为一个横跨二次元、潮牌的大蓝筹(指的是长线顶级NFT系列,参考“蓝筹股”概念)。他们团队完全具有这个能力,有Overwatch艺术总监、Facebook前软件工程师、谷歌产品经理等大型科技公司背景,实力毋庸置疑。大部分NFT以盲盒形式发售之后,因为稀有度等问题很多NFT会以低于盲盒出售的价格被卖出,而Azuki NFT却相反,在开完盲盒之后它的价格不降反升,该NFT依靠精良的画风及元素获得了大家的认可,哪怕是大众货,大家都觉得很好看,在完全符合东方审美的情况下又兼具西方美学,试问这样的精品二次元NFT谁能不爱?

除了有画风精良这个优点,Azuki的路线图思路也非常清晰,以NFT为支点,不管是艺术展、游戏、DAO、治理Token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且十分透明,大家都对这个项目的团队实力没有丝毫怀疑,在强烈的FOMO情绪下,在2022年2月1日,Azuki NFT的当日均价已达到18.7216ETH(约52464美元,数据来自OpenSea网站),是其铸造价格的近20倍。或许对于这个团队和这个项目来说,这仅仅是开始,让我们拭目以待。

(2)刻在区块链上的声音——音乐NFT

(3)每个人都能在15分钟内出名--素人自拍NFT

(4)体育

(5)品牌、企业纪念类

NFT的未来

回到顶部(go to top)

四、Web3.0的基本组织形式——DAO

什么是DAO:一种新的组织形式

DAO,通常被读作dào。在大多数人的认知中,DAO通常被认为是某公司或实体组织的一种去中心化形式,即去中心化自治组织(Decentralized Autonomous Organization)。虽然通过公司或实体组织这些既有概念去理解DAO更具有现实意义,但是DAO的含义并不仅仅局限于某个具体的公司或实体组织。从广义上来讲,DAO是一种通用的去中心化组织形式,也是Web3.0世界里很常见的一种组织形式。

(1)DAO的前身

从组织形式来看,DAO这样的去中心化组织形式在现实生活中存在已久。发表于2019年的一篇学术论文Decentralized Autonomous Organizations:Concept,Model andApplications中提到,自然生态系统中的自组织现象、CMO、DAI都可以看作其早期表现形式。以CMO为例,其在组织形式、运行方式上与如今的DAO十分相似,从这个层面来理解DAO似乎更加容易,但是这些组织与真正意义上的DAO仍存在差别。下面从DAO的特征出发来更深层次地理解DAO的定义。

(2)DAO的定义

目前关于DAO的定义非常多,从中可以梳理出DAO的基本特征,即字面意义上的去中心化、自主性与自动化、可治理,以及基于这些基本特征展露出的公开透明、高度信任、高度共识、Token激励等运行特征。

  • 去中心化。不同于传统的中心化组织,基于区块链技术的DAO组织形式是去中心化、扁平化的,具体体现为在DAO中不存在权力等级划分,也不存在权力中心,在管理上是自下而上的。奥瑞·布莱福曼和罗德·贝克斯特朗曾在2007年出版了一本名为《海星式组织》的书,书中对中心化和去中心化组织形式的区别做出了形象的介绍,“乍看之下,蜘蛛与海星的外观很像,都是从中央的躯体长出几只脚,但是两者截然不同。砍掉蜘蛛的头,蜘蛛就死了,但把海星切成两半,你会看到两只海星。”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去中心化的组织形式。奥瑞·布莱福曼和罗德·贝克斯特朗认为去中心化组织(海星)比中心化组织(蜘蛛)更有生命力。
  • 自主性与自动化。在DAO中,每位成员都有权利通过投票来参与组织的治理和决策,都拥有自主性。前面已提到区块链技术的特征,区块链技术通过智能合约确保了DAO的“代码即法律”(code is law),使得DAO可以实现管理的代码化、程序化和自动化。
  • 可治理。DAO通常是为了完成某一共同目标而设立的。DAO的成员对在完成统一目标的路径上需要做出的各种决策具有投票权,并通过参与投票完成组织的自治。是否具备自治功能是DAO和其他普通去中心化组织的最明显差异。
  • 公开透明。基于智能合约,终极形态的DAO的管理和运营规则、职责权利、利益分配、奖惩机制等均以智能合约的形式编码在区块链上,从而确保了组织运行的公开透明及自主运行。通常这些信息在区块浏览器(Scan)上可以公开查询,任何人只需要输入DAO的合约地址,即可查看该合约和与该合约产生过交互的Web3.0地址的所有历史行为。
  • 高度信任、高度共识。由于DAO运行在由利益相关者共同确定的运行标准和协作模式下,再加上DAO在运行过程中公开透明的特征,组织内部就更容易建立信任和达成共识,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组织的信任成本、沟通成本和交易成本,使得快速、无边界的决策成为可能。
  • Token激励。Token是DAO治理过程中的激励手段,也是DAO运转的核心。通过Token,可以将奖励、信息等元素数字化,促进利益、权利等元素融合,从而提高组织的自发性、自主性,实现价值流动。治理Token又可以根据使用的技术标准不同分为可拆分Token和不可拆分Token两种。可拆分Token是可以无限拆分的Token,比如一个成员可以持有0.01个Token;不可拆分Token则是必须为整数个的Token,比如1、2、3、10个Token。通过Token激励,可以让DAO中的个人与集体的利益一致化,从而实现共生共荣的愿景(但是在实际操作上还有诸多问题)。

基于上述特征,DAO的参与者可以得到与其贡献相匹配的报酬和权利,从而使得组织运转更协调、更有序。依据这些特征,我们也可以对DAO下以下定义。

DAO是以互联网基础协议、区块链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为底层技术支撑,以Token激励和协同治理为治理手段,拥有明确的共同目标,具备高度信任和高度共识、开放平等、去中心化、公开透明、自动化特征的一种全新的组织形式,是数字协作的最佳实践和Web3.0最基本的组织形式

从现实意义出发,DAO更像一个成员自发组建的、公开透明的社区,社区参与者拥有共同的目标,每位成员均有权参与组织的任何决策,成员共同决定组织的发展方向,社区贡献者可以获得对等的激励。

生产环境的变革催生新的组织形式

要了解DAO作为一种新兴组织形式有什么意义,就需要先讨论传统组织形式是如何运作的。“生产环境的变革催生新的组织形式”,DAO的出现是当下生产环境发展的必然结果。

(1)从合伙经营到公司制

我们都知道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原来的生产关系无法适应它的发展时,生产关系发生变革就是必然的,旧的生产关系会被新的生产关系代替。过去各种生产关系的发展几乎都遵循了这样的发展规律。

  • 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人力劳动是最基本的生产要素,简单的协作和手工制造及后期的机器制造是主要的生产方式,而对应的生产关系就主要是家族经营或者合伙式经营。这样的企业组织形式在当时具有便于管理、权力层级清晰等优势。然而随着生产力进一步提升,原有的生产关系逐渐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家族制的企业逐渐凸显出独裁、资本局限性、规模局限性等问题。
  • 到19世纪中后半叶,工业革命推动了机器等生产工具的应用,新型企业组织形式——股份公司应运而生。这一新型组织形式的广泛运用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家族或合伙制企业自身难以适应外部多变的环境的必然出路。
  • 再往后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主要工业部门已经完全被股份公司控制。美国在当时拥有近200家1亿美元市值以上的大股份公司,大约一半的国家财富归属于大股份公司。尽管股份制的出现促进了经济发展,却使得大规模的垄断成为可能,限制了生产力的发展。更多的利润就意味着对劳动者利益的更多攫取。
  • 随着资本进一步发展,长期遭受资本压迫的工人们开始意识到这种不对等关系的危害,于是联合起来,成立了工会,对资本进行制约,约束资本的行为。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进入了信息社会,传统的工会组织已不能对其形成有效约束。
  • 到了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进一步解放了生产力,催生了平台型企业、零工经济、共享经济等新型生产关系。就像《人机平台:商业未来行动路线图》中提到的,在数字经济时代,三组关系正面临转变:机器与人、平台与产品、大众与核心。其中提到,产品向平台的转变已成为一种趋势,衣食住行等需求均以平台应用的方式提供服务。这些新型关系的出现极大地便利了我们的生活,提高了经济效率。然而,同样无法避免的问题是,亚马逊、谷歌等平台公司在这一转变中成为巨头,并逐渐趋向垄断格局。在这种范式中,平台依然是掌权者和最终利益获得者。然而,平台却很难给提供个人价值的贡献者对等的回报。这样的关系存在于视频网站和创作者、音乐平台和音乐创作者,外卖平台和骑手、打车平台和司机之间。参与者从外部为公司的发展做出贡献,但公司很难将激励措施与这些利益相关者挂钩,从而产生了巨大的价值鸿沟。同时,新型冠状病毒在无意间也作为推手改变了企业和工作者之间的人身依附性,传统的企业组织结构已无法适用于多样化的雇佣关系。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传统的雇佣关系显然是不可持续的,以利润最大化为目的的公司继续从被雇用者手中获得价值,很多贡献者可能对平台不满。

从当下来看,一方面,传统的企业制已弊端皆显,另一方面,快速发展的生产力给生产关系的变革带来了新的可能性。DAO这种组织形式就是在当下生产环境的推动下,人们对新型生产关系需求的必然结果。也许DAO的最大价值和意义,就是以实验的形式探索如何建立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的生产关系。因此,我们需要DAO,更需要研究DAO。关于DAO的具体意义,可以从组织、员工、用户三个角度进行考量。

(2)”X-to-earn”

Rabbit Hole(一个专注于区块链应用的营销工具)的运营负责人Ben Schecter提出了一种“X-to-earn”的收入模式。他认为,传统的赚钱方式是“工作赚钱”,但未来是“X-to-earn”——玩游戏赚钱、学习赚钱、创造赚钱、工作赚钱。我们可以对其进行进一步解读,即在传统的生产关系中,“X-to-earn”中的X被限定为类型化的工作,earn被限定为钱,to被限定为各大企业平台,而DAO存在的意义便是让X、to、earn都具有开放的可能性,即你可以在合法的范围内通过做任何事、通过任何组织获得任何你想获得的。

你曾经历过无效竞争的“内卷”吗?你曾喝过“别把爱好当工作”“工作与生活必须分开”的鸡汤吗?你觉得你的价值被平台压榨吗?你正面临年龄焦虑、性别焦虑、身材焦虑吗?你因为高昂的试错/适应成本而不敢跳槽吗?DAO对你来说会是完美的存在,它几乎可以解决上述所有问题。

1、员工与公司、个人与组织:从解构“职业”开始

你想从事什么职业?这个问题几乎是所有人都需要面对的问题。首先,“职业”这个词不同于工作,它指的是我们一辈子要躬身其中的行当,也就是说,“职业”指向的是稳定。

在市面上、学校里有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帮助我们尽早确定要从事的职业,教育体系中的课程也是针对不同职业需要的能力来开设的。

一个人是有很多发展可能性的,但在这种秩序的要求下,选择的范围被限定了,在大多数情况下只能选择1所学校、1个专业、1个职业。

那么,人们为什么要追求工作的确定性、稳定性呢?或者说,社会为什么倡导人们要有一个稳定的职业呢?其实很好理解,

  • 一方面,根本原因是有限的社会资源不足以支撑人们各种各样的发展需求,同时需要以此来维持社会的有序运转。
  • 另一方面,也是DAO可以解决的点是,DAO给那些原本不被认为能产生价值的行为赋予了经济价值,比如打游戏、点赞、转发、看广告等这些在Web2.0时代被习惯性屏蔽的价值行为都可以产生切实的收益。这就像平台经济尚未兴起时,你无法想象通过分享自己的日常生活也能获得收益一样。

下面再来看“职业”的弊端,固定的发展路线限制了人多样化发展的可能性,最终只能当别人的螺丝钉,进而限制了更多创新的可能性;有限的职业选择也会导致像“内卷”这样不良竞争关系的产生,更少的选择使我们不得不安于现状。比如,你可能无法选择热爱的职业、必须按照规定的时间工作、不得不因为高昂的试错成本而选择留在不喜欢的行业中等。

DAO可以从源头上解决以上问题。DAO的去中心化和公开透明的特征让DAO可以在更广的范围内吸引贡献者,形成全球规模的协作关系,使得全球范围内的价值提供、积累成为可能。在DAO中,几乎做任何事情都可以产生价值,这保证了你在工作中可以拥有更大的选择范围,可以选择与自己愿景一致的组织,让生活本身变成工作,同时这也极大地降低了你在工作之间流动的成本,更重要的是,你的价值不会被打折。

正如Ben Schecter所说:“最好的DAO是那些会给参与者奖励的DAO,它们是所有权经济的基础。这种新兴的正和博弈状态是X-to-earn趋势的基础,将塑造未来的工作。”

他认为,作为开放经济体的DAO将推动X-to-earn趋势,即参与者可以把做合法范围内的任何事情作为工作获得报酬,不管是日常生活中的玩游戏,还是传统工作等,并且参与者可以选择多种工作混合的方式参与贡献。DAO的参与者主要包括Token持有者、赏金猎人和核心贡献者,他们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获得收益。例如,

  • Token持有者可以通过DeFi协议获得收益
  • 赏金猎人可以通过完成社区发布的赏金任务获得收益
  • 核心贡献者可以在组织的一些事项上获得一定的优先权、决策权等
  • 网络参与者则可以通过游戏获得报酬等

X-to-earn使工作变得更多样、更灵活和更有趣,让换工作的成本降低、工作机会多元化,从而让获得工作的门槛相应变低。这可以理解为,在DAO中,做任何事情都可能获得报酬。

2、组织:从根除垄断开始

下表为传统组织和DAO的对比(该列举为概括性的)。

对于组织来说,在Web2.0时代巨头之间的竞争是零和博弈,可能会陷入你死我活的无效竞争中。从根本上讲,这是因为包括劳动力、用户、数据等在内的生产资料是私有的,就像Web2.0的数据私有一样。DAO实现了数据的公开、共享,组织之间可以共享生产资料。如前文所说,DAO具有公开透明等特征。因此,不同于传统企业组织,DAO能够与其利益相关者形成共生共荣的关系。

此外,在Web2.0的世界中进行创业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比如开发一个应用,你需要做到上百万级别的用户活跃度才能支撑起包括开发人员在内的大量用工成本,而DAO通过智能合约极大地简化了工作流程,通过简单的交互就可以完成交易,这在极大提高效率的同时降低了组织创新创业、生产交易的流程成本,这就意味着在Web3.0时代,做一个成功项目的核心是创意点,而不需要得到上百万个用户数据来进行融资。

最后,对于中心化组织形式的公司来说,一个公司的社会形象与领导层的决策水平或声誉有强关联性,尤其在互联网时代,人与人的通信成本降低了,网民对公众人物私生活的关注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的声誉风险,近年来屡屡出现在互联网中的“塌房事件”就是极具代表性的案例。试想一下,公司内部或领导层被爆出有某些问题,那么公司的声誉必定遭受极大影响,不利于公司的经营。对于去中心化组织来说,扁平化的结构和灵活的准入与退出机制则可以将这类风险带来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3、用户:从解构“用户”开始

在Web2.0的世界中,应用之间的竞争是抢夺用户的注意力。应用要拼尽全力得到用户的空余时间、注意力,用户对平台而言是付费者、摇钱树。在DAO的逻辑中,平台的竞争点在谁能让用户收获更多价值。事实上,在Web3.0的世界中,“用户”这个词将不复存在,因为用户就是价值的生产者,就是“员工”。

4、DAO是必然趋势

随着社会进步、人类心智的进化,以及区块链基础设施、软硬件工具的发展,在不久的将来,社会可以实现更有序的秩序。我们可以把原来的社会运转比作一个单线程算法,可以完成“10+10+10=30”的简单加法运算,而现在可以实现“10×10=100”的乘法运算,在未来,甚至可以实现“10的三次方”的指数级运算。

DAO的诞生与发展

(1)20世纪90年代,DAO初现

DAO这个概念被初次提出在20世纪90年代。不同于DAO的现代意义,当时的“DAO”被用于描述物联网环境中的多代理系统和反全球化社会运动中的非暴力去中心化行动。

(2)2006年,对DAO最早的描述出现在Daemon中

Web3.0中的很多概念都起源于科幻小说,DAO也一样。2006年,美国作家DanielSuarez出版了科幻小说Daemon。在该书中,计算机应用程序Daemon基于分布式特性秘密接管了数百家公司,并构建了新的世界秩序。这被看作对DAO最早的描述。在该书中,Daemon的运作方式与现代意义上的DAO十分相似:可支付赏金、在整个社区中分享信息,以及管理货币。

Daniel Suarez的科幻小说Daemon如下图所示。

(3)2013年,DAO的早期理论和实践

1、BM的实践

2013年,Daniel Laimer(也被称为“BM”)提出了DAC(Decentralized Autonomous Corporation,去中心化自治企业),同时基于DAC创建了比特股(BitShares,BTS)。Daniel Laimer认为,BTC的运作机制属于DAC,即所有人均可自发参与到BTC的账本维护中并可以通过维护账本获得Token奖励。从前面提到的DAO的定义来看,BTC并不支持智能合约,因而不能满足丰富的治理场景需求,因此从这个层面上讲,BTC更属于去中心化组织(Decentralized Organization)。DAC的概念因其局限性也没能继续发展。

2、“V神”的理论

2013年年底,Vitalik Buterin(人们常称其为“V神”)在发布的以太坊白皮书里,将去中心化自治组织(DAO)比作组织类型的“圣杯”,即一个“在互联网上自主存在的实体,但非常依赖雇用他人来执行自动化机器本身无法实现的任务”,同时强调DAO的两大特征:“去中心化”和“自治”。

Vitalik Buterin在以太坊白皮书中提及DAOs,如下图所示。

(4)2016年,世界上第一个DAO诞生和崩坏

2016年,以太坊社区成员宣称要创建世界上的第一个DAO,即The DAO。这马上成了以太坊社区的热点讨论话题。随后,Christoph Jentzsch在GitHub上公开了The DAO的代码,并通过相关网站启动了The DAO的众筹活动。此次众筹持续了28天,共获得1270万个ETH(以太币,当时总价为1.5亿美元)。The DAO采用完全去中心化且透明的运行机制,代码开源,并且The DAO的投资者可以通过The DAO的Token进行项目投票,成员也可以在社区推广The DAO获得奖励。

然而,就在2016年6月17日,一名黑客通过代码漏洞转移了360多万个ETH。得益于The DAO的28天资金锁定期规则,被转移的ETH最终以硬分叉的方式被找回。尽管如此,但该事件的发生给The DAO社区带来了沉重打击。DAO迎来了低迷期,在此之后虽然有一些DAO的项目仍在进行开发,但并未受到较大范围的关注。

该事件提高了人们对DAO安全性的认知,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其他的问题。比如,是否应该对DAO设置负责人、如何正确处理治理中的细节问题、如何纠正代码漏洞及由漏洞带来的损失应该如何补偿等。这给后续DAO的创建提供了经验教训,Aragon、DAOstack、DAOhaus和Colony等便是吸取经验后成功运行的项目,这些项目至今仍在Web3.0世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5)2020年,DeFi热潮带动DAO的实践

2020年,去中心化金融(Decentralized Finance,DeFi)的热潮使得DAO再次进入了人们的视野。DeFi涉及利益的分配,为了实现公平性,所以在决议时需要通过DAO来完成。DeFi的蓬勃发展让大家不得不思考如何更好地分配资产。DAO作为新型的组织形式,为DeFi的业务模式、运营等提供了创新的运营标准和管理方式,以此保障项目稳定运行和共同增长。可以说,DAO是DeFi长期发展和流通的必要“工具”,DeFi的兴起必将带动对DAO价值的挖掘。

(6)2021年,ConstitutionDAO成为DAO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ConstitutionDAO是由一些加密货币爱好者于2021年11月11日发起成立的一个社区组织,组织目标是通过DAO的形式募集资金,在苏富比的拍卖会上拍下最后一部由个人拥有的第一版《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的印刷本(这是当前仅存的13份《美利坚合众国宪法》副本之一),从而阻止其被有钱人独占,实现“让宪法回归人民”。如果竞拍成功,那么由成员投票决定是否公开展览这份宝贵的宪法副本;如果竞拍失败,那么由成员决定资金去向。

ConstitutionDAO的发起者起初在推特上发布了关于成立该DAO的目标:7天之内筹得4000万美元拍下宪法副本。

ConstitutionDAO的推特账户的简介如下图所示。

帖子发出后,在网络上迅速得到了大规模的自发传播。组织者随后在推特上发起了众筹,同时成立了Discord社区,发展出了营销、公关、网站开发等多个小组,并发布了原生Token People。一天之内,他们便筹集了超过3000万美元,上万人加入了社区。11月18日,ConstitutionDAO已经筹得4000多万美元,如下图所示。

截至2021年11月19日拍卖日当天,ConstitutionDAO共吸引了17437名参与者,在JuiceBox(基于Web3.0的众筹平台)上募集了将近11000个ETH(当时价值约为4500多万美元),这已经是该宪法副本预估成交价格的2倍以上。

然而,ConstitutionDAO后来并没有成功拍得该宪法副本,该宪法副本被Citadel的CEOKen Griffin拍走。在拍卖失败后,经过激烈的讨论,该组织的核心参与者在24日宣布关闭ConstitutionDAO,并无限期允许参与者退款。参与者只需要在众筹平台使用自己参与募捐的Web3.0账户点击退款按钮即可销毁治理Token People并使捐款返还。

其关闭公告这样写道:“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项目,它向整个世界表明,一群互联网朋友可以利用Web3.0的力量面对一个看似不可逾越的目标,并在一个不可能的时间内取得令人难以置信的结果。我们真诚地希望,这个项目将激发许多其他项目,从每个参与者的热情和成就中获得灵感,利用Web3.0的力量对世界产生积极影响。”

在ConstitutionDAO宣布关闭后,其治理Token People的市场表现迅速走低,这在意料之中,毕竟组织都解散了,治理Token的市场表现怎么会好呢?然而在经历了几十小时的低迷之后,People的二级市场价格又开始迅速攀升,早期参与募捐的成员获利超过20倍。虽然ConstitutionDAO关闭了,但是一些周边项目迅速崛起,试图为People及早期参与者搭建场景,比如Peopleland(一个号称为参与捐款的Web3.0账户搭建的元宇宙,但除了铸造NFT之外目前仍未有任何实质性的建设)。不过,大多数周边项目都在短暂的火热之后归于沉寂,后续表现如何尚待时间解答。

个中虽有种种曲折,但可以确定的是,此次ConstitutionDAO产生的“拓圈”影响再次提高了DAO在公众中的知名度,其聚集的参与者数量及资金规模将DAO的影响力提高到一个新高度。

(7)2022年,对DAO的探索仍处于早期阶段

虽然DAO的发展经历了较长的一段时间,但到目前为止,DAO仍处在基础设施变革的早期阶段。DAO的数量增加及其在更大范围内被认知才刚开始。

从发展趋势上看,DAO的类型已由初期的以技术为导向发展为以社交为导向。未来,DAO将更多元化、更成熟。例如,PleasrDAO、Flamingo DAO等以NFT社交为导向的DAO,Bankless DAO和Friends With Benefits(简称FWB)等以创造社会文化为目标的DAO等。

DAO的发展仍面临许多未被解决、需要探讨的问题,包括法律法规、责任的归属等。我们期待DAO能够成为理想中的组织形式,但也不得不面对其当下存在的问题。

各种DAO

(1)Web3.0版乌托邦——CityDAO

提到DAO,不得不说的就是筹钱买土地的CityDAO,这里说的可不是元宇宙中的土地,而是现实世界中真实的土地。前面提到了以买宪法副本为目的成立的ConstitutionDAO。如果说ConstitutionDAO的成立充满了让宪法回归人民的象征意义,那么要在现实世界中建立一座真正属于人民的城市的CityDAO就是一个充满现实意义的项目。

CityDAO的官网介绍如下图所示。

1、CityDAO是什么

CityDAO成立的目的是筹钱买地,然后在真实存在的土地上建设一座城市,其愿景是将现实中的土地资产与链上的数字账本建立关联。

2、钱从哪里来

美国怀俄明州在2021年4月21日通过了一项地方法律,承认了DAO可以作为一个合法的有限责任公司存在,该条法案在同年7月1日生效。CityDAO的最初构想就是在该法案生效后的第二天形成的。

2021年7月2日,AirGarage(一个互联网车库管理项目)的联合创始人之一ScottFitsimones在推特上发布了自己的想法(如下图所示),即通过建立一个DAO实现在怀俄明州买地,并把这块地通证化(可以理解为变成链上资产)。

消息发出后,吸引了许多人讨论和加入,到7月15日,Discord社区中的成员已经超过1000人。7月23日,Scott Fitsimones正式将CityDAO注册为有限责任公司(LLC),并开始以售卖NFT的形式筹集“买地资金”。

8月8日,First Citizen(第一公民)NFT以6.52个ETH的价格售出。8月11日,Founding Citizen(创始公民)NFT发售。到8月25日,CityDAO通过售卖NFT已筹得超过25万美元的买地资金,第二天便开始联络房地产中介选地,并在9月初成立了CityDAO论坛以便进行后续的治理讨论。9月21日,通过社区投票决定要购买第一批土地,9月27日,公民通过投票接受了一块40英亩地块的报价。10月23日,CityDAO发布了公民(Citizen)NFT,10月29日正式完成了土地购买。

3、谁是公民

有了土地之后就可以开始城市的建设,而城市的建设需要公民的加入。那么,公民从哪里来呢?前面提到,CityDAO在筹集资金的过程中发布了三种NFT,分别是

  • First CitizenNFT
  • Founding Citizen NFT
  • Citizen NFT

如下图所示。

这些NFT不仅是一种链上资产,还被CityDAO赋予了身份和权益的附加价值,持有其中任意一种即可成为CityDAO的公民。

其中,

  • Citizen NFT的总供应量为10000个,持有者可以获得对CityDAO某些决定的投票权、Discord社区中#citizens频道的访问权,以及其他待定权益。
  • Founding Citizen NFT的总供应量为50个,持有者可以拥有治理权和投票权、Discord社区中#citizens频道的访问权,以及即将发售的土地NFT的优先购买权。
  • First Citizen NFT的总供应量为1个,持有者可以拥有为第一块地命名的提案权、治理权和投票权,以及土地NFT的优先购买权。

这三种NFT的总供应量为10051个。CityDAO将其购买到的土地划分成1000份,其中75份是公有领域的,其余925份可用于个人分配。

CityDAO的地块划分如下图所示。

4、如何“分地”

这样一来,在持有公民NFT的人中,就有一些人无法获得地块。因此,CityDAO决定通过随机抽奖的方式,从10000个持有Citizen NFT的公民中选出925个发放地块NFT。为了确保抽奖透明公开,CityDAO在2021年12月15日与链上预言机工具Chainlink达成合作,通过Chainlink验证抽奖的随机性,任何用户都可以对抽奖过程和结果进行查询与验证,整个抽奖过程在链上进行。

Chainlink的工作原理是,当预言机节点收到预设的私钥请求时,可以将未知的区块数据进行组合,并生成随机数和加密证明。

CityDAO智能合约只接受在具有有效的加密证明、VRF过程防篡改的情况下生成的随机数。这保证了中奖者的随机抽选过程是可以直接在链上验证和自动化的。

值得注意的是,获得地块NFT的公民并不是直接拥有了一个地块,而是拥有了对地块的购买权,在购买之后并不能获得真实的土地,而是以捐赠的形式保留CityDAO对地块的所有权,如下图所示。

5、如何决策

前面提到,CityDAO的公民依据其持有的NFT享有不同的权利,公民对社区内部的建设、运营享有决策权,并可以决定是否在将来购入一批新的土地。这确保了CityDAO完全去中心化、自下而上的决策方式。

6、全新的社会实验

从各个方面来看,CityDAO都是一个极具实验性的项目。尽管目前有许多城市建设类项目,但是这些要么仅存在于链下,要么仅存在于链上。CityDAO则将二者打通,实现了从资产到权利全方位的“通证化”。

7、“V神”的期待

CityDAO火热离不开一个人,他就是“V神”。作为以太坊的创始人,“V神”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牵动着Web3.0人的心绪。“V神”在CityDAO的发展前期就已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2021年11月发布了一篇名为Crypto Cities的文章(如下图所示)。他在文章中提到,用区块链进行城市治理的理念大体可分两种。

  • 一种是用区块链建立更加公开、透明、可信、可验证的流程。如果组织内部有一种专用的稳定币,所有付款、税款的处理等均通过链上交易来完成,那么这样透明的交易流程可以极大地减少贪污腐败事件的发生。如果车牌摇号、户口摇号等在链上通过公平透明的随机数生成器进行,就大大地提高了流程的可信度。
  • 另一种是利用区块链对土地或其他稀缺资产的所有权进行分配和民主治理。同时,使用区块链可以使更多流程变得更值得信赖。

他认为CityDAO可能让Crypto城市进入新时代,让城市的治理有更多可能性,变得更可信、更透明和更民主。

需要重点理解的是,元宇宙、DAO的目的不是让人完全脱离现实物理世界而生活在数字世界中,元宇宙真正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和现实世界数字孪生的虚拟世界,同时,通过在虚拟数字世界和现实物理世界中建立一个公平、公正、民主、透明的桥梁,以此达到让现实世界更加美好的目标。

(2)以治理为目的的DAO

以治理为目的的DAO的发起者通常为开发者或区块链项目的拥护者,因为其在治理上的优势,这类DAO往往是DeFi项目的必备“管理工具”,所以在2018年DeFi热潮兴起时,涌现出了大量的以治理为目的的DAO。这类DAO把决策权下发给了用户,通过区块链协议,项目可以基于用户的使用程度和所做贡献发放治理Token,赋予用户相应的提案权和对提案执行的投票权。用户持有的Token数量和其拥有的投票权重成正比。

2014年成立的MakerDAO是这类DAO的早期代表。MakerDAO创建在以太坊上,DAI是其推出的稳定币,用户可以通过质押加密货币的方式获得DAI。目前,DAI仍在以太坊上平稳运行。MakerDAO的基金会在2021年7月宣告解散,至此实现了完全的去中心化。

如今,以解决治理问题为目的的DAO发展出了各种各样的组织,在多数区块链项目的发展中成了必不可少的组织。

(3)为创作者而生的DAO

用一句话说明这类DAO的创建目的就是,建立一种没有中间商的粉丝经济。为创作者而生的DAO,通常以个人为中心。就像围绕明星创建的粉丝后援会一样,在现实世界中,通过成为粉丝团的一员并做出贡献,进入粉丝团的核心管理层就可以获得与偶像近距离互动的机会,但这样的机制往往会包含不公平、不透明的决策机制。比如,你想支持某位歌手的新专辑,可以通过音乐流媒体平台买他的数字专辑,也可以通过粉丝团筹集资金买入。通过前者,你的钱会被平台抽成。通过后者,则存在组织者卷钱跑路的可能。DAO可以实现更透明、更公平的流程,每个人都可以直接与明星产生经济互动,而不需要通过中间商。

基于这样的逻辑,目前市面上已经存在各种各样以支持创作者为目的诞生的DAO,支持者可以通过DAO直接对创作者进行支持,比如Leaving Records和Personal Corner都是早期的代表。

(4)以投资为目的的DAO

你可以把这类DAO理解为风险投资公司,但与传统风险投资公司不同的是,DAO的组织形式使其在投资决策上拥有更透明、更公平的投票流程,在准入方式上更加灵活、透明。这吸引了更多优质投资人的加入,优质的社区成员是这类DAO的核心。

该领域的典型代表有The LAO,以及由MetaCartel社区创建的MetaCartel DAO,它们对加密领域内的许多早期去中心化应用进行了投资。

(5)以收藏为目的的DAO

这类DAO以拓展NFT的价值领域为目标,社区聚集了各种资产收藏爱好者,其中NFT为最常见的收藏资产。这类DAO随着NFT的热潮得到了蓬勃发展。

这类DAO通常由艺术家或收藏家运营,通过构建社区挖掘NFT的价值。例如,FlamingoDAO以建立最大的链上原生艺术品收藏社区为目标,以DAO的形式进入NFT领域,其成立了由30余位业内人士组成的专业顾问团队,其中包括OpenSea、SuperRare、Axie Infinity等项目的联合创始人等。类似的组织还有为了支持和收藏链上原生艺术品的SquiggleDAO、旨在营造一个跨项目的“艺术收集帝国”的PleasrDAO。

除了收藏,这类DAO有时也可以在某些NFT项目中担任策划者的角色,好的这类DAO也可以成为NFT项目有力的营销渠道,快速增强项目的可信度和知名度。例如,Nouns DAO是聚集了所有Noun NFT持有者的社区,这些持有者也会在NFT未来的销售中获得一定分成。类似的还有收藏Meebits NFT的MeebitsDAO。

虽然从获得利润的角度来看,这类DAO与以投资为目的的DAO似乎存在某种一致性,但是这类DAO往往更偏向“收藏”而非“出售”,尤其随着NFT应用场景的扩充,NFT不仅可以作为一种收藏品,也可以作为收藏者在Web3.0世界中的身份标识,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收藏者的社交需求及其对群体归属的需求。因此,从这个层面上来看,这类DAO也具有较强的社交属性。

(6)以社交为目的的DAO

社交类DAO是以社交为导向的组织,其目标通常是构建一个成熟、强大的社区。于2020年9月正式启动的FWB就是社交类DAO的典型代表。在官网介绍中,FWB致力于通过创新下一代艺术家、创造者和建设者的激励机制,助力互联网变革。其通过链下社交平台吸引志同道合的人,一年之内便集结了全球1500万个文化爱好者,同时还在欧洲和北美举办了会员活动,创建了自己的票务系统,并将推出自己的期刊平台,供会员交流艺术、政治、生活等。

要想加入FWB需要事先提交一份书面申请,该申请需要经过社区成员审查和投票通过,同时,要想加入FWB也需要持有一定数量的FWB Token,该Token的持有者拥有管理社区财务的权利,同时也能通过贡献创意获得收益。持有不同数量的Token可以解锁不同的功能。例如,持有1个FWB Token可以阅读社区博客,持有75个以上FWB Token可以访问FWB在全球各地的分支DAO、与不同社区的成员交流。除此之外,类似的组织还有SeedClub、CabinDAO和Bright Moments等。

(7)以人力资源管理为目的的DAO

这些组织充当了人才聚合者的角色,把可以用于某些项目的人力资源拉到一起。

简单来说,这类DAO可以被看作人力资源的聚合器和分发方,这类DAO聚集了来自不同行业的人才,并可以与这些人才签订“劳动合同”,然后可以在链上对人才进行分配,被分配的人才通过个人价值的贡献可以依据“劳动合同”获得相应的奖励。这类DAO实现了人才在不同DAO之间的流通,对Web3.0的工作体系起到了重要的人才传输作用。RaidGuild是此类DAO的代表之一,其介绍的自身定位为“Web3.0生态系统的首要设计和开发机构”。目前,RaidGuild已经与1Up World、Tellor和Stake On Me等多个客户达成了人才合作。

通过对类型进行梳理可以发现,在资产量级较小的DAO中优先考虑的要素是社交,链下治理会成为其主要的治理模式。这类DAO以成员的群体归属感而非创造利润为目标。资产量级较大的DAO相对存在着较高的资本风险,因此,这类DAO偏向采用链上的治理模式。

(8)以资助为目的的DAO

这类DAO出现在DAO发展的早期。一般来说,这类DAO是从预先存在的项目中衍生出来的,作为项目社区的一种激励方式存在。对于项目方来说,这类DAO可以更好地推动社区成员积极地参与项目的维护。一方面,这类DAO可以通过资助对项目有益的社区提案来调动社区成员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资助其他项目的发展来扩展自己的生态版图,以便更好地促进项目成长。

例如,Aave Grants DAO对Aavegotchi游戏的资助,使玩家可以通过游戏的形式为项目发展做出贡献。类似的还有Uniswap衍生出的Uniswap Grants Program、Compound、Audius DAO,这些DAO均通过资助来增强社区黏性,推动项目更好的发展。

(9)以学习为目的的DAO

这类DAO没有特别明确的统一目标,通常只是笼统地以学习某方面的知识为目的,其中常见的就是学习Web3.0及与Crypto相关的知识的DAO。Windseeker是一个成立于2022年2月的DAO,以学习Web3.0知识、提升成员认知、传播Web3.0精神为目标,倡导“learn-to-earn”。其名称出自“雷霆之怒,逐风者的祝福之剑(Thunderfury,Blessed Blade of theWindseeker)”,即“风剑”。它是暴雪公司出品的网络游戏《魔兽世界》中的一把传说级(橙色)武器。

Windseeker社区内鼓励成员“搬运”与Web3.0相关的资讯,并输出对资讯的看法。成员在社区内的互动和输出会被量化记录在链上,变成其个人Web3.0档案的一部分。

类似的还有Crypto Tech Night,简称为CTN。这是每个月举办一次的区块链技术分享活动,观众一般都是区块链开发者和爱好者,其分享的内容包括零知识证明、智能合约开发、DeFi协议、去中心化存储、DAO开发等。国内社区目前不到800人,都是区块链和技术爱好者。

对于这类DAO来说,最大的问题是如何保证其成员持续在社区内输出有价值的信息。以往的Web2.0学习型社区发展到后期往往只有管理员一个人发言,其他人都“潜水”;那些有强内容输出能力的成员往往不愿意局限在社区内输出,而是会开发自己的平台来沉淀个人IP价值,以便后期直接走知识付费路径变现;那些愿意在社区内发言的人可能面临被抄袭的风险。很多社区都会因为想从篮子里拿东西的人太多、往篮子里装东西的人太少而逐渐走向没落。即使有了Web3.0的加持,这类DAO仍然面临诸多挑战。比如,由于没有直接的经济激励,这类DAO的组织很松散,并且后期可能会出现接广告盈利而导致信息失去公正立场。总之,Web3.0的学习型社区是否可以借助DAO走出新道路尚需实践证明。

(10)DAO的工具

一些项目致力于为建立DAO或者治理DAO提供某种工具,有的本身就是以DAO的模式在运营,有的则不是。

MolochDAO是一个以太坊基金计划,成立于2019年2月,旨在为以太坊的基础设施项目提供资金,并且解决以太坊开源生态中的一些公共问题。MolochDAO的运作方式类似于The DAO,想进入组织成为会员的申请者可以将ETH捐赠给系统,现有会员投票决定是否接受他们成为会员。会员可以向平台提交资助提案,并对其他资助提案进行投票。如果投票通过,那么该新会员可以按照其捐赠的ETH占总金库ETH的比例获得新发行的投票权。如果会员想要退出,那么可以凭投票权从金库中拿回对应份额的ETH。

准确地说,Aragon并不是一个DAO,而是帮助组织快速建立DAO的模块化工具平台。个人或者组织不需要具备智能合约编程能力也可以使用Aragon建立DAO。你也可以把Aragon理解为一种将“人治”与合约治理相结合的方案。同时,Aragon的原生Token ANT也具有治理功能。持有者可以通过与平台交互,凭借ANT参与平台决策。

Gnosis Safe是一个以太坊上的多签工具,支持多账户共同管理资产,因而为DAO的财务事项保持公开、透明、多方监管提供了可能性。

DAOhaus成立于2019年以太坊柏林黑客松,起初的目的是改善MolochDAO的用户交互体验,后来逐渐发展成一个集投资、社交、捐赠、服务于一体的综合类DAO工具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你既可以参与别人的DAO,也可以发行自己的DAO。

最后要强调的是,尽管前面对DAO做了分类,但DAO的类型并非一成不变的。一种DAO可以同时具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属性,在发展过程中会依据目标的变化而发生类型改变。因此,在试图了解特定的DAO时不用特意将其分类。

理想中的DAO应该是什么样的

现在有一些人在介绍DAO的时候会介绍得很复杂,但是完全没有必要。世界上大多数事物的本质都没有那么复杂,之所以看起来很复杂,是因为你还没有看到本质。

试想一下,从公司创建者的角度来考虑,创建一个公司并使其有效的运转,应当具备哪些条件?要成立一家公司基本上需要拥有人才、资金、目标、章程、场所等,而对于DAO来说,由于其具有去中心化的特征,需要具备的主要条件有共同的目标、有效的决策机制、优质的社区。

(1)共同的目标

共识是联结一个DAO的“灵魂”,而共识的达成在极大程度上取决于DAO的目标,就像我们在选择工作时会考虑企业的发展目标、企业理念等。可以说,确立一个能引起共鸣的目标,可以对DAO社区的初期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尤其对于社交属性较强的DAO来说,确立一个清晰的目标尤为重要。

ConstitutionDAO之所以能在初期获得迅速、大规模传播,并在短期内成功筹到款项,其清晰的目标起到了重要作用。

(2)有效的决策机制

有一种片面的观点认为,DAO的组织效率太低、决策流程太长、参与决策的人太多,其实这还是用中心化的观点看去中心化。决策本身不仅是一个重要的流程,还是一个项目中很重要的组织行为,或者说决策就是DAO社区的一种活动方式。DAO是一种人事合一的组织形式,社区和目标在交织中发展。所以,我们在关注一个DAO时不仅要关注其是否完成共同的目标,还要关注其社区治理的发展。

同时,决策机制也包括对成员的激励机制。驱动DAO价值增长的因素不仅是每个成员为DAO做出的贡献,还在于更多成员积极参与治理,从而使得组织能够不断调整和完善。

理想的DAO应当具备较高的选民参与率,即社区成员积极参与治理,这就需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从价值贡献者的角度来看,其选择加入一个DAO,首先要看的便是在其中做贡献如何获得奖励。激励机制可以被简单地理解为薪资福利制度。通常来说,治理权、利润份额、奖励等都可以激励成员为DAO积极做贡献。良好的社区参与度、组织决策机制,保证了DAO发展的可持续性。

(3)优质的社区——成员的质量决定了DAO能走多远

共同的目标和有效的决策机制主要决定了DAO起步的速度,而社区的质量则决定了DAO未来的发展。有效的机制可以筛选高质量的成员,而高质量的成员会帮助完善更好的机制。在某些极端情况下,高质量的社区甚至可以扶大厦于将倾,在其他方面都极差的情况下可以只靠社区共识让DAO的走向回到正轨上。依据资格行为(用以判定该Web3.0账户是否具有加入的行为)发生时间与DAO成立时间的先后顺序可以把DAO粗略地分为两种,

  • 资格行为发生在DAO成立之前的称为前置型DAO
  • 资格行为发生在DAO成立之后的称为后置型DAO
1、前置型DAO

前置型DAO用过往的Web3.0账户行为确定该账户是否有资格参与DAO,通常会以链上行为为依据量化该地址的贡献,将其折算成相应数量的Token。此Token会被作为DAO的治理Token。这样做的好处是,得益于链上行为的强真实性,DAO可以精细地筛选早期的目标用户。

比如,OpenDAO锚定NFT的活跃参与者,所以筛选标准是在OpenSea上有过交易行为的Web3.0地址。这样做的坏处则是没有在初期募集一笔资金,所以可能在启动资金上比较匮乏,从而在宣传等动作上受到掣肘。

2、后置型DAO

组织者发起DAO之后在相应的募捐平台上开放捐款,捐款者可以获得相应的治理Token(Governance Token),但这个Token是否具有经济价值需要看这个DAO未来的发展,发展越好、影响越大,就会有越多的人想获得DAO的治理权,治理Token的价值就越高,反之则价值微弱甚至沦为废纸。这种方式的好处是先募集了一笔资金,但坏处是可能会吸引一批投机者,导致早期DAO的成员标签可能不精准。

只要具备共同的目标、有效的决策机制和优质的社区,基本就可以算作一个完备的DAO。

DAO面临的问题

(1)合规尝试

1、一些立法尝试

美国很早就开始对DAO进行监管。2017年7月25日,美国证监会曾发布Report ofInvestigation Pursuant to Section 21(a)of the Securities Exchange Act of 1934:The DAO[依据《1934年证券交易法》第21条(a)款发布的DAO调查报告]。其中,基于对DAO组织Slock.it公开发行Token的调查,明确指出DAO发行的Token属于美国《1933年证券法》及《1934年证券交易法》中的“证券”。

2021年4月21日,美国怀俄明州议会正式批准且由州长签署了Wyoming DecentralizedAutonomous Organization Supplement,该法案于2021年7月1日正式生效。该法案的通过意味着DAO作为一种组织形式,其法律地位已经得到认可,并且DAO在设立、治理、成员权利和义务等方面的法律适用得到了明确。

对此,本杰明·卡多佐法学院的副教授,同时也是Flamingo DAO的联合创始人AaronWright曾对Decrypt提到:“该法案使建立DAO变得更容易、更便宜,并使许多加密货币项目具有合法性。它使DAO能够根据某些条件成立有限责任公司(LLC)——在法律世界中,这是一个革命性的概念,每个组织都被视为由至少一个人管理。”American CryptoFedDAO的首席执行官、怀俄明州夏安市市长玛丽安·奥尔(Marian Orr)说:“怀俄明州是美国领先的数字资产司法管辖区,现在,有了关于DAO的法律,怀俄明州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大的区块链司法管辖区。”

2、在立法方面仍有很大空白

首先,从法律对DAO存在形式的认可上来看,多数国家在法律上对DAO的规定仍处在空白阶段,这使得部分DAO不得不在现实世界中也成立一个公司实体以确保其运行的合法性。

其次,有些人会认为,由于缺少法律约束,DAO的责任认定不清晰、成员的权利和义务等无法得到实实在在的保障。这是Web3.0时代整体面临的问题。事实上,每种新型生产关系的出现,都可能面临着法律等各个方面的空白和滞后,尽管现行的社会机制不能快速适配DAO,但是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一定是高效淘汰低能、自由淘汰约束、创新淘汰守旧。所以,尽管目前的DAO在完全的去中心化和合规性之间仍处于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状态,但是我们可以相信,在未来,DAO会以自己的方式找到存在的平衡点。

(2)DAO真的安全吗

DAO的智能合约尚未成熟,且DAO为了满足其公开透明的需求将代码进行开源增加了其自身的安全隐患。一个DAO是否安全,几乎完全取决于其代码的安全性,这就使得DAO在保证其不被黑客攻击方面尚处于不稳定的被动状态。

“DAO的诞生与发展”一节提到的The DAO就是典型的代表案例,尽管被攻击后通过硬分叉的方式追回了被黑客转移的以太币,但是耗损了社区的信任度、凝聚力且违背了区块链去中心化的初衷。

(3)DAO真的去中心化吗

DAO的高效运转需要依赖相关的工具,尽管到目前为止已经有了不少支持DAO的工具,但在某些领域中仍存在较大的需求缺口,并且工具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这导致了一些DAO在基础管理操作上面临效率低下的问题(包括Token分发、资产管理等)。

DAO几乎没有可以借鉴的组织结构,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同时,人们在中心化机构中的工作惯性也使得DAO的组织内部管理难上加难,如果在去中心化和中心化之间把控不好度,在内部就容易出现业务优先级不明晰、决策权集中或效率低下、内部成员贪污等问题,在外部表现为大户操控、贿赂等问题。例如,Synthetix创始人Kain Warwick曾提到,其在创立Synthetix的初期采用了扁平的去中心化结构,然而在后期的运行中却发现,这样的组织结构因缺乏一个明确的工作流程,导致其在事务优先级的划分及资源的整体调配上存在较多的内部协调问题,也正因为如此,Kain Warwick在后期又重新组织了理事会,并尝试以此来构建更为清晰的组织结构。

(4)资本暴力问题

所谓的去中心化就是每个人都拥有相等的权利。然而,目前在一些尝试以DAO的形式运行的组织中仍存在着“资本暴力”的问题,即一些投资方可以通过持有大规模的治理Token获得更大的权利,从而掌握组织的决策方向。

例如,发生在Uniswap上对DeFi Education Fund(DeFi教育基金)进行赠款的提案投票事件中,在投支持票的权重最大的前7个地址中,前三名分别为提案发起机构HarvardLawBFI(约1046万票)、Uniswap赠款计划的负责人Kenneth Ng(约1025万票),以及与Uniswap赠款计划、a16z、HarvardLawBFI存在利益关联的John Palmer(约800万票),排在这三者之后的是高校区块链组织及区块链教育组织(约1300万票)。这7个地址的总投票数约为4171万票,已经达到了Uniswap治理机制中“最终链上投票后超过4000万票即可成功通过”的标准,因此提案获得通过。然而DeFi Education Fund在获得赠款后并未遵守事先承诺的“这些资金预计将在未来4~5年分配”,而是在2021年7月13日一天内将50万个UNI(Uniswap的治理Token)全盘抛售。

在这个事件发生后,Uniswap的治理规则也遭受质疑,质疑者认为Uniswap的投票权过度集中,这是一个中心化的资本暴力事件。这种事件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打击了普通“散户”参与治理的积极性,这可能是目前在很多DAO中普通用户参与组织决策积极性低下的原因之一。为此,Vitalik Buterin曾在2021年8月通过发布文章公布了多个解决方案。例如,使用非通证驱动的治理形式、基于声誉进行投票等。

总之,在DAO发展的初期仍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亟待解决。然而,这也是社会实践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回顾DAO的发展便可以看到,DAO在一次次失败的经历中获得了经验,迅速成长。相信在未来,DAO必然会在挑战和探索中继续成长。

回到顶部(go to top)

五、Web3.0“把经济系统嵌入互联网里”

前面探讨了诸多与Web3.0相关的话题。比如,Web3.0世界的基本元素、底层技术、表现形式,以及Web3.0对社会组织形式的影响,但是我们要透过表象继续向下深挖,思考什么是这些表象产生的根源。

从经济系统中寻找世界的改变根源已经植入了很多人的大脑,Web3为什么具有发展前进?最合理的结论是,Web3.0之始,源于经济底层的改变。借用Paradigm合伙人Fred Ehrsam的话说就是“有史以来区块链把经济系统第一次嵌入了互联网里”。

Web3.0将带来一种新的、更直接的、底层的经济体系。这种经济体系是通过包括智能合约、Token及算法等区块链或者密码学技术实现的。这些技术实现了生产资料共享,从而改变了分配方式,由此带来社交、工作、生活、娱乐等的一系列改变。

Web3.0的本质是生产资料共享

如果要用一句话来解释Web3.0的本质,就是“Web3.0的本质是生产资料共享”。

生产资料是生产过程中需要用到的资源。

  • 比如,代码作为生产必备的信息也是生产资料,用户数据如果需要被二次加工产生价值,那么也是生产资料。
  • 再如,公司的员工作为劳动力是一种生产资料,公司限制员工必须与本家公司绑定,不能兼职,离职后不能去与公司有竞争关系的对手公司工作,本质上就是为了垄断劳动力这种生产资料。

为什么共享生产资料这件事在以前很难实现?

主要的问题是生产资料的形式问题。实体生产资料(土地、石油、棉花等)的共享存在诸多限制,在传统经济中占有更多实体生产资料的组织往往可以获得更多先机。即使实施了共享生产,对于实体生产资料来说也很难将整个生产流程实现公开溯源,并且将贡献准确地映射到分配的流程。随着人类社会,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生产资料以无实体的方式存在。比如,代码、算法、知识产权等,以及在互联网中最重要的生产资料——用户数据。新的经济增长点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了虚拟经济领域,再加上区块链技术的发展,为共享生产资料创造了可能性。

区块链技术使得Web3.0实现了核心数据共享。所谓的核心数据就是目前存储在链上的那些数据,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指账户本身及与资产相关的数据。那么为什么不把所有的数据都上链呢?这里有两个原因,一个原因是目前链上的存储成本是比较高的,另一个原因是一些不太重要的数据没必要上链。

除了社交关系、虚拟资产这些原生于虚拟世界的数据,也有一些项目在致力于进行实体资产的上链,但是目前还没有很通用的协议。

Web3.0带来的一切改变,都是从强制性的生产资料共享开始的。但是注意,生产资料共享并不意味着资产共享,或者说不意味着你的钱会变成别人的,而是原来那些被中心化平台霸占的、本来就应该属于全体互联网用户的数据被解放了出来。可以说,普通人在Web3.0中失去的只是枷锁,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分配写入网络底层

因为在Web3.0世界中生产资料共享,所以分配方式也随之发生了改变。过去由于缺乏量化标准和映射工具,生产资料转变为商品实现价值转化之后很难公平、公正地与分配挂钩,于是逼迫寡头占据更多生产资料以求获得有利的分配机会。现在,得益于区块链技术和Token、智能合约的出现,分配这个步骤与生产资料一起被写进了网络中。

你可以把Web3.0想象成一个平面,生产资料、分配过程、交易活动都在这个平面中进行。

在传统互联网时代,虽然我们可以在各种网站上支付一定金额购买服务,或者在专门的购物网站选购商品,但是这种支付的流程其实是调用另外某种外部通道来实现的,而在Web3.0世界中,支付功能是网络原生自带的,通过各种Token来实现,让交易变得极其简单。经济活动其实就是由无数交易组合而成的,交易的简化让所有经济活动的成本都降低了。

(1)每个人都参与的分配

在传统互联网里,用户只能作为付费方。虽然部分创作者可以在有分成模式的平台上获取些许创作收益,但是要默认同意平台高额分成(分成比例通常高达50%)。对于没有创作能力的普通用户来说,虽然他们的注意力和数据等资源在被各种中心化平台销售变现,他们也在浏览各种平台的广告为平台创造广告收益,但是却不能从中获得分成。这一点在Web3.0世界完全不一样。

每个人都是消费者,也都是劳动者,都可以是终端受众,也可以作为中间商赚差价。你或许已经发现,我们在提到使用Web3.0的个人时,鲜有提及“用户”这个词,更倾向于使用“公民”。这是因为在Web3.0世界里“用户”的概念有所转变。

在Web3.0世界里,用户和开发者或者平台方之间的关系是对等的,即使是合约的开发者,在把合约发布到链上之后也不能对合约的关键信息进行修改,所以之前在传统互联网中出现的平台做大了就开始欺客的现象会改善很多。比如,某创作平台可能在初期吸引创作者时设定的分成比例是平台“抽水”10%,然而后期形成市场垄断之后可能就会修改为50%。在Web3.0世界里,如果分成过程是用智能合约进行的,那么后续分成的比例是固定的,即使是平台方和这个分成合约的开发者也无法更改。

经常有人问,如果开发者在写合约时留了后门怎么办?其实现实情况是,Web3.0世界的基本共识就是合约必须开源,接受所有人检验和监督。如果开发者留了后门,那么可能被轻易发现,并且通常当平台用户和资产达到一定体量后,用户会要求开发者聘请专业的审计公司对合约进行审计,即帮开发者找Bug(程序漏洞)。退一万步来讲,如果开源和审计都没有解决后门问题,后期平台方一定要改规则做巨头,那么该平台的共识会迅速坍塌,用户就会快速流失。因为用户使用Web3.0接入方式,所有信息和资产都存在链上,所以用户可以在几乎没有任何损失的情况下转换别的平台使用,让不尊重去中心化共识的平台自取灭亡。

(2)公众决议的分配

当某些规则已经不适用于市场的发展,必须要修改时,我们需要做什么?世界是发展的,总会有现有规则不适应新情况的时候。Web3.0世界的决议越来越多地由DAO投票产生。如果约定的规则需要修改,那么需要有人提出方案,并且由DAO决定是否修改。

你可能觉得投票会流于形式,最终还是被既得利益者控制。现实情况是,越尊重社区意志的项目往往发展得越好,而搞“一言堂”的项目在社区共识崩塌之后会逐渐没落,任何破坏底层共识的行为都会导致项目价值崩坏,所以即便既得利益者可以控制项目的走向,他也不会轻易做出伤害社区共识的行为,因为他恰恰是项目的最大获益方。这意味着一旦共识崩塌、项目失败,他的损失就是最大的。

1、can't be evil

“don't be evil”(不作恶)源自谷歌的行为准则,在2000年左右由谷歌的一些员工提出,其中包括Gmail的创始人Paul Buchheit和工程师Amit Patel。这句话的大概意思是公司不能利用自己的平台优势去压榨用户。在2004年谷歌上市前夕,创始人Larry Page和Sergey Brin发布了创始人公开信,其中对“don't be evil”的原则做了明确阐述:

“谷歌的用户相信我们的系统能帮助他们进行关于药品、金融和其他的重要决策。我们的搜索结果需要不带偏见并且客观,我们不接受改变搜索结果的付费。我们做广告,但是努力让广告(与用户)的相关性更高,并且明确标示它为广告。这与报纸的做法类似,广告需要被明确标示,并且文章不能被广告主的付费而影响观点。我们相信让每个人都享有最好的信息和搜索功能很重要,而不仅仅让用户看见那些付了推广费的信息。”

虽然谷歌正义凛然的宣告给它带来了众多拥护者,但近年来对谷歌背离其行为准则的声讨也时有发生。虽然褒贬不一,但是至少有一点可以确定,那就是仅凭初心来保障“don'tbe evil”在现实世界既难以贯彻执行,又难以让执行者自证清白。

早在2019年,a16z的合伙人Benedict Evans就发表过一篇文章说移动互联网的时代已经结束了。当时,世界上超过15岁的人有53亿个,而拥有手机的人有50亿个,也就是说,具备手机使用能力的绝大多数人都已经有手机了,移动互联网增长的空间已经非常小了。随着移动互联网红利期的落幕,我们迎来了互联网巨头日益坚固的垄断和更残酷的竞争。大部分中心化平台都在进行一场无休止的零和博弈,抢夺用户、抢夺流量、垄断数据,然后“压榨”用户。这种模式其实是在鼓励屠龙者成为恶龙,把所有互联网平台逼到“be evil”(作恶)上。平台为了存活,需要互相残杀,筑起互联网高墙,相互隔绝,保证用户注意力和数据留存在自己的平台上。

随着Web3.0的兴起,新的经济体系让所有参与者都可以分配到公平的收益变成了可能。开源和开放把“don't be evil”变成了“can't be evil”(无法作恶)。Web3.0世界的公民在互联网上的一切行为、社交关系、资产、内容等都归他们个人所有而不归平台所有,并且能跨平台实现全网互通。由智能合约保证的不作恶比维持初心要靠谱得多。

前面提到的游戏公司强制删除或者恢复用户账户之类的事件在Web3.0世界里是不可能发生的,这是由底层代码决定的,而不是依靠游戏运营方的自觉性。

一些新词和旧词的新定义

介绍完意识形态,我们还要介绍一些具体的内容。普通人要想弄明白Web3.0时代的经济变化,首先需要理解一些熟悉的词语的新定义,以及一些新出现的词。

(1)“价值”和“商品”

1、共识创造价值

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这里有两个关键词,即商品和人类劳动。第一个是“商品”,这意味着只有可交易的以出售为目的而生产的标的才会有价值;第二个是“价值”,价值的本质是“人类劳动”,其大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多少决定的。

不过,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价值的理解受到了一些新观念的冲击。

在Web3.0世界里,一种新的创造价值的方式被提出并且被实践,即建立共识就是创造价值。如果你觉得无法理解Web3.0世界中某种商品的价值(比如,各种NFT的价值),那么可能只是因为你不属于它的共识群体(这种现象在Web3.0圈内通常被称为NGMI,即NotGonna Make It,意思是“你不行”)。

2、Meme而来的价值

共识,以及建立共识创造价值,乍一听可能过于虚幻,甚至在一些人的印象里似乎经常被用于传销话术。其实这个思想的前身可以追溯到Meme。Meme源自希腊文mimeme(模仿)。英国演化生物学学者理查德·道金斯在著作《自私的基因》中创造了这个词,并且为了与基因(Gene)一词类似,将其缩短为Meme。Meme有时被翻译成模因,但在非学术场景中通常直接用Meme。这个词大概指的是由于互相模仿使得某种风格、思想、行为等在群体中传播,有点类似于网络语言“人传人”现象。Web3.0圈内经常用“Meme起来了”来表达一种共识的广泛传播,最近一次以Meme为主题的热潮发生在2021年,Dogecoin就是最著名的案例。Dogecoin官网的首页如下图所示。

你应该对Doge(日本柴犬形象)的表情包非常熟悉。Dogecoin诞生于2013年,起源于Doge的Meme,经历漫长的发展,在其最大“粉头”、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的推动下于2021年达到高峰。马斯克经常在推特上发表支持Dogecoin的相关言论,每次都能引起其价格上涨,同时,他也因此受到了很多指责。下图为马斯克在2022年1月25发布的推特消息,“如果麦当劳接受Dogecoin支付,我就直播吃开心套餐”。

对于Dogecoin是否具有价值、价值几何,每个人都可能有不同的观点。有人说Dogecoin的诞生带有对比特币和区块链圈子投机氛围的嘲讽,也有人说Dogecoin是传播友好、分享、感恩、互助等优质文化的良好载体,同时也有人觉得它纯属“空气币”,只是“割韭菜”,毫无实际价值。虽然观点不一,但客观现实是Dogecoin在市场上确实具备了某种价值。截至2022年1月25日,Dogecoin的总市值约为188亿美元。

Meme是与主流文化强挂钩的,并且烙刻在这个文化群体每个成员的灵魂深处。Meme的共情能力没有门槛,比任何IP都要广泛;如果某个Meme足够成功,那么可以打破文化的界限,成为全球现象级的Meme。Dogecoin的发展恰恰印证了这一点。

3、以太坊上的NFT是正统的共识

现在有一种说法是,发行在以太坊上的NFT才是正统的,这也是共识决定的价值基础体现。

对这种价值的认可不依赖于任何中心化的背书,而是源于纯粹的去中心化产生的文化思潮,逐渐形成了Web3.0时代现象级的、类似于定理的认知。

总之,这种由共识而生的价值更容易被年轻一代认可,成为他们表达观点、宣泄情绪的一种方式。

4、商品

Web3.0也催生了很多新商品,NFT就是最好的案例。

有一些NFT种类在传统世界里还是可以找到前身的,比如加密艺术品、游戏道具卡牌、虚拟土地等,但是Avatar(头像)这类NFT在传统世界里真的是闻所未闻。明星花上百万元买头像已经屡见不鲜,同时越来越多的普通人也在加入买头像的大军。虽然可以使用图片作为头像,并不需要真正购买,但是还是有人愿意为之付费。当然,有很多人认为这只是炒作、“割韭菜”、击鼓传花,实际上这些头像只是图片,并不具备实际价值,更不应该被称为商品。

虽然有诸多反对的声音,但NFT作为商品的接受程度在迅速提高。真实的市场正在告诉人们,NFT已经成为一种商品了。世界最大的NFT交易平台OpenSea仅在2021年12月一个月内在以太坊上的交易额就达到了43亿美元,如下图所示。

(2)Token

1、定义

Token并非一个新词,在计算机身份认证中代表令牌或者标记,一般用于邀请、登录系统。我们可以简单地将其理解为某种权限的凭证。在区块链里,Token代表的是一种基于智能合约发出的价值流转载体,而这个价值可以是某种信息、数据、资产,或者某种权限。有中文材料把Token翻译成通证,但其实在圈内更普遍的做法是直接使用“Token”这个单词。

同时,还有很多词语容易与Token混淆,比如“代币”“虚拟币”“Crypto Currency”。

“代币”和“虚拟币”通常是一种不太严谨但是又经常被圈外使用的非规范性口语表达,主要是因为使用者并不能够区分“Token”“Coin”与“Currency”的差别,所以将一切与区块链有关系的流通凭证都叫“代币”。又因为这种“代币”看不见、摸不到,所以经常被称为“虚拟币”。这种表述其实很不准确。同时,市场热度和财富效应也给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机。他们利用大众对其理解得不清楚,挂羊头卖狗肉,诈骗的骗局屡见不鲜,让大众对于Token存在一些误解。

  • Coin通常指的是一种不具备合约拓展功能、只具备交易属性的链上价值流通载体,最为大家熟知的例子就是比特币(Bitcoin),以及前面提到的Dogecoin。
  • Currency直译为货币,而Crypto Currency(数字货币)则是特指有货币属性的那些Token或者Coin。比如,美国泰达公司发行的1:1锚定美元的USDT稳定币。各个国家和地区对数字货币的监管要求不同,所以它在某些监管较为严格的国家和地区可能处于明确的合规或者违法状态,而在一些尚存立法空白的地区则可能处于灰色地带。

除了流转,Token通常还必须具备某种功能,这点在接下来的分类部分会进行介绍。

2、Token分类

按照不同标准,Token可以有不同的分类。

  • 是否同质化或可分割。是否可分割指的是Token是否可以被无限地分割成小于1的单位。比如,0.1个、0.005个等。
    • Fungible Token(同质化Token,FT)是可分割的,并且每一个Token之间没有任何区别
    • None Fungible Token(NFT)则是不可分割的,并且每个Token都不相同,即使它们的表现形式是一样的,但其实它们也是不同的个体,且可以被赋予不同的功能。
  • 是否原生
    • 在公链诞生之时起就存在并代表这条公链上某种网络资源、在公链上进行活动需要消耗的Token通常被称为原生Token。比如,ETH之于Etherem,CFX之于Conflux,SOL之于Solana。
    • 非原生Token无法直接用于交换网络资源。非原生Token的一切流转行为也需要花费原生Token作为gas。
  • 是否具备某种实际的功能
    • 有一些Token虽然非原生的,不能用于支付gas,但是可以用于交换其协议的某种服务,因而也具备了经济价值,这种Token可以被归类为协议(Protocol)Token。比如,使用Chainlink的某些服务就需要花费其协议Token“Link”。
    • 那些不具备实际功能的Token,往往会以治理(Governance)Token的形式存在,通俗地讲就是可以用来投票决定社区事务。
    • 有些Token具备分润功能,比如有的项目会承诺将链外利润的一部分用于购买Token并销毁,从而将项目运营的价值注入Token,各个去中心化交易平台的平台Token往往如此。
    • 还有一种Token其实什么作用都没有,只是为了某种理念而发行,比如ConstitutionDAO发行的People,只要捐钱就可以按比例获得。其神奇之处就在于,虽然这种Token本身并没有为某种功能或者场景而设计,但是某个“路人”却有可能为它设计场景,而其社区理念和共识也映射在其经济价值上并影响其价格。

需要说明的是,一个Token可能会有多种功能,所以硬要分类意义不大。Token作为一种新兴事物,与现行的经济体制难免有不兼容之处,也免不了被有心之人利用做违法犯罪之事,所以大家要在各地法律范围内对其审慎看待、合规参与,即使在合规的范围内也需要提高警惕、防范风险。

3、Toekn的作用

Fred Ehrsam有一句经典语句:“有史以来区块链把经济系统第一次嵌入了互联网里。”

Token作为资产(或者说数据、行为、信息)的载体,在区块链网络上流转并形成新的数据,创造新的价值,把互联网和经济系统膜化成一个维度,从而改变了经济底层之上的一切活动形态。

(3)去中心化金融(DeFi)

Decentralized Finance是去中心化金融,通常被缩写为DeFi。

DeFi是一种不由任何人控制,基于公链提供的点对点的金融服务。通过DeFi,你可以快速地享受绝大多数的银行服务(例如,借贷、购买保险、理财、衍生品交易、资产交易等)且不需要任何材料证明。得益于密码学和区块链技术,DeFi本身就是点对点、全球化、平等地面向这个世界上所有人的超级“银行”。

DeFi与传统金融提供的大多数服务相同,但两者的核心区别是DeFi以技术作为信任背书而非传统金融依赖的中心化的第三方机构。从人类的发展历程来看,最开始人们使用黄金、白银作为等价交换物,但是贵金属携带不便,于是逐渐产生了代保管贵金属的第三方——钱庄,让用户在存入贵金属后可以用银票作为票据在市场上进行交易。钱庄模式的弊端很明显:钱庄可以把张三存入的黄金借给李四,李四再把黄金存回钱庄可以得到银票,这时一份黄金产生了两份黄金的“价值”,并且钱庄可以多次同样操作让一份黄金产生多份黄金的“价值”,最终产生“金融危机”。这个弊端同样存在于今天的金融市场。由于互联网的诞生,实体的银票变为信息化的数据,但本质问题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那就是第三方金融机构的信任问题。

DeFi的出现真正地从底层技术上解决了第三方的信任问题,所以区块链技术在《经济学人》杂志上被称为“信任的机器”。有了DeFi,货币和银行基础架构不再为某个中心化实体所有,而是真正属于所有的市场参与者。

下面列举DeFi的几个常见案例,帮助你理解这个概念。

1、去中心化交易所:以Uniswap为例

就像我们在出生时就已经有了工业化使用的火与电,所以很难想象没有火与电的世界如何运作一样,DeFi的新用户们可能也很难想象在基于AMM(Automated Market Maker,自动做市商)的去中心化交易所(Decentralized Exchange,DEX)被提出之前交易都是以什么方式进行的。在一个新世界被开拓之时,涌入新世界的开拓者们往往会依赖自己已有的认知尝试运作,我们也可以从简短的Web3.0开发史中看到旧时代的历史重演。

2、订单簿时代

在通证经济开启之初,开拓者们延续以物换物时代遗留下来的运作规则,提出了订单簿(Orderbook)的运作模式,即平台基于买家与卖家的报价匹配交易。这样的方式当然利弊并存。从形式上来看,这是一个轻启动的运作方式:中间商提供匹配服务,服务商并不需要任何资金储备。

对于服务商,其弊端是显而易见的。主要的问题在于用户数量。这里的用户数量可以分为两部分讨论。

  • 第一是总体量,即总共有多少人使用这个服务商的服务
  • 第二是特定Token的交易深度,即有多少人愿意买卖这个特定的Token

热门Token的交易深度肯定比冷门Token的交易深度深得多,这就体现在买家与卖家对热门Token的出价差可能是以小数点后几位运作的,而冷门Token可能是以个位乃至十位运作的,从而造成市场极度不稳定。

订单簿模式并不能保证任何Token都能交易。在这样的情况下,Uniswap的创始人Hayden Adams以独创的AMM为大家打开了全新的Token市场。

3、AMM时代

Hayden Adams提出的理念是,建立一个商铺,还是基于以物换物的逻辑之上,不过商铺有以下不同。

  1. 所有人都可以为任意商品建立或提供流动性,即存入一定数量的Token和与其等价数量的另一种Token。
  2. 为了激励所有人参与商铺的运营,商铺的流动性提供者将会收到根据自己提供的流动性在总流动性中的占比所计算出的服务费分成。

Uniswap作为平台还会额外提供跨流动性互换,即根据价格计算最短交易路径,为更多Token提供交易的可能性。与订单簿模式的匹配机制相比,AMM通过激励用户提供流动性的方式尝试解决交易深度的问题。

如此具有创新性的想法,是由Hayden Adams提出的。在一开始做Uniswap的时候,他的团队也是一个没有自带任何资本的团队。整个项目的发起基于以太坊论坛上的一个帖子,当时在以太坊网络上有实用性的DApp还不多。Vitalik Buterin作为Hayden Adams的“伯乐”,在看到这个有创新性的想法时,通过以太坊基金会的名义给予Uniswap团队鼎力支持,顶级资本Paradigm也在早期押注Uniswap,从此一战成名。对于后来的故事,Web3.0 OG们都知道了。Uniswap的官网截图如下图所示。

由此,一个Web3.0的新篇章开启了。经历过DeFi崛起的人绝对不会怀疑为什么认为Uniswap的诞生是Web3.0的重大历史拐点——其带来的巨大财富效应让更多用户和资金涌入Web3.0的世界,从此开启了一个DeFi时代,给以太坊和比特币的价值增加带来了巨大的助力。

4、DeFi借贷协议

DeFi借贷平台旨在以无信任的方式提供加密资产贷款,即没有中介机构,允许用户在平台上征集他们的加密资产用于借贷。贷款人(把资金借出去的一方)可以将资金借给别人以赚取利息,借款人(通过平台借入资金的一方)则可以不经过中介方而通过去中心化协议直接获得贷款。截至目前,绝大部分的DeFi借贷平台基本上采用的都是抵押贷款方式,也就是说用户可以通过超额抵押自己的数字资产从而借出另一种资产。DeFi借贷平台会通过借款人的Token余额、市场流动性、交易所利率等参数计算出其借款能力,当借款金额超过借款能力时,借款人将被自动清算。

在整个DeFi世界中,DeFi借贷平台扮演了一个极其重要的角色,更是整个DeFi体系里的基石。它不仅代表了现实世界里的金融系统,可以了解各类用户的资金需求,还提供了用户间相互融通资金的平台。

与传统借贷相比,DeFi借贷提供了更高的透明度,在不涉及任何第三方的情况下,每一个资金转移过程都保持了高效率。它提供了最直接的借贷过程,借款人只需要拥有一个区块链钱包,并在DeFi借贷平台上进行操作,剩下的交给智能合约执行就可以了。

例如,用户选择抵押1000美元的资产,可以借出800美元的其他资产。从流程上来看,这与传统借贷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只不过在传统借贷中,抵押的都是非流动性资产,如房子、汽车等,再借出高流动性资产,而在DeFi的抵押借贷中,抵押和借贷的皆是高流动性资产。

那么DeFi应用(或者协议)是如何吸引用户的呢?以Compound平台为例,作为借贷龙头,Compound协议不仅提供了高额的抵押利率,还创造了流动性收益模式。用户不管是贷款还是借款,都可以通过添加总协议的资产流动性来获得平台治理Token的奖励。在某些时期,即使纯借款用户,在扣除借款利息后,也能获得净收益,因此吸引了众多用户参与。

DeFi借贷或许在未来会彻底颠覆传统银行业,发放贷款的主体将会从大型金融机构变成散户,贷款的抵押率和信贷市场规模会大幅上升,新的机制会自动规避市场下行风险。它们将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并缩短贷款流程,让所有人都可以在市场中发放贷款以赚取利息。

5、去中心化衍生品平台

随着加密金融的发展,去中心化衍生品的出现是合情合理的。衍生品是成熟的金融体系的关键要素之一,它提供了两个核心用途:对冲和投机。

每一个不断发展的金融市场都带有风险,套期保值(对冲)可以管理金融风险,而投机则给市场带来更大的流动性。在这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配套的衍生品平台不断地出现来满足这些需求。例如,Synthetix。

Synthetix是一个去中心化的衍生品平台。Synthetix用户可以抵押平台的原生TokenSNX,并生成合成资产,其中包含法定货币、虚拟货币、大宗商品等各类资产。这些合成资产的交易者或投资者可以在不实际持有资产的情况下进行交易或投资,比如使用加密货币持有美股资产,合成资产在进行掉期时,价值也紧盯标的资产的市场价值。

去中心化衍生品是一个非常有潜力的赛道,几乎任何人都可以以无须许可和开放的方式创建,整个赛道都将因为DeFi的市场规模持续增大而带来更大的创新,最终可能会比其基础市场大一个数量级。

6、收益聚合器

有了以上三个基本构件,DeFi就可以搭积木了,一个最直接的例子就是收益聚合器。不管是上述的去中心化交易所还是借贷协议,用户都能通过借贷、提供流动性或者质押的方式获得收益,因为各类协议会使用它们的治理Token作为奖励来激励用户提供流动性。

由于存在各式各样的平台和协议,用户在手动寻找的过程中,不仅可能会感到无趣,而且收益也很难达到理论上的最大值。我们想象一下,一个普通用户在提供流动性的时候,通常流程如下:

用户在不断重复以上操作的过程中,不仅消耗了大量的时间,还需要重复支付高昂的gas。

收益聚合器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它不仅通过协议帮助用户实现利润最大化,还在寻找最佳交易时简化并改善了用户体验。用户只需要在收益聚合器上进行简单的存款和取款操作,两者之间的其他操作(包括计算利息、质押、出售奖励等)都由收益聚合器完成。

7、DeFi聚合平台:DeBank

DeBank首先是一个信息聚合平台,其次是一个DeFi项目的信息聚合平台。当处理海量DeFi信息时,你无须打开每一个项目的主页、应用、社群,在一个聚合平台上可以查看几乎所有项目的最新情况,及时进行理财操作,甚至可以查看项目细分类别的排行榜。

这一理念在其浏览器插件钱包Rabby上体现得淋漓尽致。Rabby的产品界面如下图所示。

乍一看Rabby与以太坊通用钱包MetaMask(也称“小狐狸”)如出一辙,其实内藏乾坤。Rabby不仅支持在Web2.0常见的扫码授权登录,其插件钱包里还集成了DeFi协议聚合器、NFT收藏盒子,甚至还有联系人模块,俨然将原本功能单一的小狐狸扩展成了形如微信一般的流量入口。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单一基础功能型应用会越来越少,集成类、聚合式、多元化、可定制的应用平台将逐渐走上历史舞台。

另外,随着DeFi的发展,DeFi与监管的平衡必将是近三年的重要话题。DeBank这种信息聚合平台很可能在纳税的监管方面发挥作用,或许会走上“合规”道路。

产品形态

(1)一个成功的项目并不需要百万级的用户或者大量员工

在Web3.0世界里,想要做事变得非常简单。在传统互联网阶段,我们习惯于把这种行为称为“创业”,然而这个词已经不再适用于Web3.0世界了。

以前想创业,你可能需要先租办公室,然后组建团队(包括开发、运营、商务等人员)。你不仅需要生产产品,还需要完成产品的推广,以及公司合规化的事务,比如税务、法律、消防等方面的工作。每一次产品往前走一小步,其实随之而来的就是成本的增加。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大产品”都是“大厂”做出来的,因为繁重的负担导致“小厂”很难做出来“大产品”;或许一个“小产品”可以成长为“大产品”,但是到了那时创业公司也早已成为上市企业了。以前大家会认为只有用户规模庞大的公司才有价值,很多互联网应用会用自己的用户体量作为衡量其商业价值的标准,都在追求百万、千万乃至亿级的用户体量。如果一个互联网应用的注册用户只有几千人,那么它基本上不会被认为是一个成功的应用。这种经济模式其实是由Web2.0世界的分配方式决定的,企业必须抢占市场、抓住用户、吸引足够多的流量、沉淀足够其存活的数据,从而养活自己的员工。

我们还发现,Web2.0产品会越做越大。当一个产品成为平台时,它就开始增加越来越多的功能。比如,打车平台也会加入金融功能,甚至卖水果、卖保险。

Web3.0世界则完全不一样。我们已经见证了很多团队只有几个人却经营了市值高达数十亿元的公司的案例。随着DAO的发展,到后期团队甚至可以彻底退出,将项目交由社区来维持运行(比如,MakerDAO)。分布式办公在Web3.0圈子里也很常见,很多项目并没有线下办公地点,大家可以在家里工作,在线上交流,跨国办公非常普遍。同时,项目也不再需要百万级的用户体量就可以有巨大的影响力。比如,根据灰度基金的元宇宙报告,到2021年12月,全球活跃的元宇宙玩家地址一共约有50000个,但是这些人一周的交易额就超过1亿美元。

1、Uniswap

目前,最著名的Uniswap交易所日活只有几千,资产却已经接近30亿美元,如下图所示。

2、NFT项目

NFT项目的特性是从最开始它的持有人数量就是限定的。如果这个项目发行10000个NFT,那么最多只有10000个人能同时与这个项目产生直接联系。事实上,大多数比较成功的项目的持有人数量和NFT的发行数量的比例只能达到50%左右,也就是说一个发行10000个NFT的项目可能只有几千个持有人(因为有些地址会不止持有一个NFT),但是却可以发展到上亿美元的市值。

同时,NFT项目往往只需要几个核心的创始人就可以发起,后期完全可以转向社区运营,创始人可以去做新的项目,创造更多价值。OpenSea网站上的NFT项目的排行榜如下图所示。

也有一些无良的NFT项目方将“把项目还给社区”变成了一种圈钱跑路的手段,这还是需要鉴别的。

(2)开发者:解放创新

在传统互联网中,用户一方面代表使用产品的C端个体,另一方面也代表某种归属于平台的资产,程序员们在“中心化的大平台上做事情,脑袋上容易有天花板,脖子上容易有断头铡”。Web3.0世界的底层逻辑是开放共享,没有哪个平台能将数据和用户信息垄断或者搭建所谓的互联网高墙花园,更不可能有人跳出来关闭你的服务或者限制你的产品的发展。这一点无论是对应用开发者还是对内容创作者来说都无疑是史无前例的解放。

RSS3的创始人Joshua在万向区块链蜂巢研习社第71期的分享中提到,他觉得Web3.0让人激动的一点是不限制应用创新,因为在Web2.0时代数据是被巨头占有的,创新是被压制的,特别是在用户体验上的创新。新的应用很难与已经拥有极大数据量的大平台竞争,这意味着移动互联网越发展到后期就越难有优秀的应用出现,因为它们不会再有能力和机会来积攒足够的数据了。这种令人惋惜的案例屡见不鲜。

2021年年中,一个叫“李跳跳”的安卓应用火了一阵,被用户称为“开屏广告终结者”。它是一个站在用户的角度优化体验的轻应用,逻辑简单,无须联网使用,甚至不用付费,全靠用户捐款。李跳跳的作用是调用手机的辅助模式帮助用户更快、更精准地点击那个被各个应用的产品经理精心缩小到人手无法准确点击的跳过广告按钮。手机应用产品为什么要把跳过广告按钮设计得如此小呢?更有甚者还要让用户必须看满3秒才能跳过。当然,这是为了让用户点错从而提高广告的点击率。开屏广告现在是很多应用的一项重要收入来源,虽然国家已经在整治泛滥的开屏广告,但实际上大多数移动互联网的用户可能每天还在接受数十次开屏广告的“摧残”(取决于用户每天打开多少次应用)。做广告业务和追求产品的商业价值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在不让用户可以付费关闭广告的前提下,把唯一的跳过广告按钮故意设计得极小从而使用户点错,实在过分。

可想而知,李跳跳这样的应用是不可能被巨头们允许存在的,从2021年11月起这个应用在各大应用商店被下架了(甚至在一些平台上被列为“危险软件”)。

李跳跳被下架不是个案,在Web2.0世界里有很多类似于李跳跳这种站在用户利益方面被巨头封杀的应用,垄断和隔绝是Web2.0世界的必然宿命,因为这是由Web2.0世界的生产资料归属及分配方式决定的。在Web3.0的世界里,应用的数据是公开的,任何应用或者开发者都可以利用这些数据进行应用创新,用户会有更好的体验、更新奇的玩法,应用方将迎来公平竞争、开放包容、利他共荣的市场环境。这很重要!

回到顶部(go to top)

六、Web3.0时代的个人与群体

关于我是谁,公钥会给出答案

有些人可能会觉得奇怪,那些很火的NFT不就是一个头像吗?直接截图自己上传不就完了?或者想不明白这有什么用?这种不同的观点恰恰体现了Web2.0和Web3.0之间非常明显的观念鸿沟。

很多人说Web3.0用户大多为年轻人,这个说法不准确。事实上,Web3.0模糊了年龄层。之所以人们有一种Web3.0都是年轻人玩这种错觉,恰恰是因为在Web3.0里年龄并不是一个重要标签。

Web3.0中有一个现象是大家可能不会经常改变自己的网名。在现实生活中,在使用社交媒体时,你可能会根据心情修改自己的昵称,这是因为社会共识是在现实生活中的身份更重要,大家会觉得网上的身份是随时可以变换的,而个人特征的锚点在于现实身份的映射。你会发现在Web3.0社交体系里大家通常不会轻易修改自己的昵称或者ID,因为网上的虚拟身份已经逐渐变得比现实身份更重要了。大家可能不会关注彼此在现实生活中的身份是什么,只会看他掌握的Web3.0地址曾经做过什么事。

(1)DID

DID是Decentralized ID的简写,意思是去中心化的身份识别系统,说得更直白就是可以登录多个平台的去中心化账户,也经常被称为“钱包地址”。需要注意的是,虽然Web3.0玩家经常把DID简称为“钱包”,但是这个钱包并不是指钱包应用,而是指一个可以登录不同钱包应用的、固定的Web3.0账户。

在Web2.0的世界里,我们已经被各种账户系统反复折磨,不同的平台有不同的账户名,要设置不同的密码,当然也可以使用同一套账户名和密码,但是这会带来安全风险。假如一个平台的账户名和密码泄露了,那么在多个平台上的账户名和密码就全泄露了。后期为了方便用户登录,当然也基于监管要求,以及更全面地收集用户资料的目的,很多平台推出了用手机号一键登录。虽然在不同平台上使用的是相同的手机号,但是其背后绑定的也是互相不独立的隔绝账户,每个平台的信息、历史行为和资产并不互通。Web2.0时代的账户并不属于用户个人,而是属于平台,平台有权对账户进行封禁、回收甚至删除等。封号和禁言之类的操作大家已经不陌生,2021年下半年在游戏圈里也出现了用户想要删号但被游戏方强制找回的情况,也就是说平台不仅能强制用户删号,还能强制用户不删号,这在当时引发了一场关于用户权利的大讨论。

Web3.0世界的账户概念完全不同,早期的Web3.0账户就是圈内俗称的钱包地址,其实就是一个不对称加密的公私钥对,公钥就是俗称的钱包地址,是公开可见的,而私钥掌握在Web3.0地址的持有人手中。任何知道私钥的人都可以任意处置这个账户的资产,一旦私钥丢失就没有任何途径可以找回(除非量子计算机出现),这一特征也形成了普通人踏入Web3.0世界的第一个门槛。

  • 私钥举例:18e14a7b6a307f426a94f8114701e7c8e774e7f9a47e2c2035db29a206321725
  • 公钥举例:0x1016f75c54c607f082ae6b0881fac0abeda21781

Web3.0 DID具有以下特点。

  • 全网通用。只需要一个公私钥对即可访问所有的同构公链生态。
  • 自主控制。任何人都无法染指一个Web3.0公民的DID,除非有对应的私钥。同时,这也意味着如果私钥丢失,那么这个Web3.0账户就永久丢失了。
  • 长久有效。Web3.0账户一旦创建,就无法删号,只能弃用,而账户上的交互信息永久保存在区块链上,无法被删除。
  • 可迁移。用户可以轻易“携号转网”,因为账户的关键信息记录在区块链上而非某个平台上(也有一些非关键信息不上链,这样就无法完成携号迁移)。

在Web3.0世界里,账户成了真实世界的个体在区块链上的映射,或者说,一维化的化身,而不再是Web2.0时代免费借用中心化平台资源的凭证,但是以公钥地址形式存在的DID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在金融领域勉强可以用一个随机的字符串满足使用需求,但是如果在社交领域还是用一串字符来代表个人身份未免太过烦琐、表达单一。因此,优化钱包地址表达的DID赛道板块诞生了,而其中的“老大哥”就是ENS。

举例:ENS

ENS(Ethereum Name Service,以太坊域名服务)诞生于2017年,并于2019年上线正式版。这个项目起源于以太坊基金会,后来才独立出来。因为早期得到过以太坊基金会的100万美元拨款,以及有稳定的租金收入带来现金流,所以该项目一直没有融资或者发行Token。直到2021年11月,ENS终于发行Token,并且将50%都空投(Airdrop)给了早期贡献者和用户(购买过ENS的人),空投数量之巨大当时震惊了整个Web3.0世界。ENS的官方网站如下图所示。

那么ENS到底是做什么的?

如果你对互联网有一定的了解,那么应该听说过DNS(Domain Name System)。这是现在Web2.0网络中使用的域名系统。大家熟知的baidu.com、google.com就是域名。你可以简单地把ENS理解为网络上的域名系统。

拥有ETH地址的Web3.0公民可以支付一点儿费用注册一个属于自己的ENS域名,然后可以选择反向解析,把自己的ETH公钥地址和ENS域名绑定。这样,在Web3.0世界中就可以用人类可读的域名而非用一长串无意义的随机字母和数字作为自己Web3.0身份的象征。公钥地址和ENS域名的区别类似于由系统随分配的数字串组成的QQ号和自定义字符的微信号的区别。

在ENS火起来之前,通常Web3.0公民是以钱包地址的后四位来区别不同地址的,这样显然会带来一些问题,比如不好记忆,很少有人能把自己的公钥地址背会,再如可能会“看花眼”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以及缺少一些人文元素,不能满足Web3.0公民表达个性的需求。就像传统互联网世界中的域名一样,ENS让人们对特定地址的识别更加简单。

  • Web3.0身份识别。ENS域名被看作Web3.0身份的一种象征,圈内玩家在查看一个Web3.0地址时如果发现这个地址持有ENS域名,则往往会认为这个人还是稍微懂行的。一些Web3.0项目也会把持有并反向解析ENS域名作为一种KYC(用户基本信息)的标准来识别更深度的Web3.0使用者。
  • 整合链上和链外的世界。早期的ENS域名只有.eth,不过在2021年8月创始团队上线了DNS域名(比如.com、.org之类的)集成功能,以便Web2.0网站将其原始的DNS域名(比如a15a.com)整合到ENS域名中,并将其域名作为一个Web3.0身份使用,那么这个原始的域名就可以既是一个Web2.0网址域名(方便用户访问)、一个以太坊上的钱包账户(具备收付款等功能),又是一个Web3.0身份。
  • 无限聚合。ENS域名可以与其他Web3.0基础设置一起用(比如IPFS、Arweave等去中心化存储系统),从而实现更有趣、更丰富的场景。

ENS面临着一些问题,比如与Web2.0世界或者现实世界的冲突,以及在技术层面的设计争议。在2021年和2022年交接之际,Web3.0世界爆发了一场关于“零宽字符”的大论战。有人指出,ENS支持零宽字符(即可以在.eth的域名中插入肉眼不可见的字符),会带来类似诈骗网站之类的隐患。有一部分人认为,零宽字符最终会导致ENS一文不值。不过也有人认为只要在应用层面做到提醒即可避免诈骗问题。究竟ENS的未来发展如何,还需等待时间的检验。

(2)虚拟化身

谈到Web3.0的个体认知,虚拟人一定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广义上的虚拟人可以分为两种,

  • 一种是有真人映射关系的虚拟化身。
  • 一种是没有真人映射关系的、纯虚构的虚拟偶像或者虚拟员工等数字人。

这里重点介绍一些有真人映射的虚拟化身,虚拟化身在现实生活中由固定的生物人操控,其实是作为生物人个体在虚拟世界里的化身存在的。如果说DID是一维表现形式,NFT头像是二维表现形式,那么虚拟人就是个体在Web3.0世界中的三维表现形式。DID只是通过字符来传达个体主张,NFT头像加入了画面和声音,更体现了审美观,虚拟人则更丰满地表现个体审美、观点、经济能力、社交地位等多元化特点。

比如,The Sandbox和Cryptovoxels中,玩家操作的角色就是其虚拟化身。

与数字人一样,虚拟化身不一定是以近似人的形象出现的,甚至为了避免产生恐怖谷效应,一些项目方反而会优先选择非真人写实画风。同时,也有一些观点认为,如果都虚拟了,那么何必还要局限于现实写实?为什么人只能长两只眼睛?为什么在元宇宙里还需要步行逛街?不能直接飞吗?但无论是否写实,虚拟化身的元素通常都与其操控者的外在特质相吻合,这点其实与Web3.0玩家在挑选NFT头像时的心理类似——大家会选择与自己实现共情的元素,通常是一些与自己类似的外在特质。

(3)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

无论你相信与否,生物人与仿生人之间的角逐早已在Web3.0世界中展开。读到这句话的你,很可能对上述陈述还抱有嗤之以鼻的态度。诚然,对于仿生人与生物人之间的探讨,我们可以找到很多经典的文学与影视著作。无论是在菲利普·迪克创作的科幻巨作《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中,还是在士郎正宗创作的《攻壳机动队》中,仿生人与生物人之间从根源上无法解决的矛盾总是牵动着每一位读者的心。这些矛盾的根源,从始至终都离不开创作者们对人类意识及思维的思考。

在《攻壳机动队》中,仿生人以更低形态的意识存在于人类范畴之外,它们模糊了性别的边界,而故事却以仿生人进行繁衍作为结尾。由此可以看出,士郎正宗对于人性的边界的思考立足于传承。

在《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中,我们能看到与仿生人思维无异的赏金猎人,也能看到与仿生人为伍的特障人,还能看到对仿生人动情的主角Rick。我们跟着创作者构建的故事,身临其境般地感受着Rick每一次尝试审判仿生人时的纠结心态。菲利普·迪克通过Rick对仿生人的审判,实际上模糊了仿生人与生物人之间的边界。至此,该书的冲突从Rick判断一个人是否为生物人上升到每一个人对自我的思考。

可能大多数人还将“甄别生物人”这件事隔离在虚幻的小说中,但实际上,在还没有那么多人涉足的Web3.0世界中,已经充斥着大量的Web3.0仿生人了。在诸多热门的NFT社区中,长期充斥着大量的仿生人,或者说,Bot(机器人)。它们会在社区的讨论频道中,利用聊天素材库在固定的时间区间内定时发布随机内容。仿生人的优劣与聊天素材库的丰富程度相关。内容过少的聊天素材库会让仿生人在几条信息内暴露出其真实身份,而丰富且有实质意义的聊天素材库则会让仿生人有较大的概率通过真人的判断,甚至会有真实的社区成员与其对话。“生物人验证”并不是一个新概念。早在20世纪,图灵就提出过类似的问题:如何隔着屏幕鉴别对方是真人呢?这就是之后著名的“图灵测试”的由来。在Web3.0项目中,无论是项目方还是社区成员,都需要具备甄别仿生人的技能。对于项目方来说,验证生物人主要是为了剔除“羊毛党”和“刷子”,让利益分配更加公平。

“羊毛党”通常指的是以获得短期用户奖励(迅速变现)为目的而不具备长期价值的非正常用户群体,“刷子”是指通过机器人脚本模拟多人操作,从而获取多份奖励的非正常用户群体。它们本身不是新词,在传统互联网时代就已经存在,在Web3.0世界继续活跃。目前,Web3.0项目通常不需要与现实生活一一绑定的KYC,并且愿意拿出大量福利空投给早期的用户和支持者,这导致的结果就是虽然确实有真实用户受到了鼓舞,但是“羊毛党”和“刷子”也迎来了“春天”。“刷子”在Web3.0世界里获得的财富已经远远超出了圈外普通人的认知。

同时,AI的发展也给元宇宙、社交和Web3.0游戏项目带来了很多烦恼,看似公平的“X-to-earn”在这些领域又好像成为具备技术条件的人群的敛财工具。

总之,“刷子”的存在对Web3.0世界的分配方式无疑是一种破坏,但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一些专门制裁“刷子”的项目出现了。

1、BrightID

BrightID是一个KYC工具,本身并不算一个Web3.0项目,从技术上与区块链没关系,但是大量的Web3.0项目在用BrightID的服务剔除“刷子”。与填入现实身份信息的传统方式不同,用户注册BrightID之后需要根据自己的地区预约一场线上会议,打开摄像头和麦克风,等待管理员点名,然后根据提示做一些操作,比如扫码等,由管理员判定他是否注册过BrightID,以及他的旁边是否有人在教他操作(防止借用他人信息)。有时候管理员会问他几个问题,然后观察他的反应,之前在预约时需要区分地区也正是为了让用户能听懂管理员的问话。

2、Proof of Humanity

Proof of Humanity是一个去中心化的身份验证系统,流程比BrightID更复杂。用户需要在它的网站上按要求举着一张纸录一段视频,然后用以太坊地址提交确认,等链上确认之后还要去官方社区找人帮忙认证这段视频。有一些使用者对上传自己视频的行为存在安全隐患表示担忧。

随着AI和虚拟人的发展,一场关于哲学和伦理的论战也许会很快到来。用AI控制的虚拟人是否应该具备参与分配的权利?分配究竟是应该以生物人个体为单位还是应该只考量其贡献度而不论此贡献是由代码自动执行的还是由生物人手工控制的?是应该倡导以人为单位的社区治理,还是应该倡导以钱包地址(DID)为标准的社区治理?是否应该把Web2.0时代的身份标签和现实的KYC数据纳入Web3.0世界?现在还有很多没有答案的问题。

不过,即使有一些忧虑,笔者也还是相信良币会驱逐劣币,这个世界会向更美好的方向发展。回顾整个人类历史,我们会发现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一直延续不断的主题就是自由代替约束,包容代替偏见,开放代替垄断,共荣代替利己,多样代替单一。在Web3.0的世界里,对于过什么样的生活每个人都会有更多选择。

我们是谁

(1)社交方式

你可以回忆一下,在2000年以前,我们所属的群体基本上都是在现实生活中能接触的人群,像同事、同学、邻居等。除了在现实生活中认识,并且长期有来往的关系之外,其实很难产生新的、长期的、稳定的社会联系。这些在现实生活中稳定的群体关系又伴随着情感上的强共识(比如,生长在各种大院的孩子们往往具有某种情感归属),在交往中往往会产生诸如“知根知底”“父一辈子一辈”之类的认同感。

2000年之后,随着互联网发展,社交变得前所未有的轻松,人们可以很轻松地通过Web2.0与现实生活中没有交集的人认识并互动,逐渐出现了“网友”一词,而早期这个词往往代表不太靠谱的朋友关系。在Web2.0时代,有相当多红极一时的社交平台,承载着初代互联网网民的回忆,比如天涯论坛、猫扑社区、百度贴吧、豆瓣小组、QQ群等,其中有些已经在互联网进程中被甩下车,当然也有一些时至今日仍然活跃。随着网络社交的发展,“网上都是假人”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网骗”“照骗”随之产生。

Web3.0对社交方式的改变其实是从底层信任开始的,0信任成本带来的改变是翻天覆地的。Web3.0的社交基于Web3.0账户,而账户的历史信息和资产是公开透明且没办法造假的。虽然目前还没有特别成熟的社交产品出现,但是可以大胆地预测一下未来Web3.0社交产品的形态。

  • 线上化、虚拟化。Web3.0加持元宇宙、虚拟人,会让未来的社交更多地在线上虚拟空间里进行。
  • 自主性。用户可以完全掌控自己想看到什么信息,而不是看平台强制推荐的广告。
  • 无边界。Web3.0世界的社交将弱化群体限制,或者说Web3.0正在重塑群体这个概念。以前的人群分类在Web3.0世界会越来越不适用。社交工具会帮助人们认识他们感兴趣、想认识的人。

(2)真正的“人以群分”

每一次群体划分标准的改变都伴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巨变。经济、技术、社会就像一个三体系统,它们互相影响,然而对其变化规律又很难给出亘古不变的定律。

以前我们在社交的时候与不太熟的朋友套近乎可能会说“我也是山东人”“我也是xx四中毕业的”“我之前也在阿里工作过”等这些具体的现实经历,以试图拉近彼此的距离。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套路还是管用的,虽然这些信息的真实性并不能当面验证。在Web3.0世界,个人的行为被DID真实记录在区块链上,个体的经历在链上一清二楚,大家可能查一下账户,一看都是4年的老以太坊地址,再浏览一下账户的历史操作信息,几乎就可以隔着屏幕相视一笑,感叹“我们(早就)是同志了”。

之前人们对群体的划分大多基于现实世界的既定标签。

  • 基于国籍划分,比如中国人、美国人、俄罗斯人。
  • 基于地域划分,比如东北人、南方人、上海人。
  • 基于从事的行业或者隶属的公司划分,比如“脸书前高管”“腾讯员工”“小米创始团队成员”。

当然,也可以基于性别划分,比如男性、女性。

这些其实只是具象的、物化的、传统闭塞的外在特征,所谓“人以群分”其实更多的是基于内在的精神因素而“分”,更直白地讲就是相同的爱好和三观(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类似的经历等。这些在无网时代很难有具象的表达,我们只能通过现实观察和交往来分辨一个人的喜好,而在互联网时代,个人喜好被各个平台通过用户自主选择(即用户注册之后选择感兴趣的领域那一步)和不断累积的用户行为分析打上标签,只不过这种标签通常并没有完全展示给公众,即使展示了也比较简单,比如“情感博主”“体育博主”“宠物博主”等。这些标签在Web3.0世界以NFT为载体,比Web2.0时期的标签更公开、更真实、更可信,也更多元化。

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大多数人都会穷尽一生来给自己贴上各种标签,并且在芸芸众生中找到与自己具有相同标签的群体,加入并获得归属感和认同感。就像星座爱好者喜欢把自己归为某个星座的典型一样,Web3.0世界的公民也在不断地给自己贴标签,这些标签在Web3.0时代的具象化表现就是NFT。

每一代元宇宙玩家都有自己的标签。

  • CryptoPunk就是初代老玩家的象征,已知的名人收藏家包括余文乐等
  • 第二代的代表则是无聊猴,库里、阿迪达斯等名人或机构是其支持者
  • 第三代以0N1 Force、CoolCat、Pudgy Penguins及Doodles为代表
  • 第四代则是以Phanta Bear为代表的明星系NFT

一个人用什么NFT当头像,其实就是他在给自己贴上那个群体的标签。

NFT作为具象化的社交标签让Web3.0世界里的社交更加方便。越来越多的产品在试图将Web3.0地址链接的信息具象化来表达NFT不太容易涵盖的链上信息,以便让不熟悉Web3.0操作的普通人对链上信息的解读更方便、更简单。

POAP徽章——Web3.0的身份标签

POAP是一个根据线上或者线下的各种行为铸造特定NFT的应用,属于“Proof of Behavior”,即行为证明。它的名字来源于英文Proof of Attendance Protocol(参与证明协议)的单词首字母简写,是一个基于ERC-721的,由以太坊开发者社区构建的开源区块链协议。POAP始于2019年的ETHDenver黑客松,本身是一个非营利的社区项目,其项目的运营支出靠捐款。早期的POAP徽章是发行在以太坊上的,但是由于以太币的价格持续走高,并且日益繁荣的以太坊生态使得其网络日常拥堵,所以POAP团队在2020年添加了xDAI网络支持。

POAP的官网是这样介绍自己的:POAP是一种持续记录可信生活经历的新方式。当POAP的收藏家参加活动时,他们都可以获得一个基于密码学的独特徽章(NFT),这些徽章是用NFT来实现的,从而可以打开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新世界。

官方的介绍往往为了追求内容全面而过于拗口,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POAP能让人在参加活动时获取对应的NFT。

(1)这个“充满无限可能的新世界”到底是什么样的

其实这就是Web3.0世界或者元宇宙。Web3.0公民手中的POAP徽章其实就是特定元宇宙的入场门票。

(2)什么样的人会用到POAP呢

一是活动的组织者。POAP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吸引参与者的渠道,并且这个渠道的表现形式和功能是可定制的。比如,POAP徽章的样式是可以自行设计的,持有特定POAP徽章的人可以进入一个聊天频道,发起投票和抽奖等。虽然以上功能听起来比较简单,但是笔者认为更多的功能会不断地被开发,并且不一定由POAP的项目方发起,可能会由社区开发者自行贡献。

下图为POAP的投票页面,只有持有特定POAP徽章的Web3.0公民可以参与,但大家都可以看到结果。

二是普通参与者。他们可以把POAP徽章作为自己生活的记录[(POAP的官方口号就是the bookmarks of your life(你的生活的书签)],通过收集POAP徽章来满足收集欲,通过在社交平台上展示、炫耀来满足分享欲。

(3)POAP未来能干什么

持有POAP徽章代表此Web3.0地址的持有人曾经参与过特定的活动,这其实与前文提到的“我也是山东人”是一样的效果,区别在于POAP徽章的证明更直观并且更可信,毕竟人会说谎而区块链不会。那么是否持有某个POAP徽章或在什么时间持有的该POAP徽章就可以成为一种筛选机制,帮助任何Web3.0世界里需要找到特定群体的人精准定位要找的人在哪里。当然,也可以采用“交集”或者“并集”的方式筛选,就是找到“既持有POAP A徽章又持有POAP B徽章”的人,或者找到“持有POAP A徽章或者持有POAP B徽章”的人。

读到这里,你可能还没有意识到这会给目前的商业体系带来什么样的巨变。不要着急,下面慢慢解释。

  • 首先,由于POAP徽章的持有信息在区块链上是公开可查的,任何人都可以查到一个地址是否获得,以及在什么时间获得了某个POAP徽章,也可以在某个POAP徽章的合约地址查到哪些Web3.0地址曾经于什么时间获得了这个POAP徽章,所以做广告将变得异常简单。广告的渠道商可能会没有用武之地,因为在互联网垄断时代被巨头们掌握并贩卖的用户信息在Web3.0世界公开透明、所有人都可查,并且比传统互联网的信息更精准、更真实。在Web2.0时代,广告主可能会同时在微博、微信、抖音上做广告,而这些不同平台账户背后的用户其实可能是同一个人。比如,一个喜欢高端护肤品的姑娘在微博上刷到了雅思兰黛的广告,在抖音上也很可能会刷到。这就意味着广告主其实在不同平台上花了多份钱但把广告投放给同一个用户。这些在Web3.0时代大概率是不存在的。因为Web3.0的不同平台都是用同一个Web3.0地址接入的,所以一个人可以在全网都使用一个账户。
  • 另外,一系列的POAP徽章组成了Web3.0地址的真实链上标签,从而提供了Web3.0地址的可信个人档案,并且这个档案不依赖于任何现实生活中已知的KYC,比如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性别等。当然,出于监管需求,应用也可以要求Web3.0地址和个人KYC绑定,这就要看各个国家或地区及不同平台的要求了。

RSS3——Web3.0信息索引

RSS3创立于2021年5月,并于同年9月发布测试网,于2021年12月获得Coinbase Ventures、Dragonfly Capital等知名机构的投资。它对自己的定义是“一个以建立高效且去中心化的信息分发为目标的下一代信息摘要标准”。

很多人觉得RSS3是一个产品,但是其实RSS3并不是一个应用的名字,而是一套协议标准,基于这个标准有一系列的应用。目前,RSS3已经推出了RNS、Web3 Pass(用户档案)、Revery(信息追踪与社交平台)这三个产品。

(1)RNS域名系统

RNS即RSS3 Name Service,与前面提到的ENS差不多,是以“.RSS3”结尾的域名。目前,注册RNS域名需要消耗一个Pass Token。只要给RSS3项目捐过原始资金就可以免费获得这个Token。

(2)Web3 Pass:适用于普通玩家的Web3.0通行证

Web3 Pass页面如下图所示。

这是一个Web3.0版本的个人主页,目前页面非常简单。用户可以在其官网上注册,然后设置一系列个人信息。平台会主动抓取Web3.0地址关联的链上公开信息,比如持有的NFT、发布过的文章(目前支持抓取在Mirror上发布的文章)、参加过的活动(与特定合约有过交互记录)、在Gitcoin上捐过的项目等,从而形成Web3.0公民的一个综合的个人主页。这个主页的网址一般默认为RSS3.bio/Web3.0地址,但是如果该公民持有其他DID,比如前文提到的ENS域名,那么网址会显示为ENS域名.RSS3.bio。前面提到RSS3也推出了自己的域名系统,如果Web3.0公民持有RSS3域名,那么其地址会显示为RSS3域名.bio。下图为Web3 Pass的修改个人信息的页面。

与传统互联网的个人主页不同的是,Web3 Pass包含的信息更开放和更多样化。Web3.0公民可以选择展示在多个平台上的历史行为,这些平台并不局限于去中心化平台。除了前面提到的著名的去中心化平台(比如Mirror和Gitcoin),Web3 Pass还可以展示即刻(一个中心化社交平台)、Misskey和推特的信息,只要在相关平台账户的昵称、简介、账户名或者个人网站中设置了Web3.0 DID就行。

目前,如果你想要使用Web3 Pass,那么首先需要有一个以太坊账户(Web3.0地址),即需要先是一位去中心化世界公民,然后通过Web3 Pass可以把推特、即刻、Misskey这些中心化平台上的生活记录搬运进Web3.0世界。如果你没有Web3.0账户,那么是不能通过推特账户直接使用Web3 Pass的,这也是由Web2.0中心化平台账户的封闭性决定的。

不过,人性化的一点是,Web3 Pass虽然可以支持自动导入一些Web3.0地址的关联行为,但是也支持地址持有人选择是否展示某个行为。有些人可能会觉得自动展示很方便,以前需要手动发朋友圈展示自己做了什么,而使用了Web3 Pass,在做完相关活动后信息就自动上传到个人主页了,但是这种自动化展示一定会给某些用户带来困扰。以前我们都是急着发朋友圈,在Web3 Pass普及后可能就会变成急着删Web3.0版“朋友圈”了。对于这一点,Web3 Pass也有考虑,其产品提供给用户充分的选择权,不仅让用户选择看到哪些人发的信息,还让用户选择向别人展示自己的哪些信息。

(3)Revery:Web3.0原生社交媒体

Revery是2021年12月25日上线的,还是一个非常新的产品,却是目前RSS3发布的最能体现其项目本质的一个产品。如果读懂了Revery,你就读懂了RSS3项目方到底想干什么。在Revery上线之前,Revery团队在自己的博客里发布了一篇文章对RSS3和Revery在Web3.0中要扮演的角色进行了非常明确的阐述:

RSS3是一个Feed。

Feed这个词用中文解释会更难理解,如果硬要解释,那么可以将其解释为“聚合订阅信息流”。

没有技术背景的人可能不明白什么是Feed,但是一定使用过Feed。移动互联网用户无时无刻不被Feed影响,比如微信朋友圈、抖音的推荐流、知乎的关注页等。简单来说,Feed就是一个持续更新的信息流,你只需要订阅就可以获得最新信息。这些信息的排序可以有不同的规则,比如抖音的推荐算法根据用户的日常行为推测用户可能喜欢的视频,微信朋友圈按照发布时间排列所有朋友发布的信息。

Feed源于早期的RSS(简易信息聚合)(这也是RSS3这个项目名字的由来)。用户可以订阅多个网站,将Feed录入阅读器,然后在阅读器里获取Feed。Web2.0时代的订阅往往还加载着许多非订阅信息,比如广告。正如它的名字一样,RSS3要做的是Web3.0时代的RSS,而Revery就是它的拳头产品。

Joshua(RSS3的创始人)于2021年12月25日说:“Revery是一个功能简单的订阅信息聚合器,是第一个基于Web3.0思想开发的社交媒体。首先,它从一开始就是为互通所有网络(包括去中心化和非去中心化的网络)而设计的。你可以用它订阅感兴趣的Web3.0地址来获得持续的Feed,不仅包括买卖等金融信息,还包括铸造新奇、有趣的NFT,以及参加好玩的活动,或者只接收特定领域的最新消息。同时,Revery也提供了让使用者发现其他用户的途径,目前要么随机抽取,要么限定一些条件,比如某种NFT的持有者。”

Revery在本书出版时只发布了测试版本。使用者需要链接自己的Web3.0账户,然后便可以在聚合器页面中订阅和浏览信息,这些订阅的对象及信息的来源就是Web3 Pass。Revery页面如图8-6所示。

至此,你可能已经发现,RSS3的产品是环环相扣的,RSS3能否作为“下一代信息摘要标准”尚需时间和市场验证。

方便获取更多学习、工作、生活信息请关注本站微信公众号城东书院 微信服务号城东书院 微信订阅号
推荐内容
相关内容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